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准备IPO的公司,便宜卖了!

文摘   2024-11-15 18:20   中国  
又一家中国 Biotech 被外企收购。

11 月 13 日,普米斯官宣,BioNTech 将以 8 亿美元预付款收购公司全部股份,此外,普米斯还有机会获得最高 1.5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总价值 9.5 亿美元的交易,为这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划上了句号。


对于仍处在水深火热的国内创新药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创始人名利双收、投资人顺利退出,甚至公司原来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以及人员团队都将完整保留。


在无数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同行眼中,普米斯是那个“上岸”的幸运儿。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样的选择,似乎更像是一种妥协:因为就在年初,普米斯还计划进行 Cross over 融资,为 IPO 做准备。


而普米斯的境遇,并非个例。


葆元医药创始人此前也公开称公司要在 2022 年底 IPO,但结局却是在今年3月被美国企业 Nuvation Bio 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


自今年来,已有四家中国 Biotech 选择“卖身”外企,卖出药物权益的案例更是不计可数。


一个扎心的事实是,旷日持久的寒冬下,中国创新药的优质资产正在外流。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IPO 政策的收紧,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在境内上市的道路被实质性切断,许多一级机构退出无门,投融资规模腰斩再腰斩,生物医药赛道被投资人集体抛弃。


更深层的因素,则与国内创新药定价机制和支付体系有关,亟需建立一个包容创新、支撑创新的制度环境。


变卖资产不应该成为中国 Biotech 仅剩的救命稻草,“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卖完管线卖公司

根据协议条款,BioNTech 将以 8 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 100% 已发行股本,支付方式主要为现金和部分美国存托股份(ADS)。


此外,BioNTech 将在普米斯达到双方约定的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1.5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该交易预计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届时 BioNTech 将获得普米斯候选药物管线及其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开发平台的全部权利,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


普米斯珠海将作为 BioNTech 中国研发中心开展相关 R&D 研究;


符合国际标准的普米斯南通生产基地将为 BioNTech 未来的全球产品生产和供应做出贡献;


逾 300 名普米斯研发、生产和支持职能部门员工加入 BioNTech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收购前,普米斯与 BioNTech 于 2023 年 11 月就普米斯自主研发的抗 PD-L1/VEGF 双特异性抗体(PM8002)达成全球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BioNTech 将获得 PM8002 在全球(大中华区除外)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普米斯将相应地获得 5500 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超 10 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销售提成。


更早之前,2023 年 7 月,普米斯生物宣布与 BioNTech 达成战略研究合作、项目引进选择以及全球许可协议,金额未披露。


而这两项交易的出发点,则是公司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普米斯首席商务官包骏后来坦言,跟 BioNTech 的这两笔合作,核心还是想解决现金流。“这两笔交易金额加在一起,已经足够能保障公司未来3年的运营”。


在被问到未来计划时,包骏表示:“公司下一步的资本动作会是 Cross-over融资,为 IPO 做好准备。”


最终结果是普米斯并没有获得新一轮融资,当然也没有 IPO,而是打包卖给了 BioNTech。


而业内讨论最多的,则是这起收购交易的价格,不少投资人认为普米斯被“贱卖”了。


8 亿美元 +1.5 亿 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看似很多,但是考虑到公司 PM8002 后续的开发、注册和商业里程碑(超 10 亿美元)将被豁免,以及公司累计 2.5 亿美元的融资额,BioNTech 的出价并不算高


公司官网显示,普米斯在抗体发现、抗体工程改造、发现生物学、临床前、CMC 研究各环节均建有核心技术平台,拥有 12 条抗体管线,其中 8 条进入临床阶段。



一位资深医药人士表示,普米斯的管线组合颇有亮点,团队执行力也非常强,这离不开公司创始人刘晓林在抗体药领域的丰富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刘晓林曾先后在雅培、施贵宝、Adimab 等公司任研发高管。2012 年回国后任信达生物研发副总裁,组建并领导一支 100 多人的研发团队,建立了包括 20 多个抗体新药的产品链,并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团队成功完成国产 PD-1 单抗新药(信迪利单抗)的开发上市。


