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NIGHT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熬夜似乎成为一种风尚。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睡晚起已悄然成为多数人的日常习惯。
然而,即便保证了8小时的睡眠,晚睡晚起的作息方式仍不能被视为健康的睡眠模式。
降低免疫力:不规律的晚睡晚起会削弱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减弱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扰乱生物钟: 生物钟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控制,持续的晚睡晚起会影响睡眠-觉醒周期,影响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扰乱机体的生物节律或整体推移昼夜节律,从而引发失眠、抑郁、烦躁、睡眠障碍等现象。
影响记忆能力: 海马区是短时记忆的存储转换的场所,晚睡晚起会通过影响海马区的功能降低或损伤记忆能力,进而出现记忆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时间: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睡眠时间要规律,不宜拖延晚睡或熬夜晚起。长期而稳定的作息规律能够维持正常生物节律的运行,保障睡眠质量,维护机体的健康水平。
环境: 睡前要尽量减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和频次,降低光照强度,选择舒适的被枕等,适宜安静的睡眠环境能够让我们更容易入睡、睡得更踏实。
进食: 吃富含色氨酸或褪黑素的食物,如坚果、菌类、全谷物和奶制品等,或者参照地中海饮食模式,能够提高体内褪黑素水平,调节昼夜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时长: 睡眠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长胖、疲累、头痛等。《健康中国行动》中提议,正常成年人每晚应保持7~8小时睡眠,可以达到身体最佳的健康状态。
活动: 睡前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使身体平静下来,减少焦虑,放松身体。稳定的情绪和平静的心态有助于更快入眠,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不可自调的节律紊乱或严重睡眠问题,如失眠、嗜睡、异态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等,应及时就医,通过治疗调节机体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作为人生的一项“大事”,晚睡晚起的睡眠模式并不提倡(因为晚睡不一定有晚起的资格,噫吁嚱,早八人!╰(  ̄﹏ ̄)╯)。
总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睡得规律、睡得充足,以一个更为健康的体魄去攀爬学术之峰,才是我们研究生的标配!
制作:研究生学院新媒体中心
编辑:刘晓飞、王惠娇、付雨琪
校对:周席、左金石、王佳璐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