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据上海有色网,截至2024年7月12日,国内锗锭价格已上涨至12750元/公斤,已创下历史新高。据安泰科,锗现货市场报价已经高至1.4万元/公斤,主流成交价1.3万元/公斤。
事件2:此前美国6月ISM 非制造业PMI 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叠加鲍威尔的“鸽派”发言,打开降息预期交易。招商证券宏观团队预 计美联储降息预期交易将持续2-4周,美债、美股、有色、贵金属乃至人民币计价资产将在一定程度上受益。
锗为稀散资源,是铅锌矿副产品之一,具有亲铁、亲硫、亲石和亲有机质等化学性质,主要应用于红外光学、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催化剂等行业,也是国防军工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全球锗资源较为匮乏且集中于中美,供给相对刚性。我国是锗生产大国,占全球锗资源量42%,2023年产量接近全球70%。国内超85%锗资源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和广西等地区。据上海有色金属网的调研,我国锗的产量一直比较稳定,年度产量变化幅度不大。2015年至2023年,国内金属锗的年产量一直介于105吨~160吨之间。
锗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先进半导体的关键原材料,主要用于红外光学、光通讯、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目前红外光学及光纤领域用锗占比最高,分别占国内锗终端消费的35%和32%。
伴随全球军用红外市场快速增长、民用红外设备渗透率提升,预计红外光学对锗的需求量稳定增长;伴随全球5G技术快速渗透,基站用光纤数量快速增长,拉动光纤用锗需求提升;同时全球卫星互联网密集催化,卫星发射量增长为锗衬底太阳能电池创造了广阔的需求空间,太阳能电池用锗量稳定提升。
近年来,世界主要锗供给国家陆续意识到锗资源的战略地位,对其开采和出口持收紧态势。2023年7月中国海关总署和商务部宣布将对金属镓和锗进行出口管制,而产能方面全球锗金属供给增幅有限。德邦证券研报表示,预计到2026年全球锗需求259.27 吨,2022-2026年复合增速12.12%,2026年全球锗供需缺口高达48.87吨。5月下旬以来,市场出现惜售,锗锭及二氧化锗价格应声上涨。
【驰宏锌锗】主要从事锌、铅、锗系列产品的采选、冶炼、深加工、销售与贸易。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集采矿、选矿、冶金、化工、深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始终坚持资源第一战略,以国内外主要成矿带为重点整合区域,加大优质资源整合,国内形成西南、东北、西部和华南四大铅锌锗产业基地。截至2023年年报,云南冶金集团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公司38.19%的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公司拥有铅锌矿山7座,矿产铅锌金 属产能42万吨/年;拥有冶炼厂4个,铅锌冶炼产能63万吨/年,锗产品含锗产能60吨/年。2023年全年公司产矿山铅锌金属量34.06万吨,同比增加7.3%;产铅锌精炼产品产量69.75万吨,同比增加20.0%;锌合金产量14.71万吨,同比增加40.8%;产锗产品含锗65.92吨,同比增加18.0%,产品产量历史最佳。
资源储备雄厚:公司始终坚持资源第一战略,多年来确立了在行业的资源领先优势。拥有铅、锌、锗、钼、银等多类 金属品种矿山,保有铅锌资源量超 3200 万吨,已探明的锗资源储量超600吨约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7%;铅 锌矿山整体出矿品位为15.38%,远高于行业 6.55%的平均水平,同时拥有两座世界级高品位矿山,驰宏会泽矿业和彝良驰宏矿石品位分别达 28%和 22%,富含锗元素且远景储量巨大。
22年,公司以现金109236.19万元收购云铜集团和云铜锌业分别持有的青海鸿鑫65%、35%股权,2024年1月12日,青海鸿鑫完成工商变更,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金鼎锌业等优质资产注入(其中金鼎锌业旗下兰坪铅锌矿储量巨大,且大部分可露天开采),有望明显增强上市公司业绩弹性。
成本控制方面:公司作为国内矿山资源自给率高、冶炼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大型铅锌企业之一,通过持续的创新研发驱动提升成本优势。目前,公司的电锌冶炼总回收率、铅粗炼回收率等多个指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公司计划24年冶炼C3成本努力向行业前1/3 分位进位争先,成本进一步下行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重视股东回报:自2004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19次,累计现金分红66.86亿元,占累计可分配利润的70.60%。23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0 元(含税),每股股利同比+16.67%,股利分配率49.75%。公司规划 24-26 年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30%;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40%。积极的投资者回报策略彰显公司对自身长远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公司作为锗业世界级龙头,自有矿山资源丰富,成本控制较同行优秀,随着行业供应趋紧,下游需求增长带动锌价逐步上行,有望开启公司量价齐升。西部证券预计公司2024-26年EPS分别为0.44/0.45/0.5元,同比增长54.6%/4.3%/10.5%,对应PE分别为1 3/13/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