去年年底,刘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判:“明后两年中国将会有更多的创新药被美国或者其他国外知名公司买走。”


对于原因,刘晓林表示,当前投融资环境低迷,融资不易,好多产品都无法等做到更值钱时再来卖掉,特别是做临床试验太费钱,卖掉“回血”活下去才是关键。


外企“买买买”


作为此次交易的收购方,BioNTech 可谓大有来头。


这家成立于 2008 年的德国企业,其与辉瑞合作开发的 mRNA 疫苗是首个获得 FDA 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在疫情期间赚得盆满钵满。



2021-2023 年,BioNTech 营收分别为 189.8 亿欧元、173.1 亿欧元和 38.2 亿欧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 102.9 亿欧元、94.3 亿欧元和 9.3 亿欧元。


而面对新冠退潮后收入的急速下滑,BioNTech 也在积极扩充产品管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药物资产,尤其是在中国。


数据显示,2023 年以来,BioNTech 已先后与普米斯、宜联生物、映恩生物、三迭纪等 6 家中国公司达成了 10 项不同类型的授权合作,总交易金额超过 50 亿美元。


而 BioNTech,更像是跨国药企们的缩影,面对药物“专利悬崖”的到来,巨头们在推进内生管线的同时,也加速了 BD、收并购的脚步。


这其中,中国成为外资们重要的淘金地。


据统计,2024 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共发生 34 起 License-out 事件,TOP10 事件的首付款金额共 7.2 亿美元,交易总金额合计 202.1 亿美元,逼近去年全年水平。


跨国药企来华“买买买”的浪潮,当然是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证明,但大环境的凛冽寒意,让当下的“BD 热”更带着一股无可奈何的意味。


为了活下去,许多 biotech 除了变卖资产没有其他选择,这也意味着,他们在 MNC 面前,几乎没有议价权。


创新药之殇

一位创始人表示,在选择 License-out 前,公司已经面临严重的资金危机,他几乎找了市面上所有投资机构,大部分机构给出的投资条件是,维持上一轮或大幅低于上一轮的估值。


这背后,是创新药赛道的整体熄火。


数据显示,2021-2023 年中国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金额分别为 877 亿元、 433 亿元和 309 亿元,两年累计下降 65%。到了 2024 年上半年,这一情况并没有迎来好转,150 亿元的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


与资金一起萎缩的,还有信心,一些机构甚至表示不会再投创新药了。


而造成这一现象最为直接的原因,便是退出问题:A 股 IPO 的收紧,尤其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名存实亡”,堵塞了国内一级机构最为重要的退出通道。



去香港?流动性太差。去美股?又面临着更大的地缘风险。


而依靠并购,目前来说并不现实。国内的大药企既没能力也没意愿来大举收/并购,而跨国药企眼光毒辣,大部分 Biotech 不在其选择范围之内。


退不出的难题,反过来又会加剧募资的困难,形成自我强化的螺旋,构成当下中国创新药一级投资的关键症结。

而除了眼前的难题,对于创新药本身商业价值的质疑,也成为笼罩在行业的长久困扰。


作为高风险、长周期的典型代表,创新药前期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巨额成本,都需要在药物上市后进行补偿。


但当前的国内支付环境,为创新药企业带来不小挑战,医保“灵魂砍价”在极大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在国内做创新药很难赚钱,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严重打击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和市场的投资热情。


积极探索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大力拓宽多元支付手段,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写在最后

卖给外资,普米斯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下的寒冬仍未有明确的结束时点,严峻的生存压力之下,栖身跨国药企已经成为颇为理想的结局,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创新药烈火烹油后的急速坠落,倒逼创始人和投资人们积极求变,对于每一种选择都保持开放心态。


必须看到的是,积极的因素正在汇聚,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相信中国创新药终将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而到了那一天,中国 Biotech 将会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从“最优解”而非“唯一解”出发思考公司的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产业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生辉
生辉是专业的生命科学产业服务机构,重点关注合成生物、脑科学、衰老干预等前沿技术的成果产业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