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复明一直是武侠影视剧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先人,他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以图反清复明,匡复大业。他编纂的《读史方舆纪要》,被后人推崇为清初“三大奇书”之一,成为了不朽的传世经典,被后世所敬仰。
《读史方舆纪要》
本文系“方志江苏”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媒体及公众号转载烦请获得授权
晚清中兴名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将明末清初无锡人顾祖禹撰写《读史方舆纪要》其列入兵家;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称《读史方舆纪要》“极有别裁之军事地理”。
顾祖禹,有学者认为是无锡羊尖人。作为身处明清鼎革之际江南乡间的书生,其虽然未曾跋山涉水步履九州山川,但却胸有千山万壑,在熟读中国历史地理典籍中考镜源流,辨彰学术,以撰述历史地理沿革相托命,在守先待后不失民族气节中坚定自己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他出生在明朝崇祯四年辛未(公元1631年)江苏常熟县东南五里昆承湖谭氏之家,这是因为他的父顾柔谦入赘常熟谭氏为婿。古人以家乡地望署其名,故顾祖禹以家乡宛山荡自署名顾宛溪。
宛山湖(宛山荡,宛溪)
据夏定域、夏锡元所著《顾祖禹年谱》记述,顾柔谦二十七岁生祖禹时,梦宋朝范祖禹,故取名顾祖禹。他的祖上原居住浙江临安,南宋理宗赵昀当国时避地无锡,并耕读于宛溪之上。宛溪即今天江苏无锡锡山区羊尖镇的宛山荡。
他的曾祖顾文耀、父亲顾柔谦皆通晓舆地之学,他深受家学熏陶。《文献征存录》说顾祖禹:“幼聪慧,父教之读,背诵经史如水。”崇祯十七年甲申(公元1644年),他的父亲顾柔谦惊骇于明朝覆亡之痛,加上与谭氏诸舅矛盾,遂遁避入山,焚笔毁砚,率儿辈躬耕常熟虞山之南。顾祖禹也放弃了考取功名的学业追求。在当时,顾柔谦见到诸多反清复明人士以身殉国难,皆设灵位祭奠以哭尽哀。《清史稿》载:其子顾祖禹看到父尝闭门默坐,或整日不食,便叩头来给他宽慰。顾柔谦对他说:“你能终身忍受穷苦饥饿,不思富贵吧?”顾祖禹跪着答应说:“能。”顾柔谦说:“你可以任人宰割,不思报复吗?”顾祖禹复应说:“能。”顾柔谦高兴地说:“我与你皆遁隐了!”于是顾柔谦更名隐。
到了顺治七年庚寅(公元1650年),顾祖禹先生已成年,然而,历经明室的甲申之难,他的家境愈发贫寒。当时有心人推荐他为村里的私塾先生,每年可得酬劳六两银子,顾祖禹说:“以此六金悉付我,我当赴私塾讲学。”之后,他拿酬劳的一半给妻子养家糊口,余下则尽于市面购得纸笔灯油,并以“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自励,讲学著述,孜孜以求。
顾祖禹和他父亲经历明朝灭亡,一直想反清复明,可书生能干啥?书生决定写本书,把天下的山川形势考察一番,哪里适合设防,哪里可以埋伏,以前这里发生过什么战争,在具体的地形下如何打仗。
1659年,顾祖禹继承先父反清复明遗志,于教书之余,着手编撰《读史方舆纪要》。在中国学术史上,地理归属于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且从《汉书》开始,地理学研究,都比较侧重军事战略,这也是中国人的实用主义。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序手迹
顾祖禹的生平见于史书记载的,还有两件事。
1673康熙下诏撤“三蕃”,次年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顾祖禹就去福建,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是耿精忠不理会他,他只好重返故里,继续写他的书。
康熙年间,徐乾学再三聘请他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顾祖禹不肯,后来终于同意了,为什么呢,徐乾学家里有个藏书楼,叫传是楼,里面图书非常丰富,顾祖禹想看书看资料,就得答应。但是非常有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
到了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顾祖禹移居到无锡胶山南麓安镇。华长发说他:“顾祖禹当时正撰《方舆纪要》,书中备载山川阪塞,往往吁衡世变,有所感激,辄提铁如意起舞,诚江东豪迈之士也。”顺治十四年江南先后发生了科场案等文字狱事件,顾祖禹自述说:“我之所以殚精竭力著成此书,在寄重于此世有先知之人。不懂得其中智慧的人是惘然无所适从也,不可以任此天下之大事,也担当不起保护宗庙社稷的重任,一旦束手而畀给予他人,这岂不是自己违背父意,甚至能使惨痛呼号扼腕以至于死一样嘛!”顾祖禹一生颠沛流离而不忘著述,实含无限隐痛。
康熙十二年,已经四十三岁的顾祖禹客居无锡华商原家,偕华氏披舆图续为《方舆纪要》。他说:“古之治经者,终其身以全力治一经,故瑕瑜互见,而要归于有用。后人沉溺举业,指取儒先谈理之唾余,以资辨说,供瓢窃,幸腊华既。问以南北道里、山川阨塞,茫然不能对,而天下事至于腐烂而不可救药。”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六十二岁的顾祖禹卒于故土,葬于芙蓉湖畔。
