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地、路边、在公园,你可能不经意间和一些植物擦肩而过,却没有留意过它们的存在,但当你去了解它们,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平凡却魅力无限的植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礼物。
蒲公英
★学名:蒲公英(菊科)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
★生长环境: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等地。蒲公英对土壤要求不苛刻,能适应多种土质。
★价值和功效: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家里都会晒干泡茶喝。
苍耳子
★学名:苍耳子(菊科)
★生长环境:其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7-8月开花,9-10月结果。此植物的总苞具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故易于散布,为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
★价值和功效:种子可榨油,苍耳子油与桐油的性质相仿,可掺和桐油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油毡的原料,又可制硬化油及润滑油,果实供药用。
★药用部位:以全草、根、花和带总苞的果实入药。
★药理作用:对降血糖、呼吸系统、心血管、抗炎有药理作用。
★性味功能:苦、辛,微寒;小毒。祛风散热,除湿解毒。
★主治用法: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
地黄
★学名:地黄
★生长环境:它常见于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开阔地带,这些地方有利于其接受阳光照射和种子的传播。
★功效:
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2、干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3、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主治:
1、鲜地黄: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2、干地黄: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知绛烦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
3、熟地黄: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颏发早白。
蒺藜
★学名:蒺藜
★生长环境:多生道上,而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出自《本草经集注》。
★功效:
《神农本草经》有言:味苦,温。主恶血,破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记载: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治恶血,破癞结积聚,喉痹,乳难。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作摩粉。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记载:蒺藜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肺、肝、肾三经。主恶血块,癞结喉痹,产难乳闭,小儿头疮,皮肤风痒,头痛,咳逆肺痿,除烦下气,明眼目,去燥热,疗肿毒,止遗泄。其叶可作浴汤治风,杵去刺,酒蒸炒用,沙苑蒺藜,主补肾添精,强阴种子。
地锦草
★学名:地锦草(大戟科大戟)又称奶浆草,草血竭、血见愁、红丝草、小虫儿卧单等。
★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命力顽强,铺地而生,常生于草原、荒地、田间、地头、石缝、砖缝等。
★功效:有凉血止血,活血散瘀,止血而不留瘀的功效,常用于血热所致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痔血、崩漏以及外伤出血。
这些路边上的“小草”、“小花”,你认识吗?神农遍尝百草,方得中药之精妙。随处可见的野草,会有许多药用价值;每一味药材,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给人类的礼物。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