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50多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平凡
教育
2024-11-07 08:30
上海
本文授权转自:湾妈看世界
(ID:greatbaymom)
接受孩子的普通好像很难,但不得不说,这是必然的现实。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这句看似简单戏虐的表达,却完美诠释了阶层固化的残酷性。
纪录片《人生七年》非常火,最近我又看了它的跟踪报道和最新揭秘,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了新的感受,同时发现了阶层变化背后的一些真相。
今天分享给大家。
跨越阶层,几乎不可能
《人生七年》这部野心勃勃的纪录片,可以说是讨论阶层跨越与固化最佳范例。
在这部号称“影像人类学实验”的纪录片,英国BBC团队在导演迈克尔·爱普特的带领下
挑选了来自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并从他们7岁开始一直跟踪到他们到63岁。
在英国版《人生七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拍摄结束后,一个血淋淋的真相展现给所有观众:
整体而言,上流家庭的孩子依然过着富足的生活,工作体面,家庭幸福,而底层的孩子很难冲破阶层的藩篱,一个人的结局在刚出生时似乎就已注定。
从阶层变化的角度来看,14个孩子中:
精英家庭出生的4个孩子,
21岁后的Charles退出了拍摄,因为他已经进入BBC做编辑,
其他三人John、Andrew、和 Susie同样处于上层阶级
;
(图|从左往右分别是:John、Andrew、Charles)
其中,John成了律师,娶了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Andrew在既定的路线当上了律师,拥有了自己的律所;富家女Susie嫁给了富裕阶层的人,过上了安稳生活。
中产家庭出生的三人组中,
三姐妹Jackie、Lynn和Sue徘徊在工人阶级;Neil是唯一滑落阶级的人,Bruce和Peter也保持着原来的阶层状态,其中Bruce当了老师,家庭幸福。
4个来自底层的孩子中,
福利院长大的Paul和Symon过着普通劳动工人的生活;顽皮的Tony还在底端,好在他比较乐观开朗,活得自由自在;
Nicolas是底层孩子中唯一冲破了阶层枷锁的那个
,
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娶了牛津同学为妻子,后来去美国当了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算是活成了标准的中产阶级。
(图|Nicolas)
总之,剔除两个特例,
其他人的阶层并未出现突破式跨越,保持原状成了常态。
英国拍摄了《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后,陆续有其他国家跟上了步伐。
比如美国从1991年开始,每隔七年对13个孩子进行采访,现在已记录到了他们21岁时的变化。
和英国的结局一样,
上流阶层的孩子享受着最优质的资源
。
他们要么在光鲜亮丽的行业工作,要么正在求学,有人甚至在14岁创办公司成了CEO,18岁被顶尖大学录取,妥妥的社会精英。
(图|艾瑞克)
而来自底层的孩子,逆袭的依然是少数,他们有的上着普通的大学,有的辍学工作或是结婚,有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含冤入狱,被判12年。
从这两个版本中的20多个孩子的成长史来看,阶层固化显而易见。
投胎是个技术活
不管是记录到63岁的英国版《人生七年》,还是讲述到21岁的英国版,
这些孩子最终能保持阶层、实现跨越或滑落的根源,与父母脱不了干系。
直白点来说就是:
投胎是个技术活。
父母的认知、资源和规划让孩子站在更高的起点。
在英国版《人生七年》中,来自上流家庭的John、Andrew、Charles面对访谈三人口音和用词都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更高级。
他们都有着规律的作息,比如Andrew到家后要练习钢琴和录音,再看电视,18点洗澡,19点上床看书半小时再睡觉。
空闲时间,John会读《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还有自己的方法,知道先看标题,再读正文;Andrew则喜欢《金融时报》,拥有报纸的股份,每天都去读报了解股市涨幅。
(图|从左往右分别是:John、Andrew、Charles)
面对未来的规划,与一些漫天幻想或是根本不知道读大学意味着什么的孩子相比,7岁的他们就对未来有着大致清晰的路线,明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求学路线又是怎样...