顾祖禹把“经世致用”作为写作的第一标准
顾祖禹从二十九岁起,终其一生写就“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穷年累月,矻矻不休”的鸿篇巨作《读史方舆纪要》,共计一百三十卷计二百八十余万字的。书中将地理沿革、战争形势等皆与州郡地域形势相联系,按历史顺序编排,沿革历历在目。其书对历代都邑形势、山川险要、战守事迹、河渠水利等,详加考辨,便于实用。而他之所以著书立说,正是痛心于明朝的当政者未能善用山川险要之地形,也没有从古今战争的成功与失败中吸取教训。故而对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之迹表述最详,于景物游览之胜则从略。
石印本
顾祖禹有时候也有一些很天才的想法,比如:在评价忽必烈大理之战时候,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设想:他们可以来,我们何不可以往?
忽必烈是先灭的大理,再灭的南宋,他是从甘肃出发,过四川,渡过大渡河,然后达到大理。顾祖禹说,假若有人从丽江向北,结纳少数民族,上洮岷道(甘肃南部),到陕西。"天下之视听必且一易,以为此师从天而降也。“
顾祖禹去世后二百多少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从贵州进入云南,在国民党各路大军围追堵截的险恶处境下,在云南两渡金沙江,沿途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藏族、彝族等各少数民族兄弟结好誓盟。期间红二、六军团北上丽江,爬雪山过草地,直趋陕甘,整个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顾祖禹,这位前代书生设计的军事地理上的奇策,谁也没有想到在红军长征的壮举中变成了现实。
今天,我们把二、六军团在云南长征的路线图和忽必烈进军大理的地图对照起来看,除了方向相反,路线几乎一致。
红军之所以走出这样的妙招,与毛泽东喜欢读志、善于用志有关。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读史方舆纪要》,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智慧和启示。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借阅了一些史地书籍。他看得细而又有心得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20 世纪50 年代,毛泽东到上海,特地从该馆调阅了这部书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巧妙地运用书中的战略思想,制定出了许多卓越的战略决策。例如,在抗日战争中,他提出了持久战的方针,主张通过游击战、运动战等方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些战略决策不仅体现了毛泽东的卓越智慧,也充分展示了《读史方舆纪要》对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影响。
除了毛泽东,还有许多历史名人也受到了《读史方舆纪要》的深刻影响。例如,清朝末年的名将曾国藩,他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也借鉴了书中的战略思想和地理知识。他运用这些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许多出色的战略决策,最终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左宗棠青年时期便认真研读此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战略眼光。他运用这些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许多出色的战略决策。例如,在收复新疆的战争中,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采取了以攻为守、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最终成功地将新疆从沙俄手中收复。
简介:陈永跃,安徽五河人,曾服务于军队政治工作部门,并获全军新闻奖、中国新闻奖。而立之年卸甲归田,在地方政府工作。闲暇之余,长期从事历史学术研究,并致力于钱穆学术思想的探寻。相关研究文章被《人民网》、央视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儒家网》、《文史知识》等媒体刊登转载。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国孔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交流,相关论文被收录文集。两度受邀参加江南文脉论坛。
编辑:朱振鑫
发布:常雪寒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