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家喻户晓黄金单品的太极集团,曾屡屡面临亏损困境。重压之下通过央地混改、简化组织机构寻求出路,通过聚焦主业与一系列的创新策略,涅槃重生。
百亿药企难逃连年亏损的困境
在川渝老一辈人最早的记忆里,还没有太极集团,只有1972年成立的“四川省涪陵中药厂”,隶属于涪陵区国有资产管理局。1993年,正式改组为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999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涪陵国资委将所持有的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份全部转让给太极集团有限公司,自此,太极集团正式以上市公司为主体开展集团化经营。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医药工业,主要是中成药和西药的生产,另一类则是医药商业,主要是药品的批发和零售。
太极集团鸟瞰景象。
2019年,太极集团入选中国中药企业TOP100第12位,然而这一年,公司营业收入116.43亿,归母净利润-0.71亿,净利率-0.89%。虽已达百亿体量,但上市20多年来,太极集团其实常年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太极集团实现营收121.49亿,比前年增加9.49亿元,但净利润为-5.23亿元,亏得更多了。
为何太极集团年入百亿却还连年亏损?原因有四。其一是太极集团不合理的公司经营管理体制。
太极集团作为老牌国企,资本实力雄厚,但国企易有的弊病它也有。集团内部设置处长、科长等机关化单位,管理体制因循守旧,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行事、管理形式化问题突出,效率低下;同时公司激励机制落后,重视规模,不重利润,导致入不敷出。
其二是太极集团与市场相悖的粗放经营策略。
太极集团“重销售,轻研发”,2017年至2021年,研发投入累计为3.42亿元,销售费用累计投入164.69亿元,销售费用高达研发费用的48倍。公司产品质量开始频繁出现问题。2022年7月和8月,太极相继被爆生产的青霉素V钾片(批号:201103)有关物质检测不合格、生产的藿香正气水甲醇量检测不符合规定,屡遭信任危机。
其三是高负债率。
2002年,太极收购了主营医药零售的桐君阁,此医药商业收入占太极总营收的60%,毛利率却仅有10%,远低于行业平均值。2005年,太极曾承接3亿多元银行债务,首次陷入“财务危机”,此后一直保持较高的负债率,仅在2014年至2017年,太极的负债率平均高达86%以上。
2018年,太极进行定增募资19.97亿元,此后公司负债率才降至80%以下。由于自有资本金不足,主要依靠经营积累和银行借款来发展,再加上门店快速扩张,又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问题,负债自然像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其四是国家医药政策调整。
2011年后,医保扩容,药品降价,药企成本陡然上升。于是太极不得不加大在推广营销上的投入,以拓展销售渠道、维护市场占有率。2017年至2019年,这类投入分别为7.24亿元、15.10亿元和20.60亿元,分别占比各财年销售费用的38.17%、52.17%和54.92%。同一时期,市场维护开拓费支出分别增长87.56%、107.42%和54.92%,这一增速超过了公司近3年的销售费用平均增速。
混改风云
2020年,太极集团完成股东增资,引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由涪陵区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最终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同年,开始积极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组织机构优化、管理效率提升等各项工作。
国药太极集团。
为解决公司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2021年,太极总部的职能部门从29个精简为20个,子公司减少班子成员92人,公司47位高管进行了职位调整。
集团新任总经理俞敏在公司内部建立了统一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在人才管理方面,俞敏主张构建灵活的薪酬体系与人才流动机制,对业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及时涨薪,同时实施严格的绩效评估,确保员工能进能出;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采取多元化处理方式,如调岗、薪酬调整或提前退休计划,维护团队整体的竞争力与活力。
为了适应医药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2022年,太极集团提出了“三年打造一个数字化太极”的目标。在原材料的种植阶段,采用全产业链数字化质量追踪和AI医药机理与评估,搭建药材种植全程质量追溯平台。在生产阶段,运用智能化车间、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等设备,实现生产的标准化精准化;在医药工业上,用数据驱动做产品和营销,打通了产销通路。在医药商业上,采用数字会员和数字赋能平台,拓展到线下门店。这四个板块之间互联互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业务价值。
“一个数字化太极”蓝图。
很快,这一系列举措就看到了成效。2022年,太极集团实现营收140亿元,净利润3.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8.73亿元,首次扭亏为盈;2023年实现营收156亿元,净利润8.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132%。
2022年,太极集团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也迎来了双增长,公司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6.91 亿元(未抵销),同比增长4.55%。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72.96 亿元(未抵销)。其中,医药批发59.89 亿元;医药零售13.07 亿元。
