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奥赛选手们的现状(1987年)

文摘   2025-01-14 06:01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离散世界关注我们

进入公众号主页设为星标



物理选手的现状详见合集国际物理奥赛选手们的现状

数学选手的现状详见合集国际数学奥赛选手们的现状


今天开始收集国际化学奥赛选手们的现状。


化学科目的受关注度可能略逊于物理和数学,但是,化学与普通人的生活比数物二科更加息息相关。


从科研的角度看,化学更容易出成绩,各种组合太多了,论文无忧。

从世俗的角度看,化学也更容易赚钱。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2024年发布了一份《 大学毕业生劳动市场统计报告 》,对本科 75 个专业的早期起薪、中期薪资、失业率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排名。


按照大学的专业给出了平均薪水的统计,原文是按专业首字母顺序排序的。可以看到发布日期是2024年2月22日,应该算是最新的数据了。


大家直接看下面这个汉化版,按照薪水高低排序,这才是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排序方式。


大家可以看到在中国备受歧视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至少化学工程在美国的本科起薪榜单上高居第二,仅次于计算机工程,比群众喜闻乐见的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和电气工程还要高出一筹。


数学专业在这个榜单上排第12名,物理专业排到第17名。


当然国情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我所在的城市某著名大学的化学教授,拥有一种新材料的专利,适用于车衣行业。


车衣是个新生事物,我以前也不知道,同城的一个车衣行业的老板找我帮忙,我才了解到这个不起眼的行业里蕴藏着财富密码。


这个车衣老板买了化学教授的专利,此外还每年聘请教授指导。据老板说他的这个车衣品牌已经属于业内顶流。可想而知化学教授应该早已实现财务自由。书中真有黄金屋啊。


回到化学国际奥赛,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1968年由捷克斯洛伐克发起,除1971年停赛一年外,每年一届。第一届IChO竞赛仅有三个国家参加,后来参赛国不断增加,现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这项活动。


中国于1987年首次派出4名队员参加IChO,获得1金2银1铜,福建漳州龙海中学苏朝晖夺得我国首枚金牌。其间2005年在台湾举办的第37届IChO中国未参赛。


顺便说一下数学奥赛最多可派6人参赛,物理是5人,化学是4人。


因化学奥赛女生极少,所以化学就不再单独写女生篇了,也不再进行化学界、非化学界、实业界这样的分类了,打算按照年份顺序,盘点一下这些化学天才的人生路。


事先声明,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家长,对化学更是一窍不通,仅仅从家长的角度看这些选手们的学业及工作发展。所有资料均来自全球互联网公开信息,恳请大家不要对我要求太高,如有遗漏及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正。



1987年的化学国家队由以下4位同学组成。


苏朝晖,金牌,来自福建漳州龙海中学,1970年出生于福建龙海。获得国际金牌并没有选择清北,而是就近入读厦门大学化学系。1991年从厦大毕业赴美读书,1997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加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Electric Company)任职Polymer Scientist(可否译为聚合物科学家?),主要从事工程塑料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开发了新一代耐气候型工程塑料并研究发明新的工艺流程。这种耐气候型工程塑料不仅能抗紫外线,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溶剂性和耐刮损性。其后又成功开发了性能优越的新型耐热型聚碳酸酯、聚酯及其合金,获得5项美国专利。


2003年7月回国加入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其间于2007年5月-7月在日本九州大学先导材料化学研究所任高级访问学者,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任访问教授,2017年3月-7月在日本产业综合研究所任高级访问学者。

我翻遍了苏教授的主页,他没有提到自己曾是中国第一枚化学国际奥赛金牌获得者。

当年获奖时,最前面蹲着的小朋友是苏朝晖。

获奖归来受到省、市主要领导接见。当年福建的官方媒体使用的是繁体字。

这张照片应该是回国工作了,T恤上的字是不是“中国科学院”?

现任薄膜与微结构研究组组长,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加入。我已经帮你们看过了,已毕业的学生们去向都很好,放心申请吧。


组内活动也很NICE,下图最右边是苏教授,年龄算起来已经有55岁了,但是看起来还是很年轻的样子。而且,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教授并没有在C位,组内氛围应该是比较宽松民主的。



潘炜,银牌,来自北京花园路中学。保送北京大学化学系。未查到更多信息。



王忠,银牌,来自江苏盐城建湖中学。保送北京大学化学系。未查到更多信息。



赖热,铜牌,来自四川成都新都一中。保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曾获第11届郭沫若奖学金。未查到更多信息。



总共4个选手,只有2人选择了北京大学。那个年代,大学的选择还是相当多样性的。时至今日,中国的高校好像只剩两类,清北VS其他。


某网站统计过截至2017年的化学奥赛选手的大学去向,124名选手中,可查范围内有84位选择北京大学继续学习,进入清华的只有4位,其余36位进入其他高校。


1987年的这4位选手中,选择了厦门大学的苏朝晖一直在化学领域内耕耘,成就斐然。而厦门大学不论在当年还是现在,应该说都比北大和中科大略逊一些。


所以,在有选择权的前提下,选择大学到底是选择最有名的那个还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呢?本科出身论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欢迎长按扫描关注

感谢支持转发分享

   



更多精彩


国际数学奥赛选手们的现状

国际物理奥赛选手们的现状

20万+阅读量的原创文章被知名培训机构质心侵权

你家的大学生快放寒假回来了,头疼不?

看似“无用”,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

这个冷门兴趣班寒假预约爆火!有趣又好坚持,孩子进步太大了

三大官媒都不可信,到底还能相信谁?

从母亲的笔记中看学习态度

离散世界
你是弓,孩子是你射出去的箭,你用尽力气,孩子离你越来越远,家越来越散,世界越来越离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