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图书而生:国图、上图前馆长袁同礼、顾廷龙年谱同时出版

文化   2024-10-16 17:18   北京  
袁同礼(1895—1965)、顾廷龙(1904—1998),一位是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长,一位是上海图书馆馆长。袁同礼自1929年以副馆长身份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1943年升任馆长,至1948年底,是一位被人遗忘的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中枢式人物”。顾廷龙从1939年进入合众图书馆,1962年起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这两位中国一北一南两大图书馆的馆长,在北平、上海两家图书馆以及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转型与发展中,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适值顾廷龙先生诞辰120周年,明年亦将是袁同礼先生诞辰130周年,中华书局在两位先生纪念活动前夕,同时推出两部年谱长编,系统完整地纪录了两位先生的一生行迹,并清晰呈现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转型历程。

袁同礼,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

“中枢式人物”

袁同礼先生
袁同礼,字守和,河北徐水人。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与其兄袁复礼(著名地质学家)、堂弟袁敦礼(体育教育学家),并称为“袁家三礼”。

袁同礼1895年生于北京,从小经历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4岁那年目睹清兵在南横街袁家祖宅搜捕“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场面,19岁入北大预科班与新文化运动健将傅斯年、周炳琳等同窗,24岁与李大钊等人筹备创立少年中国学会,25岁邀请胡适参加白话文学研究会活动,27岁拜访泰戈尔并邀其访华,30岁被举荐为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31岁担任孙中山葬礼的护柩者,35岁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年谱中以大量史料纪录了这些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

泰戈尔(中)与徐志摩、林徽因

袁同礼与许多重要学者如李大钊、胡适、蔡元培、张元济、顾颉刚、蒋梦麟、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有着密切的交往。1924年,泰戈尔受梁启超、蔡元培的邀请访华,徐志摩、林徽因等随同接待,当时轰动一时。其实早在1921年1月初,袁同礼即拜访了泰戈尔,望他能赴华讲学,阐扬东方文明。1月6日,他致信蒋梦麟,希望北京大学聘请泰戈尔来华讲学:“鄙意北大现有杜威、罗素担任讲演,西方文明自可窥见一斑。惟东方文明阐扬亦不容缓,而堪胜此任者,求之今日,实非台峨尔莫属。”由此可知,泰戈尔(台峨尔)访华一事,袁同礼在其中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西南联合大学

“卢沟桥事变”后各大学往内地迁徙,西南联大正是在这种颠沛流徙中组建而成。《袁谱》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学弦歌不辍的这段历史:

“刻清华、北大、南开在此设临时大学,本馆与之合作,办事处即设在该大学内。······通讯处‘长沙韭菜园一号’。”(1937年9月20日,袁同礼致王重民函)

“此次临大移滇,自与解散不同,同人随同前往,谅邀同意。”(1938年1月24日,袁同礼致孙洪芬函)

蔡元培覆函先生,赞成平馆南下部分与临时大学合组、互助。(1938年2月8日)

教育部电令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4月2日)

“该馆应迁昆明继续工作,并应与西南各教育机关取得密切联络,以推进西南文化。”(1938年5月14日,教育部第3403号令)

“前寄滇日文书,闻遭扣留,未知能否交涉收回。先后所寄各书封皮外均一律遵嘱写私人姓名(昆明拓东路迤西会馆袁守和),藉免此间检查□意。(按:‘迤西会馆’即平馆驻昆明办事处、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所在地。)” (1939年1月14日,钱存训致袁同礼函)

可见,西南联大时期除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外,北平图书馆亦相伴始终,为战火中的学子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袁同礼致伯希和函

由于留学欧美的教育背景,袁同礼还与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常年保持着往来。凭借着在欧美文化界的影响力,袁同礼和欧美几家重要学术机构达成协议,彼此派员交流或学习深造。1934年,平馆委派王重民、向达分别前往法、英拍摄敦煌卷子,袁同礼时常为二人疏通关系,解决难题。此外,袁同礼与一些政界人士也有着交往,如顾维钧、朱家骅、王世杰等。顾维钧晚年撰写中文回忆录,即是请袁同礼代为汇集史料的。

