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全国哲社办公布,当月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我院李昌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据的支撑力和区分力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9XFX006)结项等级为优秀。项目参与者有陈伟、纪虎、郑畅、王彪、叶宁、武小琳、郭航。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年10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部分截图
成果简介
在中国法律学说中,证据的证明力通常从“关联性”和“真实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相关联;其次,证据需高度真实可靠,且各证据间逻辑一致。然而,仅关注证据的区分力(即辨别事实真伪的能力)可能忽略其支撑力(即在求证过程中提供的保障作用)。支撑力强调证据收集的全面性和调查方法的严谨性,对于确保结论的预期确定性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两力”(区分力和支撑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以及“两力”的关系、“两力”的度量标准和“两力”的评估方法。本研究提出证明力包括区分力和支撑力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了这两个维度的性质和特征;详细论证了区分力和支撑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批评了传统理论中将证据数量与结论确定性简单等同的错误观点;阐述了支撑力应达到的实践最优水平,即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化证据数量的优化,确保所有可获取的、具有预期正向区分力的必要证据均已收集齐全;明确区分了证据的固有可靠性和调查过程的可靠性,强调调查过程的可靠性属于支撑力范畴;提出了证必有法、证无定法和贵在得法的证明方法价值观。通过这些研究,本项目为法律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指南,有助于更全面、科学地收集、检验和评估证据。
作者简介
李昌盛,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理事,首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第二届中青年法学专家,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已在《法学研究》等刊物独立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研究成果曾获得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7次。
(文章来源:“学术西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