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丨王东海:择重而为迎难而上

文摘   2024-10-31 13:01   重庆  



王东海


Wangdonghai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博士生校友

现任重庆市两江地区检察院(重庆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





“迈进检察之门,他是择重而为、

迎难而上的办案专家”

他怀揣着法治梦想的初心一路走来,在刑法理论与检察实践之间跋山涉水,虽百折而不回,一条溪流终归汪洋大海。他就是重庆市两江地区检察院(重庆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王东海。


从检14年,从个案到类案,从治罪到治理,从实践到理论,王东海笔耕不辍,办理各类案件1400余件,发布调研文章近80篇。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曾获得:

“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全国经济犯罪检察人才”“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重庆市检察机关“学英模·十大检察榜样”、江北区“劳动模范”、荣立市检察院三等功等30多项荣誉。



王东海(中)就一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现场调查取证


“有时夜里醒来,

满脑子都是案子的事”

从踏进检察机关大门的那一刻,无论办文办案,抑或是待人接物,王东海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承担急难险重的“硬任务”,总少不了王东海的身影;啃改革创新的“硬骨头”,院领导“点将”一准儿会想到他。


曾是通商口岸的江北嘴,素有“重庆陆家嘴”之称,如今不仅蜕变为重庆的金融核心区,更是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320家金融机构与44家世界500强企业汇聚于此。如何服务各类金融企业,结合检察履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18年8月17日,江北区检察院组建了金融检察部;2019年7月25日,一支金融检察“特战队”——“江北嘴金融犯罪检察官办公室”(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区)应运而生。当时,该办公室负责人正是王东海。


金融犯罪具有多元、隐蔽和智能化的特点,涉案人员动辄成百上千乃至过万人,可以说,几乎每一个案件都牵动着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虽然此前已从事多年侦查监督工作,办理、审核案件上千件,可谓身经百战,但王东海彼时仍感到压力山大,他说:“有时夜里醒来,满脑子都是案子的事。”


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江北区检察院办理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彩票非法经营案,王东海挑起了专案组副组长的担子。


细翻案卷疑点重重——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是否构罪?“对敲型”非法买卖外汇应如何认定?非法“公转私”怎样认定?以诈骗罪还是非法经营罪定罪?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摆在办案组面前。


调查取证阶段,王东海带领4名专案组成员蹲守在办案点,针对取证方向、证据规格等提出100余条补充侦查意见。800余本案卷材料堆成了小山,数百份同步录音录像,王东海和同事加班加点审查,最终抽丝剥茧梳理出清晰完整的证据链。


经过缜密审查,江北区检察院以非法经营罪对1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均作出有罪判决。该案共追赃挽损近20亿元。


办案催生预防金融犯罪工作机制

一天,王东海路过一栋大厦的楼梯口,见几个老年人聚在一起,手持宣传单兴奋地讨论着什么。王东海留心瞟了一眼,立即察觉到异常,宣传单上的内容可能涉及非法集资!


事不宜迟。他立即向有关部门反馈这一情况。与此同时,一个建立金融犯罪综合预防制度的想法从他脑海中冒了出来。“金融经济类犯罪隐蔽性强、涉案金额大、波及范围广。往往等到案发时,损失已难以挽回。”王东海说。


他带领团队成员分析已办案件,梳理犯罪团伙的作案“套路”,还积极与当地金融、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等部门沟通,推动多部门联合出台《预防金融犯罪工作办法》,一个集“发现、协作、处置”于一体的金融犯罪预防工作机制应运而生。


根据该机制,各成员单位依托举报电话、调查走访、媒体报道、法治宣传等多种渠道,构建起金融犯罪预警监测体系。“一旦发现问题苗头,第一时间成立联合调查处置组,各司其职监督引导相关企业或个人整改落实,避免其走上犯罪道路。”王东海说。随着这一机制的建立,当地相关案件发案量明显下降。



检察官秒变为王博士和业务专家


王东海(左一)带领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实地调查取证


一个双肩包,一本刑法法条,走到哪里背到哪里,想到什么问题就拿出翻翻。


“我现在理解了张明楷教授说的那句话:‘只有在心中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地往返于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才能发现刑法的真实含义。’”王东海说道。


2022年8月,他与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一级高级检察官助理郭莉博士合著了《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疑难指导》一书,这本洋洋洒洒20余万字的书籍,是他在办案之余,挤出时间一字一句敲出来的。而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两年多的周末时间和节假日,他都是在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里度过的。“当时,我和妻子都在西南政法大学读博士,我们就吃住在宿舍,还经常带着孩子一起上自习。”谈及攻读博士时的经历,王东海至今难忘。


“感觉他一直没离开学校,每天都像在‘充电’备考。”院领导这样形容王东海的日常状态,“下班后拿上几本法学书,再背上双肩包,他就从一名办案检察官秒变为‘王博士’。”


2023年4月8日,王东海飞到北京参加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评选答辩。为了短短5分钟的案件汇报和10分钟的现场答辩,此前两周他几乎是“掐着秒”在“备战”。

“为参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在市检察院组织的模拟答辩时,我接受了各位导师炮轰式的发问,还有指导老师对我的肢体语言挑了不少毛病……”据王东海回忆,那一段时间他一回到家就“加练”,还拜托妻子拿手机录像,不仅刑法总论和分则相关章节翻了又翻,连可能涉及的近5年关于法定犯、非法经营罪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看了3遍。

真正到了答辩现场,准备充分的王东海表现上佳,时间把控更是十分到位,回答每个问题都在4分40秒左右,结束的时候还剩十几秒,“全程眨眼不超过10次”。尽管如此镇定自若,但从答辩室出来后,他才发现自己手心里都是汗。

“与前次参加全国侦查监督业务竞赛不一样,这次评审还要考察候选对象近5年的学术论文,前期的理论积累和办案经验更为关键,其中一道问题我曾经写过相关文章。”

功夫不负苦心人。王东海最终脱颖而出,载誉而归。

“为人特别真诚,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先做到。”在同事眼里,无论是谁加班,身为部门负责人的王东海都会在一旁默默陪着。“也许帮不上忙,但要让同事们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希望将所学所悟化为溪流,无声地流向远方的大海,持续精进检察履职专业能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辱使命担当、不负青春韶华。”王东海说道。





推荐阅读

高质效推进刑事检察工作研讨会暨西南政法大学第八届刑事司法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成功举办

“毓”见音乐灵韵,“秀”出青春风采丨法学院“青春梦起 律动韶华”——《我们的音乐会》第四期顺利举行


素材来源:中国检察网  检察日报

排版:刘雨绮

执编:陈意如 王嘉鹏

责编:王露瑶

审核:张亚

西政法府
法府英才集聚一堂,法府风采彰显活力。西政法府,一个提供法学院最新资讯,展现学院别样特色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