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使命,本真情怀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建筑史学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是一种带有雕刻花纹和线脚的基座。
须弥座的名称来源于佛教。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有说法指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用须弥山做底来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其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这种形式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后来,须弥座在中国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也用于一些家具如屏风等的底座。
中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北魏孝文帝时开凿的云冈石窟中,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从隋唐起,须弥座使用渐多,造型逐渐复杂华丽,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壶门等。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对须弥座的构造、工艺均有规定。
北魏时期须弥座
须弥座的主要特点是其独特的叠涩结构,即上下逐层外凸部分,中间凹入部分称为束腰,常间隔以莲瓣等装饰。须弥座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如防潮隔湿,阻止地下水分上升和减少地面水侵入室内,而且还是建筑装饰的重要元素,能够衬托建筑物的等级与气势。
后来,须弥座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常采用这种形式。在明清时期,须弥座的构成形式流传到民间,广泛地用于石狮、香炉、牌坊等建筑及装饰构件的基座。
石狮
石香炉
在现代建筑和园林景观中,须弥座也常被借鉴和运用,以增加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例如,在一些仿古建筑、寺庙、文化场馆等地方,可以看到须弥座的身影,它既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基座,也可以用于放置雕塑、香炉等物品,起到装饰和烘托氛围的作用。同时,须弥座的形式和装饰也可以根据现代设计的需要进行创新和变化,使其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须弥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宋式须弥座:一般为砖制,自上而下分别为涩平砖(二份)、罨涩砖(一份)、壶门与柱子(三份)、仰莲砖(一份)、束腰砖(一份)、合莲砖(一份)、罨牙砖(一份)、牙脚砖(一份)、单混肚砖(一份)。
(2)清式须弥座:通常为石制,自上而下分别为上枋(九份)、皮条线(一份)、上枭(六份)、皮条线(一份)、束腰(八份)、皮条线(一份)、下枭(六份)、皮条线(一份)、下枋(八份)、圭脚(十份),共高五十一份。
(3)简化须弥座:在现代建筑或一些简化的传统建筑中,须弥座的结构和装饰可能会被简化,保留其基本的轮廓和形式,但减少了复杂的线脚和雕花。
(4)创新须弥座: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建筑的整体风格和需求对须弥座进行创新,例如改变比例、材质,或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和图案。
这些不同类型的须弥座在结构、比例和装饰细节上有所差异,反映了不同时期和不同设计需求下的变化。须弥座是中国古代匠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是一种带有雕刻花纹和线脚的基座。
须弥座的名称来源于佛教。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有说法指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用须弥山做底来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其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这种形式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后来,须弥座在中国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也用于一些家具如屏风等的底座。
中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北魏孝文帝时开凿的云冈石窟中,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从隋唐起,须弥座使用渐多,造型逐渐复杂华丽,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壶门等。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对须弥座的构造、工艺均有规定。
北魏时期须弥座
须弥座的主要特点是其独特的叠涩结构,即上下逐层外凸部分,中间凹入部分称为束腰,常间隔以莲瓣等装饰。须弥座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如防潮隔湿,阻止地下水分上升和减少地面水侵入室内,而且还是建筑装饰的重要元素,能够衬托建筑物的等级与气势。
后来,须弥座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常采用这种形式。在明清时期,须弥座的构成形式流传到民间,广泛地用于石狮、香炉、牌坊等建筑及装饰构件的基座。
石狮
石香炉
在现代建筑和园林景观中,须弥座也常被借鉴和运用,以增加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例如,在一些仿古建筑、寺庙、文化场馆等地方,可以看到须弥座的身影,它既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基座,也可以用于放置雕塑、香炉等物品,起到装饰和烘托氛围的作用。同时,须弥座的形式和装饰也可以根据现代设计的需要进行创新和变化,使其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须弥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宋式须弥座:一般为砖制,自上而下分别为涩平砖(二份)、罨涩砖(一份)、壶门与柱子(三份)、仰莲砖(一份)、束腰砖(一份)、合莲砖(一份)、罨牙砖(一份)、牙脚砖(一份)、单混肚砖(一份)。
(2)清式须弥座:通常为石制,自上而下分别为上枋(九份)、皮条线(一份)、上枭(六份)、皮条线(一份)、束腰(八份)、皮条线(一份)、下枭(六份)、皮条线(一份)、下枋(八份)、圭脚(十份),共高五十一份。
(3)简化须弥座:在现代建筑或一些简化的传统建筑中,须弥座的结构和装饰可能会被简化,保留其基本的轮廓和形式,但减少了复杂的线脚和雕花。
(4)创新须弥座: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建筑的整体风格和需求对须弥座进行创新,例如改变比例、材质,或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和图案。
这些不同类型的须弥座在结构、比例和装饰细节上有所差异,反映了不同时期和不同设计需求下的变化。须弥座是中国古代匠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也欢迎把此文章推荐给你的家人好友
— END —
来源:环艺-知识园与作品堂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出入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公众号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