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你为什么会爱上中国古建筑?
我说,那木质构造给我的温暖感,身处其中闻到的木头笃定的香气,还有那精细、巧妙到无以复加的结构,无一不勾起我刻在血脉与基因里的依恋。视觉中国供图西方人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中国的古建筑也一样,殿、堂、亭、台、楼、阁、轩、榭、枋、廊,天衣无缝的榫卯结构,神秘莫测的斗拱样式,都镌刻了历朝历代的印记。当我们去名胜古迹游玩,面对眼前大名鼎鼎却“铁板一块”的古建筑,常感到无从看起。它究竟美在哪里?它的巧夺天工体现在何处?我如何真正看懂它?山西 应县木塔 视觉中国供图就拿上面的山西应县木塔来说吧,如果我们对它一无所知,便只会感叹“真漂亮”“真宏伟”。而当你将它“开膛破肚”,就会知道,这座历时千年的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外观五层、内部九层,由数万个木构件组成,斗拱多达56种不同样式,每一层的中央都有不同佛教造像组合。古代匠师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当年,“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为了画出它的测绘图,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从木塔顶层的空洞爬上屋面,抓住冰冷的锁链,一路爬上金属塔刹的顶端。才有了下面这幅传世的木塔立面图。应县木塔(左为手绘,右为照片)他还绘出了自己心中的“中国第一国宝”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从建筑上的鸱尾、斗拱到寺中的观音菩萨、五百罗汉、降魔释迦,皆有精细体现。看了下面这幅图再去五台山玩,仿佛拥有了“透视眼”,秒变古建筑达人,还能给孩子讲解呢。山西五台山 佛光寺大殿不用掌握任何建筑学知识,单是欣赏这优美有致的线条、赏心悦目的结构,已令你赞叹连连。河北蓟县 独乐寺观音阁 | 复杂的木构架 及24种不同样式的斗拱构造 画得精细、清晰若没看过这些“开膛破肚”的手绘,即便打卡全国再多名胜古迹,也无非是走马观花,看不“透”它。有朋友甚至买回画框,把这些艺术品挂在墙上欣赏。既让家更有品位,也让自己得以从日常琐屑中“放空”,得到古老美学与空间智慧的滋养。苛刻的豆瓣网友打出了9.7的高分。看过实物的,都惊叹了:它是一代宗师梁思成手绘的艺术品,收藏价值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曾展出部分珍贵手稿;它的地位重,30多年前收录于麻省理工学院《图像中国建筑史》,摘获当年“全美最优秀出版物”桂冠,中国古建筑由此惊艳全世界。
看懂中国古建筑
从审美力进阶的角度看,看懂了中国古建筑的你,已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中国古建筑的造型极为特殊。无论是木结构建筑中由柱、梁、斗拱等构件组合成的富于美感的木构架,还是凹曲面的大屋顶上各式各样造型的瓦饰,以及丰富而优美的建筑装饰纹样,甚至建筑室内形态各异的雕像,都得是“细看之下,才见真章”。山东曲阜县 孔庙奎文阁去哪里细看?实地?实景照片?很遗憾,都远达不到这种精细程度。因为中国古建筑中,带有大量复杂而微妙的曲线,照片或实地都很难看得清晰。大到屋面举折或举架形成的坡度、屋角的起翘;小到柱子、月梁、斗拱等构件的“卷杀”曲线;以及鸱吻、脊兽、瓦当、滴水等各种瓦饰的曲线;乃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木构件中呈现的木纹……在梁思成及其助手莫宗江的手绘中,你终于可以一一看清这些有趣、微妙的细节了。如果你之前无法领会中国古建筑的美妙,这本手绘图卷,就是开启你新世界大门的灵魂钥匙。
从小白到建筑爱好者
小白无需担心看不懂,在这本手绘图卷的最开头,梁思成的一幅“中国建筑主要部分名称图”,让你对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造了然于心。中国建筑主要部分名称图接下来是一幅“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基本法式”示意图,帮你一图看懂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秘诀。从唐朝到清朝,木构殿堂的外观有哪些演变?斗拱的样式有哪些演变?一图看懂激动人心的千年营造史。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小白、业余爱好者、专业达人,都能从中获得超预期的审美体验和认知跃升。
一代宗师梁思成
1931年起,梁思成等营造学社精英开始对古建筑展开系统的考察研究。累计考察了全国200多个市、县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囊括了由汉至清的许多重要遗存,并对其中大多数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大致廓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十多年后,抗战胜利前夕,梁思成终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书稿。 梁思成说:“中国的建筑与中国的文明同样古老。所有的资料来源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一直采用着一种土生土长的构造体系,从史前时期直到当代,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基本特征。……尽管中国不断遭受外来的军事、文化和精神侵犯,这种体系竟能在如此广袤的地域和长达四千余年的时间中常存不败,这一现象,只有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他还说,“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手绘图细部在赞叹这批杰作的艺术性之余,我们难以想象绘图工具仅仅是简陋的鸭嘴笔和黑墨水而已。有多费事?梁思成将墨水滴在鸭嘴笔上,通过调节笔侧面的螺丝松紧来控制墨水流下的速度,从而控制墨线的粗细,控制难度极高。一根根粗细得当、曲直自如的线条下所呈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动人神韵,很多时候甚至要胜过实景照片的效果。梁思成将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精神与中国传统工笔、白描技法融合,完美呈现了古建筑的宏伟与精巧。使它既是赏心悦目的画作,又是对古人营造秘诀的图解。
绘图期间,研究经费没了着落,学社所有人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困顿生活,梁思成更是由于身体的病痛,必须穿着笨重的“铁马甲”支撑弯曲的腰椎来画图。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美丽的手绘图,是靠着什么样的惊人毅力画出来的。
复古装帧,收藏价值高
自用赠人两相宜
300×385mm超大开本,尺寸惊人(可对照上图右侧常规铅笔的长度,感受一下),与梁思成手稿一致。方便你欣赏绘图的诸多精妙细节,大饱眼福。内页使用75g仿古轻型纸。纸色微微泛黄,舒适悦目。本书特别做成筒页线装,若你不满足于案头翻阅,还可以拆掉装订线(很容易拆),将对页展开,以画框装裱,挂在墙上或放在书房一角。让家中平添几分风雅与品位。
编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