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大举措,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系统化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切实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格局,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引导广大教师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持续涵养“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师德师风,不断提振“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的精气神,努力形成大思政课的良好育人环境与强大育人合力,做到为党育新人、为国育大才。
《无机与分析化学》
第四批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
王 宇 徐 平 张兴文
李德凤 齐殿鹏 孙建敏
赵立彦 张 潇
结合我校“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特色优势,围绕学校新时代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确立了本课程三位一体联动融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意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无机与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为相关化学化工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在教学中适时、适当融入新闻事件、人物传记、科研实例等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依据我校“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挖掘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从课程涉及的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有机融入课程,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思政引领让教学有广度
将大一学习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基本理论与相关专业、工程伦理问题有机融合,将交叉融合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自豪感。
思政引领让教研有深度
将科学前沿、工程应用、身边生活等内容以提问形式穿插思政案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进而吸收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经验。
思政引领让学习有意义
适时将新闻事例、材料设计、人物传记、安全教育等德育元素融入课程,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图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是隐性的,同时不应该是孤立的,通过知识点中穿插引入思政、过渡思政、升华思政、凝练思政方式构建一条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主线,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与专业知识点主线交叉融合,形成了“双线”并进的教学方式,即构建“思政-教学-创新”思政内容贯通式主线,与“课程-教学-创新”教学内容递进式主线共同完成“双线”衔接协同育人的创新方式,通过问题、案例引领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同时潜移默化的引入课程思政案例内容,要让学生既觉的是“这么回事”,又应该“这样去做”,不给学生以强行嫁接思政内容的感觉,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强化素质培养和人文关怀,达到1+1>2的效果。
图2:教学中的典型案例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是学生在大一学年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大学学习良好的开端对于学生整个四年的学习、甚至整个人生规划都可能具有深远影响。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团队深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授课教师扎根讲台,围绕课程本源谋划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理清了思政脉络,实现了知识传递、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自然融合。
(1)重塑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在完成课程“知识传递”任务的同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2)引入思政案例时注重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观的价值引领。
(3)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3: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在大一学年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大学学习良好的开端对于学生整个四年的学习、甚至整个人生规划都可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学生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结合课程特点,确立3个了基于内容的能力训练和3个基于活动的素质训练,形成“3+3”六维训练课堂教学内容:
(1)案例解析训练内容。以课程思政为导向,隐于案例教学中,结合CBL教学方式,教师用工程、科研、生活等案例,让学生综合知识解决问题,适时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爱好形成文章,让学生能够在大一认识到成果转化意义,熟悉过程建立自信。用思政和专业案例隐性融合,解决红专难融问题。
(2)思维能力训练内容。各章安排思维导图训练,通过雨课堂案例展示,学生间互相借鉴、完善,打下思维训练基础。建立课程知识关联网,解决学不会问题。
(3)科研能力训练内容。结合PBL教学模式,通过构建SCI论文案例库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献,找出关联的无机化学课堂内容,以及通过发现化学之美的网络作业,锻炼学生初步的查阅文献能力及科研论文阅读能力。用知识和科研关联性,解决用不好问题。
(4)团队协作训练内容。基于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将学生分组并以小组讨论方式去解决教师设计的各种问题,教师适时引导,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用课程的团队需求,解决合作难促问题。
(5)记忆能力训练内容。元素教学有众多方程式难于记忆,通过组织知识问答形式,团队间抢答,以兴趣加强记忆,主要在过渡元素部分实施。用竞技精神作为激励,解决记不牢问题。
(6)表达能力训练内容。安排展示环节,依据大学生科技创新、身边化学内容,准备PPT,进行课堂上的个人才艺展示时间,锻炼学生PPT设计及个人表达能力。督促学生动起来,解决行动难为问题。
图4:“3+3”六维训练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团队教师在教学能力、学生培养、教研推广都取得较好成效,在化工行业及全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主要从三方面示范推广。
课程获评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团队教师获全国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高校化工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哈工大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首批黑龙江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项,首届全国高校双碳战略征文比赛一等奖和优秀奖各1项,校首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奖,以及通过带领团队成员设计思政引入教学多次获得省校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基于“思创融合”教学模式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近三年,学生学习投入度提升,已有大一学生撰写的7篇关于记忆合金元素化学、砷族元素两面性、碳族元素二维创新性等内容在教育核心期刊《化学教育》和国家级高等化学顶级期刊《大学化学》杂志发表,并在全国大学生实验竞赛、卓越杯等实验竞赛中5次获得一、二等奖。
团队形成良好教研氛围,通过集体学习等活动提高教研能力。获评2023年度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获评中国高教学会一般课题、工信部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重点规划课题等项目资助,获其他省校教改项目10余项,撰写相关教改论文近20篇。在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高峰论坛及其它各级各类会议做课程思政相关成果展示报告10余次,起到较好示范辐射作用。
图5: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思政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
撰稿|王 宇
排版|刘 琳
初审|化工学院
审核|王 宇
终审|赵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