蒋梦麟(北京大学原校长)

1962至1964年,胡适、任鸿隽、梅贻琦、朱家骅、董作宾、蒋梦麟等相继去世,《袁谱》中通过袁同礼与友人的书信往还,详细记录了这些人去世前后的诸多细节。如1964年8月16日,樊际昌致函袁同礼,告知蒋梦麟(孟邻)病逝的经过:

“孟邻夫人逝世时(一九五八年五月)尚未筹备就绪,经弟与象贤兄交涉后,先为夫人建墓,此为该公墓之‘第一号’,而今已‘人满’矣,且大多数为我辈友好!

“去年以前,孟邻先生常说,他要活到九十岁。照他的体况,我想八十五岁是无问题的。但自一九六一年夏结婚后,情况就大不同了。在婚后一年半的生活中,他‘外表’快乐,而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我想肝癌早已种了一病根。一九六二年冬在台中跌伤碎臀骨。入医院治疗,又患很严重的褥疮。正在与病魔作斗争中,他又下决心要办离婚,他委托弟办理其事。弟明知其难,但又不忍违拂其意。经整整一年的神经战,居然调解成功(今年一月二十日)。金钱损失(新台币七十万元)犹是小事,经此resolution后,他的精神空虚,肝癌乘机发作。初则感觉疲乏,至四月间而显现于□光中矣。一生英明,暮年如此遭遇,真堪痛惜。

短短三年期中,胡、梅、蒋及内子相继以去孟公可以说是弟的惟一boss,除第一年蔡先生名义的聘书外,但他从未boss过我),弟之精神上之打击,殊不易受。”

袁同礼本人,也在1965年退休月余,因病去世。

国立北平图书馆旧址(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袁同礼参与并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他还筹组了中华图书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并且有计划地栽培了王重民、向达、赵万里、谢国桢、钱存训等一大批人才。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都可通过众多书信、档案,在长编中一件件串联起来。

可以说,《袁谱》涉及了中国二十世纪前半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读者翻阅其间,自可发现无数现当代文史方面的珍宝。

顾廷龙,专为前贤行役的书林名宿

顾廷龙先生

顾廷龙,字起潜,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古籍版本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顾廷龙早年承王同愈授以目录版本之学,青年时问学沪上,后又负笈燕京,先后受胡朴安、容庚、郭绍虞诸师教导,习语言文字、目录版本之学,毕业后留任燕大图书馆。
1939年,叶景葵、张元济等人筹划在上海创立合众图书馆,连写十三封信邀其南下:

“敝友叶君揆初雅嗜藏书,堪称美富。以沪上迭遭兵燹,图书馆被毁者多,思补其乏,愿出所藏,供众观览,以弟略知一二,招令襄助。事正权舆,亟须得人而理。阁下在燕京研究有年,驾轻就熟,无与伦比。揆兄驰书奉约,亟盼惠临。闻燕馆挽留甚切,桑下三宿,阁下自难恝焉舍去。惟燕馆为已成之局,规随不难。此间开创伊始,倘乏导师,便难措手。务望婉商当局,速谋替人。一俟交代停妥,即请移驾南来,俾弟等得早聆教益。异日馆舍宏开,恣众浏览,受惠者正不知凡几也。”(1939年5月25日,张元济致顾廷龙函)

顾廷龙在5月撰《创办合众图书馆缘起》,其中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不求近效,闇然日章。世有同情,惠而好我,斯厚幸已。”并毅然携家南下,到合众就任。

顾廷龙晚年于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旧址前

顾廷龙在《我和图书馆》一文中说道:“我干的最多的是图书馆工作,整整六十五个年头。说起来,我做的工作很普通,归结一下只有六个字:收书,编书,印书。”