比如John说自己会去科利特预备小学,如果能通过考试就会在威斯敏斯特寄宿学校读中学,大学想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Charles家计划的则是在牛津龙小学、查特豪斯公学以及牛津大学求学。
这一切如果不是父母有着足够高的认知、掌握着一手资源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潜移默化与精心培养
,
他们或许并不会有条不紊,稳步前进,继续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
2012年到2019年,中国台湾社会学家姜以琳花了七年时间追踪了北京顶级中学28岁学生。
这些学生全部来自高收入和高学历精英家庭,他们中一半的人进了清北复旦,剩余人则是被藤校、牛剑等世界级名校录取,毕业后的薪资也比同龄人高出10倍以上。
姜以琳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取得世俗成功的背后,均是因为
他们的
父母善于谋略,获取精准信息、拥有人脉和资源,能为孩子提供更强的教育资源,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更容易在学业和职业上实现双丰收。
而绝大多数底层孩子的父母缺乏人生规划,不会引导他们思考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缺乏向上流动的认知,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生计早早辍学,找不到出路,无缘阶级跃升,只剩下“贫困世袭”。
一个人是无法独自跨越社会阶层的,阶层跨越的背后是几代人的努力,从概率上而言,一个孩子的阶层变化,一定是父母在自己的赛程上把接力棒顺利交给了孩子。
孩子注定平凡
但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幸福
普通人跨越阶层很难,但在“幸福的维度上”,上流社会并不一定比中下层更有优势。
《人生七年》里反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现象:
孩子未来过得幸福与否跟阶层无关,只跟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关。
不管是上流社会的孩子,还是中产阶级以及底层孩子,一旦父母婚姻出现问题,造成的裂痕终会延续到孩子身上。
英国版《人生七年》中的富家女Susie,在早期镜头里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冷静与冷淡,拥有大家闺秀的慵懒与忧郁感。
但14岁时采访时父母已离婚,面对记者满脸叛逆与不屑;21岁她以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出现在镜头前时,所有人都呆住了,手夹香烟,焦躁地吞云吐雾、着装时髦,也已辍学,迫切想要逃离,未来灰暗一片。
直到28岁幸运地遇到了同样来自贵族家庭、性格稳定的丈夫,她的心灵才得到了治愈。
Susie一改往日地忧郁,成为了幸福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母亲,眼里充满了希望与美好。
但中产家庭的Neil并没有Susie那么幸运,因为父母的原因,他从教师的儿子活成了流浪汉。
小时候的Neil活动开朗、单纯可爱,在镜头前童真满满,是很多观众心中的小太阳,然而14岁他就变了。
后来考学失败,没有就读牛津,去了所不知名学校,入学没多久就退学去了伦敦,在这里成了建筑工人,住着救济房。
28岁身无分文的他在英国各地流浪,采访时都有些精神不正常,35时仍在流浪,居无定所,56岁时依旧孑然一身,从事着底薪职位,只够温饱。
56岁那年他才透露,父母经常吵架,情绪不稳定,后来干脆就离婚了,Neil从此切断了与他们的联系。
因为父母性格问题,再加上自己淘气,小时候的Neil就饱受父亲严厉的惩罚,而母亲也丝毫不关心自己,种种原因导致曾经的阳光少年,没能完成自我救赎,在深渊里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了枯萎。
美国版《人生七年》中的刘易斯住在纽约下东区一个临时收留所里,他爸爸酗酒、妈妈是个毒瘤,可以说他是底层中的底层,如果他想跟父母一样堕落下去,毫不费力。
但18岁刘易斯入伍参军了,21岁成了机械师,他在采访中透露,
自己之所
以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走出去,就是
因
为妈妈十分爱他,教会了他坚强与坚韧。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大概率就会延续父母的样子。
所处阶层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思维品行,但孩子内心幸福,本质上都来源父母。
接受平凡,认可平凡,欣赏平凡
有人说,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懂得父母平凡,接受自己平凡,允许孩子平凡。
其实,人世间的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平凡。
无论哪个阶层,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只有把平凡的生活过好,人生才有真正的圆满。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孩子可能注定一生平凡,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我们依然可以无条件地爱孩子,让他们拥有幸福的人生。
本文授权转载自“湾妈看世界”,大湾区最优质的教育号,精英家长都在这里。
RECOMMEND
-相关阅读-
RECOMMEND
-每日教育新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TY0MTA1MQ==&mid=2247843359&idx=1&sn=d7effea292869a002876d6ef0b0bca41
阅读第一
这里是6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阅读第一”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我们爱阅读、持续学习、分享和成长,不断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由“术”至“道”,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最新文章
2万块催高10厘米,中产开始给孩子卷身高
“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阅读黄金期
限时降价中!从启蒙到应试,英语学习的秘诀,都藏在这份报纸里
火了300年的名著出绘本啦!5-12岁孩子轻松读懂中华神话
小学生扎堆做博主:梦想月入10万,成为网红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创刊43年、获奖无数的中国本土科普杂志,用漫画解读科学!
