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银耳入粮,是大食物观下前农业与食品产业亟待解决的富食物种类,提升营养价值,还有助于的一种创新实践,它不仅能够丰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创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菌物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同期举行的银耳入粮专题研讨会上,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祁亮亮副研究员作了题为“银耳种质收集鉴定与栽培生理”的报告分享,其报告内容主要从研究背景、银耳种质资源、银耳栽培生理和科研规划四个方面展开讲述。
银耳,这一历史悠久、营养丰富的传统食材,正逐步成为连接大食物观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桥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银耳的食用价值与健康功能日益受到关注。
在银耳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方面,祁亮亮副研究员开展了大量工作,收集了众多银耳菌种,并对其分离情况、母种情况、照片情况及来源或采集地进行了详细记录。如TR - HY等多种菌种,来源涵盖福建、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浦北县公猪脊森林公园等地,为银耳的研究与栽培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银耳栽培生理研究成果显著。祁亮亮副研究员在碳源、氮源、pH等因素对银耳生长影响的研究中,明确了不同条件下银耳的生长特性。例如,在光质胁迫研究中,发现不同光质对银耳的耳片宽、耳片长、耳基直径、子实体直径、子实体厚度及粗多糖、总糖、还原糖含量等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有着不同影响,其中蓝光处理的粗多糖含量最高,绿光和红光处理的总糖含量较高,白光处理的最低。
此外,农艺性状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也揭示了银耳品质与营养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祁亮亮副研究员的研究表明,耳片大小与还原糖、灰分、总糖、粗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耳片厚度与还原糖、总糖、粗多糖、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耳基直径与粗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通径分析可知,耳片大小和厚度、耳基直径对还原糖、总糖、粗多糖、蛋白质含量的直接影响较大,子实体直径与厚度比仅对银耳粗多糖的直接影响较大。综合而言,耳片大小和厚度可作为还原糖、总糖、粗多糖、蛋白质含量筛选的指向性指标。
银耳产业在产品创新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出了有机干银耳、冻干银耳、银耳鲜露等系列创新产品,如莲子银耳羹、银耳冻干酸奶块、银耳珍珠奶茶、银耳糯米糍冰淇淋等,丰富了产品种类,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更多报告内容可上食用菌在线学习平台蘑菇通观看。
蘑菇通网址:
https://www.mogutong.com/
或打开蘑菇通公众号—全部课程—观看课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