1939年,顾廷龙刚到合众图书馆,就提出要使孤本不“孤”。当时合众经济困难,无法进行大规模排印,为节约成本,采用石印。顾廷龙亲任抄胥,每熬一夜,至凌晨4点收笔,抄小楷3000余字。历十多年努力,合众陆续印成《合众图书馆丛书》两集,其中多为清代先哲未刻稿本与抄本。顾廷龙使这些“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秘本”公诸于众。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

国民党统治时期,出于职业敏感,顾廷龙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批宣传马列主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献。有一次,顾廷龙用叶景葵先生刊印的《谐声谱》等一批复本与贵州大学图书馆交换了一批革命文献,并请人刻了一方有“贵州大学图书馆遗存图书”字样的印章钤盖其上,以遮人耳目。为了妥善保存革命文献,他将这些文献秘藏在合众图书馆书架顶端与天花板接合之处,以免被人发现。

解放初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曾派人到上海征集有关革命史料,他们在许多地方空手而归,却在“合众”觅得一大批珍贵资料。其中就有1920年8月陈望道译、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当今不可多得的珍品。

明万历十九年刻《三峡通志》

1955年秋某天晚上,顾廷龙得知上海造纸厂从浙江遂安收购了一批废纸做纸浆,并听闻其中或许有线装书。当即连夜奔赴现场察看,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献,翌日便率员前往翻检。经过十多天的奋战,一大批珍贵历史文献被抢救出来。其中还发现了传世孤本明万历十九年刻《三峡通志》,流传稀少的明本《国史纪闻》、《城守验方》,明末版画上品《山水争奇》,还有不少旧抄与稿本。

此外,顾廷龙在上海图书馆期间,还主持编纂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续修四库全书》、《李鸿章全集》等,都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

顾廷龙书法

顾廷龙还是一位书法家,正草隶篆件件俱佳。他曾于1963年和1979年两度以中国书法代表团成员身份访问日本,交流书法艺术。顾廷龙尝谓:“我的字是为整理古籍的需要,不够书法家。”向顾廷龙求字的人很多,他总是欣然挥毫。很多人评价他“大叩大应、小叩小应、有叩必应”, 顾廷龙却说:“窃谓人不能自有所表现,或能助成人之盛举,也可谓不负其平生。”

年谱长编的编撰,成如容易却艰辛

1930年10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展览会同人撮影

雷强先生自2013年开始编撰《袁谱》,十余年间从国内各地档案馆,以及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多方联系,或付费申请,或请友人协助拍摄,搜集了大量报刊、公文、书籍,并利用袁家珍藏书信,一字一句整理录入而成,且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撰成此320余万字的煌煌巨制。据统计,《袁谱》内收录各类书信、公文、档案凡3360余件,包括了大量的中、英、法文史料,其中有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文史资料价值可谓巨大,足为国内外研究者探寻资料的宝库。

《顾谱》是沈津先生在原先《年谱》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增补与修订,从之前70万字增至130万字。诚如顾诵芬先生在序言中所言“从《顾廷龙年谱》到《顾廷龙年谱长编》,一部作品,二十年打磨,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提高。”沈津先生借助大量书信、日记、笔记、杂录、序跋等史料,并结合顾先生亲友、门生的回忆,详细纪录了顾廷龙先生保存典籍、治学读书、友朋交往、书法创作、版本鉴赏等生活内容,并清晰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图)馆长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
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
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2800多件书信、档案初次整理披露

《袁同礼年谱长编》(全五册)

雷强 撰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978-7-101-16452-7

980.00元

上海图书馆原馆长、中国图书馆事业先驱、
目录版本学大家、著名书法家
顾廷龙先生一生行实的完整记录

《顾廷龙年谱长编》(全二册)

沈津 编著

繁体横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712-2

480.00元

(统筹:一北;编辑:岚岫)

中华书局1912
从1912年开始创立,中华书局经历了沧桑百年,沉淀其中的,是对文明的追求和信仰,是对社会的责任和情怀。我们扎根的大地流淌着数千年的文化,愿我们一起浸润一起汲取精粹一起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