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台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主任牛静撰写的《17岁的“雨季”》刊载于《人民法治》第189期。文章讲述了一起看似不起眼的未成年人盗窃案件,检察官却在办案中发现了少年的“难言之隐”,于是决定对其依法开展为期半年的附条件不起诉,通过一系列“量身定制”的帮教方案,联合多方社会力量,帮助少年迷途知返,重新开启了人生本该绚丽多彩的青春。
2024年11月(上)总第189期
人民法治
17岁那年的“雨季”
从事未检工作以来,我办理过不少未成年人案件,回想起这些涉案未成年人,或阳光或沉寂或迷惘或追悔,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其中小齐的故事让我尤为难忘。
2022年4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我正在审查案卷,小齐来了,双手拿着一张纸轻轻地放在我面前,然后背着手微笑不语。我定睛一看,是录取通知书!他考上了!我激动地夸他好样的。他腼腆一笑,说知道被录取的消息好几天了,就等着收到通知书第一时间拿给我看。看着他开朗自信的模样,我想到了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
那时候我刚到未检部门工作,接手了一起提请批准逮捕的未成年人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就是小齐。第一次在看守所见他,我无法想象眼前这个戴着眼镜、瘦瘦小小的男生竟然会实施这样的行为。
2021年4月18日凌晨,17岁的小齐和同学聚餐后回到暂住的小区,步行上楼时,小齐心里盘算着遇上好看的女鞋就拿走。行至 22楼,在一家住户门口他发现了几双女鞋,开始悄悄试穿,没想到其中一双鞋里居然有把钥匙。为了寻找更多的女鞋和女装,他将钥匙插进了锁孔,竟然真的打开了房门。进入房间后的小齐有些害怕,仓皇翻找,没敢逗留,但在出门时顺手拿走了房间里的一瓶罐头和八盒烟。
这是一起典型的入户盗窃案件,鉴于小齐系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罪行较轻且具备家庭监护条件,没有社会危险性,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同时,要求其向被害人赔偿损失,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小齐已经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并取得谅解。小齐的母亲却嫌弃地对我说,家里没亏待过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喜欢那些东西。听到母亲的话,小齐羞愧地低下了头。按说此时已经案结事了,犯罪嫌疑人给予了赔偿,被害人挽回了损失,但是,小齐母亲嫌弃的话,小齐羞愧难当的脸,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小齐为什么试穿女鞋?行为能不能得以矫正?以后会不会再次犯罪?他的母亲能不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面对这个孩子,这些问题,我一时没有答案,但我还要继续作答。
随后,我和司法社工一起对小齐开展了社会调查,围绕其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家庭关系等分析犯罪原因。报告显示,小齐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与青春期的他沟通少之又少,只有在网络世界,他才能感受到安全。为深入了解小齐的心理状态,在征得小齐的父母同意后,我们委托心理咨询师开展了心理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小齐患有恋物障碍,当恋物障碍个体无法通过对方自愿的方式得到物品时,强烈的愿望会促使患有恋物障碍者进行盗窃。
结合社会调查和测评结果,小齐的心理问题亟须干预,不良行为矫正、亲子关系调适尚需一个过程。简单的不起诉可以解决法律问题,但不能解决再犯预防问题,采取附条件不起诉才能更好地教育、感化、挽救他。我们决定对小齐依法开展为期六个月的附条件不起诉,为他量身定制精准帮教方案,设置个性化附带条件,要求他参加法治教育,记录学习感受;定期参加心理辅导,矫正行为认知;主动承担家务,逐渐减少上网时间……针对辖区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问题,我们向金台区文旅局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监管履职。此外,对小齐的父母也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在一次次的帮教过程中,小齐渐渐敞开了心扉,他会主动分析自己的心理,聊起人生规划,还说能感受到父母生活工作的不易。小齐的母亲也能正确看待曾经认为难以启齿的“障碍”,感谢检察机关找到孩子的症结、对症下药。
后来有一次,我从疫情防控执勤点回来,见到来接受帮教的小齐。他问我,自己能不能去做志愿者。我认为这是让他提升自信的好机会,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后来他跟我说,那天见到我,我的脸上有防护镜的勒痕,但是神采奕奕,这让他也想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听到他的感受,我放心了,我想这个孩子被挽救回来了。
考察期满后,我们对小齐作出了不起诉决定。收到《不起诉决定书》的那一刻,他对我说:“谢谢你,17 岁的‘雨季’,我幸运地遇见了未检检察官,让我和从前不一样了。”
不啻微茫,汇炬成阳。小齐的转变不止鞭策了他,更鼓舞了我。少年司法不是杀伐果断的利剑,法律条文不是写在纸面上的冰冷规定。未检工作是用心、用情、用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检检察官就像麦田守望者,站在悬崖边上,抓住每一个跑向悬崖边的孩子。给迷途中的孩子点一盏灯,为受伤的孩子撑一把伞,我愿意在这条爱与救赎的道路上,做孩子们“雨季”的撑伞人,帮助他们走出迷途、奔向梦想。
来源:金台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