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本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一、延迟满足,是为了更多自由
“延迟满足”概念,来自于作者沃尔特·米歇尔从1960年开始的一项名为“棉花糖实验”的儿童心理研究。研究人员会在被实验的孩子面前放一颗棉花糖,并告知他们如果可以在20分钟内忍住不吃,则会获得第二颗糖。
而对这些儿童的跟踪观察显示,大部分可以坚持等到第二颗糖的孩子,后来的学业成绩更佳。他们的社交与认知能力更强,在面对挫折与压力时也比同龄人应对更为自如。到中年时,他们事业成功与家庭和睦的的比率也比那些不能坚持等待(低延迟)的人更高一些。
这项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实验最终说明了一个问题:自我控制不是单纯靠坚持或者说 “不”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模式就是“延迟满足”。
自控力虽然不能承诺成功和美好的未来,但很多时候能帮助我们做出艰难选择,为实现目标而坚持努力。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能在个人的长期发展中帮助我们内化目标、塑造人生价值观并建立逆境中的顽强抵抗力。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是坚定的“延迟满足”推崇者。他还专门解释了什么是“延迟满足感”——简单来说,是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
二、极度自律的张一鸣
人生苦难重重。而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张一鸣是如何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中利用延迟满足感的。
1.工作不分你我,做事不分边界
2005年,张一鸣大学毕业,开始北漂,他经历了失败的创业项目后,加入了刚创业不久的在线旅游网站酷讯。他从一个普通工程师做起,在工作第二年就开始管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的后端技术。2007年时,他已经是酷讯的技术委员会主席。
在一次分享演讲中,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
他谈到,自己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迅速升迁,得益于自己的2个特质:
第一,工作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第二,做事不设边界。
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
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但是,做更多事情,让我得到很大的锻炼:
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做公司很有帮助;跟销售总监见客户的经历,对我组建今日头条的销售团队很有帮助。
再举个反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
他在这家公司待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愿意主动做更多,得到更多的锻炼,而不是去斤斤计较“这是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2.不满足当下,有更高的目标
张一鸣的大学同学有不少技术、成绩都比他好。
毕业后,有的同学加入银行 IT 部门,只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但 10 年过去,张一鸣再谈到他们,却说,很多人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
后来,张一鸣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
但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
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
而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有更高的目标,定更高的标准,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3.用算法调试自我
在张一鸣眼里,自己就是一台行走的精密机器,无论是行为、还是情绪,都可以被调试优化:
他觉得睡觉是一件特别无聊的事情,但因为身体需要,他又会保证自己每天必须睡足7个小时,将自己调试到最佳状态。
谈恋爱需要最优解:如果世界上适合我的人有2万个,我只要找到这两万分之一就可以了。在可接受范围的近似最优解。
他的情绪可以设计,并得出了有效结论:最好的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工作中极其克制,几乎没有情绪波动。遇到问题,他最激烈的情绪表达不过是“怎么会是这样”。
他将一天的时间切割成小块,精准地去完成时间表中的每一项计划,经过反复实验后发现效果不佳,就优化to do list。发现bug,立刻调整实验方向,探寻自身专注高效的波峰。
2016 年,新经济 100 人的李志刚问张一鸣:“三年多,你做了哪些关键决策,让今日头条从一亿美金,做到了百亿美金?”
张一鸣回答说:“我觉得,大部分重要决策,我在创业之初头三个月就基本做完了。”
1.习惯成自然
既然延迟满足要求我们在挑战和诱惑面前坚定不移,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试着把这些积极的行为常态化。例如,每天刷牙洗脸就不需要毅力,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习惯了。
2022年12月21日,更新了3652天的“罗胖60秒”落下帷幕,有人问罗振宇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说,“最根本的答案还是,把目标,转换成习惯。”
起初实践这个方案会有些困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延迟满足”变得不再那么痛苦,甚至你开始沉迷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
2.目标有层次,内在有驱动
在走向大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设立一些里程碑目标。如果大目标的时间截止是在年底,我们现在就要拆分出这个月要达到什么,为此每周、每天要做什么。
并且,完成一个小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奖励,从而建立一个正反馈的循环系统。
这样,当你收到的正反馈越多,成就感越多,你的动力就越足,表现也会更好。
稻盛和夫在《成功激情》一书中,提到了一句话:“心不唤物,物不至。”
当你内心不极度渴望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就不会发生。而你极度渴望,你才会有足够的自驱力,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就像张一鸣说的“你最终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虽然听起来有点唯心,但是强大的愿望确实非常重要。”
3.不要拖延,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不要把今天的事情交给明天,你今天的拖欠,都会成为将来的债务,你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如何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TDL(待办事项列表)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每天把需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列,要事当先,并且思考它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做完,且做好这件事。
每完成一件事,你就打一个勾,时刻提醒自己。万一真的没有完成,也要及时地复盘和思考,为什么没有完成?如何改进,并且精进?
想都是困难,做都是办法。别拖延,在走向目标的道路上,干就对了。
4.坚守长期主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体两面的,我们身上都有短期主义的影子。更看重眼前的收益,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况且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普通人来说,面临的当前压力或眼前诱惑越大,人的短视的一面就相对越容易被激活,人就越容易表现出短期主义的倾向。
但就根本而言,短期行为表面看来是理性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其实恰恰是非理性的,因为这种短期行为是以明天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
从进化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短期行为只是基于生存的本能,长期主义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组织都是如此。
是否具备这种未来的取向,以及未来取向的高低,其实也是优秀的人和平庸的人、优秀的组织和平庸的组织之间的区别。
人生,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当我们碰到痛苦和问题时,最好的应对办法是直面它,而不是逃避。因为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
一直以来,张一鸣都是这样做的。
推荐阅读:曾国藩:中年改命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