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做成大产业,“菌菇之城”如何蝶变?

百科   2024-10-27 21:40   湖北  

工人们在菌菇生产车间内忙碌。人民网 黄启源摄


深秋时节,走进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乳白色光源的照射下,一簇簇双孢菇层层叠叠,从培养基中探出脑袋。“我们的菇早上采收,下午就能发往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该公司总经理徐相如说。


这里是“菌菇之城”灌南县。作为全国食用菌主产区,该县生产了全国约1/3的杏鲍菇,工厂化鲜菇总产量占到全国的1/10,实现行业总产值65亿元。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之下,也有“成长的烦恼”。当地大部分菌菇企业都是鲜菇生产、销售类企业,加工类企业偏少,企业抗市场波动能力较弱。为此,灌南县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培优,补齐菌种研发、精深加工、市场流通等短板,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菌菇之城”正在升级蝶变。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孢菇生产基地。孙荪摄


多菌齐种,“灌南模式”渐成

灌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品种较为单一,种植方式也多是传统的大棚覆土栽培,生产效益不高。

21世纪初,我国从国外引进白色金针菇种植技术。在上海从事食用菌种植的灌南人李可伟敏锐嗅到商机,返乡创建了灌南县灿绿食用菌有限公司。“灿绿金针菇”的打响,成为灌南食用菌产业化的重要节点。一座座智能化种植工厂陆续建成,当地具备了全年大规模种植食用菌的条件。


2007年5月,灌南县正式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将食用菌产业列为示范区核心产业,用工业化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此后三年,灌南先后出台扶持食用菌产业工厂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给予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一定补贴。政策支持刺激了原料、设备、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灌南聚集,当地逐步引进食用菌新品种、珍稀品种,企业也向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周年化栽培方式转变。


目前,灌南县拥有近30家食用菌企业,每天有1000多吨新鲜的食用菌销往全国大中城市。灌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莉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当地形成了以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双孢菇、海鲜菇、金针菇为主,季节性大棚栽培秀珍菇、香菇、平菇、羊肚菌等品种为辅的“灌南模式”。


当地菌菇深加工产品。人民网 黄启源摄


科技赋能,走向深加工

食用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一段时期内各地菌菇产业迅猛发展,市场日趋饱和。灌南县园艺技术指导站党支部书记赵书光说,“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低迷。”


对此,灌南如何破题?当地将目光投向了科技创新。


“蘑菇对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通风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在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亚洲单体最大双孢菇生产基地,发酵技术负责人伟子龙指着总控室的电子大屏介绍,“传统白蘑菇一年只长一茬,我们通过控制生长环境,现在一年最多可生产九茬。”


从菌菇养殖迈向深加工,是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的重要选择。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食品工业公司品牌经理管祥富介绍,公司现有6条罐头罐装线,其调味蘑菇全部采用双孢蘑菇为原料,经过预煮、处理、汤汁配制、装罐、封口、杀菌等程序制作完成。


在全县层面,灌南县依托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兴建中国农科院(灌南)食用菌产业园、南京农业大学(灌南)食用菌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科技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灌南县的菌菇生产企业不断开发鹿茸菇干菇、羊肚菌干菇、杏鲍菇切片干品、食用菌预制菜、双孢蘑菇罐头、食用菌水饺等初、深加工产品。灌南县农发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食用菌干品的年产量约1000吨、双孢蘑菇罐头加工出口年产值约400万元美元,远销美国、加拿大、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精彩推荐










易菇网
易菇网官方网站公众微信平台,发布食用菌行业资讯,普及食用菌技术,促进食用菌行业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