《时代周刊》儿童版来中国啦!和美国孩子同步看世界!
中产父母花几十万赴美生娃?这条灰色鸡娃路要凉了
比《纽约时报》还牛的英文刊物,被初中生当成了“下饭菜”……
“公民新闻时代”不可缺少的这项素养,真正提高了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专为“初中生”创办的顶级新闻报刊!时事写作、考点知识全掌握
近千个中产家庭年度账单曝光:消费降级?不存在的!
海淀十八年鸡娃——得到如此之少,失去如此之多
“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阅读黄金期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中产鸡娃盯上新「三大件」
“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阅读黄金期
这本全球畅销10亿的英文杂志,开启了无数孩子英文启蒙之路
纸书已经过时了?这本儿童杂志创刊70年,却仍是全美“销冠”
一年消失5600所,招不到人的小学纷纷倒闭了
中产孩子为什么都在卷“非虚构”读物?看了《时代周刊》后我悟了...
畅销新加坡20余年!全世界孩子都在追看的英文科学杂志长啥样?
“中西合璧”的新加坡主流英文杂志:让中国孩子立足亚洲、放眼世界
靠手机带娃的年轻父母们
又一知名机构卷钱跑路!这届中产爹妈太惨了…
The Week青少年版来中国了!这本英国国民杂志为啥是国外牛娃的“标配”?
畅销新加坡20余年!全世界孩子都在追看的英文科学杂志长啥样?
看完《山花烂漫时》,985海归妈妈开始反思中产育儿:不应该把娃保护得太好
学什么专业才有可能成为他?马斯克:“最好是物理。”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中产孩子为什么都在卷“非虚构”读物?看了《时代周刊》后我悟了...
又一知名机构卷钱跑路,涉案资金超1亿!选机构的水太深了...
没钱没资源,普通家庭如何给孩子托底?
风靡全球!这本原版科普杂志「天花板」,为啥是各国孩子的心头好?
魔都妈妈都在订! 这套英国老牌少儿杂志" 带娃开启英文原版阅读路!
特朗普赢了,30万国内中产父母更难了吗?
学什么专业才有可能成为他?马斯克:“最好是物理。”
新加坡数学为什么能领先亚洲?答案都在这里……
英国科学博士妈的另类“鸡娃”,连BBC都服了……
50多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平凡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暑期带娃必备! 专属6-12岁孩子的顶尖少儿杂志, "科学, 艺术, 趣味十足"
爱因斯坦力荐、科普杂志天花板,竟然还是托福雅思SAT“题库”?
一年20万的「中产收割机」,七成父母说真香
上海名校天才学生引发的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托举孩子?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创刊73年,谁看谁夸的国产良心杂志,可惜没流量!
沙白事件:死亡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
中产孩子为什么都在卷“非虚构”读物?看了《时代周刊》后我悟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