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突然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与全体员工沟通,核心内容是要立即进行内部调整,并将进入所谓的“创业的2.0阶段”。
随后,在极越的当天发布的内部信中,夏一平指出,目前整个汽车产业在掀起新一轮的提效风暴,无论是新生的创业公司,还是老牌的第一梯队玩家都在聚焦核心目标,优化组织架构甚至调整供应链生态方面进行布局,重新进行资源的整合。
夏一平提出了合并职能重复的部门与岗位、削减短期内无法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等一系列举措。随后,关于极越裁员的信息不断流传。
据多位极越员工消息,11月份的工资已经到账,但是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目前公司所有业务陷入停滞,内部大群全员禁言。
极越计划留下极少数员工维持业务。其余员工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离职,等到明年2月中拿N+1补偿;二是选择留下来,但12月开始薪资无法发放,职员将处于“自费上班”的状况。此外,出差员工立刻回来;工作报销会在12月12日最后放款,如果没有发就不支付了。
据极越内部人士介绍,研发部门将在此轮裁员中被全部砍掉。目前公司包括正职和外包在内共有5000多名员工,其所在的售后部门共计300多人,按照目前的通知售后部门将只留下80人。按此计算,售后部门仅有约四分之一的员工能避免离开。
门店端将停止销售工作,锁住试驾车不再接待用户。与此同时,公司内部正在进行资产盘点,回收车辆。部分极越汽车员工已准备维权。
随后12月11日晚,针对外界的疑问,极越发布“关于极越近期一些情况的说明”的通告。通稿称,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融资。当前涉及车辆的服务正常进行中,各个渠道仍然可以正常预约维保等服务。新车交付环节正常,但近期战略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用户交车迟缓的情况。供应商合作方面,极越正在积极进行财务调整,有序安排款项支付。
一位接近极越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极越汽车的突然崩盘核心在于股东方支持力度不够。作为主要出资方的百度对极越汽车能够实现盈利的前景不看好,选择及时止损;而最大股东吉利主要负责提供平台和技术,收取代工费用。“极越实际上已经拖欠不少吉利的代工费用了”。
极越内部员工则透露,因极越欠款,吉利方目前不再提供现车,工厂产线随之停止。部分消费者在极越和夏一平的社交媒体账号下评论,催促交付。
据了解,极越汽车的前身是集度汽车,由百度和吉利分别持股55%和45%。其中,百度负责极越汽车产品定义和技术研发,吉利承担生产制造。在2023年8月前,极越汽车以集度汽车名字预热宣传了两年,并发布了首款车型。
但是,由于生产资质问题,集度汽车被迫调整,品牌宣传也产生影响。为将车型尽快实现量产落地,吉利与百度新成立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变更为吉利65%,百度35%。
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资深分析师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指出,百度后期更多以供应商态度参与运营,而专注于生产制造的吉利在内部资源倾斜上更看重联系更紧密的极氪。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极越现库存只有200余辆。由于拖欠房租,部分极越门店的车辆被物业扣留,而上海一家极越门店装修一半后停工。
极越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累计交付超过1.4万辆,月均仅约1300辆。这意味着企业生产和销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距离盈亏平衡点甚远。
公开数据显示,极越汽车的销量于2024年2月曾低至147辆。后来有所起色,7月至10月,极越汽车分别交付1019辆、2117辆、2605辆和3107辆。然而,交付量刚刚超过3000辆后,极越汽车11月交付量下降至2485辆,环比下降20%。
在此期间夏一平选择了亲自下场开启全员营销,他在各大社交媒体开设账号,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一个月内发布数十条视频,力图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优势。
然而截至发稿,夏一平小红书平台上的内容已经被全部清空,短视频平台也有两日未更新。
曾经豪言“要跟特斯拉打一仗”的极越,如今回看,期待几乎已经落空。而极越是否还有夏一平口中拼“耐久力”的机会,就看背后百度和吉利的还有多少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