国药太极央地国企混改荣获“2022十大重庆经济改革创新案例”,俞敏也荣获“2022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
聚焦主业
打造黄金单品
为解决粗放经营的问题,公司将重点聚焦于主业,确定了“一主两辅”的打法:以现代中药为主业,以麻精药为特色的化药、川渝地区医药商业为辅业的战略,投资、房地产等不相关的产业逐渐剥离。
此后,太极集团提出“6+1”(消化及代谢、呼吸系统、心血管、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神经系统、抗感染+大健康)的重点治疗领域布局。
以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王牌产品藿香正气液为例。藿香正气作为千古名方,最早出现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由于药物主要成份为藿香挥发油,有效成分不易保存。
藿香正气散古方。
1954年,田绍麟成功研制出了中国中药史上第一个酊剂——“藿香正气水”,然而含有大量酒精,很多人群不能服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太极集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国内一流的中医药专家携手进行科研攻关,通过蒸馏祛除酒精、提炼药物有效成分等技术,生产出了疗效更好且不含酒精的新产品“藿香正气液"。并在1991年上市之初获得了国家专利,1997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中国十大发明专利金奖,连续五年入选《中国药典》名录。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
之后十几年中,藿香正气口服液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黄金单品。在疫情时期,藿香正气口服液系列连续被列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至第九版)》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清凉经济”火热,祛暑祛湿成为人们的刚需。2021年起,国药太极公司对藿香正气口服液进行了战略性的重新定位,将藿香正气口服液从传统的“防暑解暑”单赛道,拓宽到“祛暑祛湿”双赛道,以“祛湿真功夫,肠胃要保护”为宣传点,精准定位,成功打开了更加广泛的消费市场。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宣传广告。
这一年,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33.6%。在祛暑剂品牌排名中,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连续多年稳居首位。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在2023年度非处方药排名中,藿香正气口服液荣获“中成药•感冒暑湿类”第一名。报告期内,其OTC第一大单品藿香正气口服液收入22.71亿元,同比增长45%。
与网红城市地标同框的太极藿香小巴。
品牌年轻化
跨界营销突破圈层
跨界合作不仅有助于品牌形象的革新,还能够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已经成为许多传统品牌实现销售突破的重要策略。太极藿香正气液能够成功打开年轻人消费市场,不仅在于其产品质量过硬,更在于其精准营销和跨境营销,实现了破圈传播。
2024年3月,太极集团与天府可乐跨界合作,推出了一款结合清爽藿香和可乐风味的饮品。可乐中的“藿香”主要成分是藿香油,和藿香正气口服液功能类似,具有防暑解暑的功能,适合夏季饮用,而且不含酒精,适用于大部分人群。
太极集团与天府可乐联名推出的“藿香味小可乐”。
这款饮品迅速成为夏日清凉爆款,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5亿,话题讨论量超8万,话题互动量超15万。此外,这款藿香小可乐还在5月21日在重庆市550家罗森便利店同步上架,零售价为3.5元一瓶。在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同步上架,累计成交超过五千单,现在依然火热。网友直言其味道新颖配方又健康,是“传统中药与时尚饮品的完美结合”。
太极藿香小可乐的成功推出,彰显了其不断创新的品牌理念。其实这不是太极第一次进行跨界联名,2023年6月,太极曾与光明集团进行跨界合作,推出“藿香味小雪糕”。雪糕中添加了0.15%的广藿香油,还有菊花粉(菊花)、陈皮粉等中药材,具有清热排湿、清肝健脾之效,再加上口感清爽,成为夏季雪糕的热门选择。
太极集团准备了100万只雪糕,外包装专门设计了以快递员、外卖员、工人等群体为代表的动画形象,在连续高温期间,向室外劳动者免费发放,或在指定药店免费领取雪糕,用太极式“清凉”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同时,藿香味小雪糕在光明食品的天猫旗舰店以及京东旗舰店上线,售价79.9元/10支,口碑评价良好。
太极与光明联名推出的“藿香味小雪糕”。
之所以选择跨界,是因为太极精准把握了用户需求。当今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但是对中药本身却比较排斥。想拥抱年轻人,饮料、雪糕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
太极藿香“上头清凉铺”。
今年8月,太极藿香再次引领健康新潮流,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开设了一家“上头清凉铺”。以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等藿香全品类药品和藿香味小可乐等跨界产品为代表的“藿香家族”惊喜亮相,好评如潮。作为国药太极首批健康潮流店样板,未来,太极集团还将在全国开设更多健康潮流店,旨在塑造太极藿香年轻化形象,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医药、爱上中医药。
编辑、审核 | 徐徐
排版 | 王娇娇
图 | 太极集团官网、太极集团公众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