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0多年前开始,这棵甘棠树就被写入了多部古籍,其中,有文艺作品,比如《诗经》;有历史记录,比如《史记》;还有地理丛书,比如《水经注》。清代《召伯甘棠图》碑刻更是图文并茂,详尽描述了甘棠树的风采。清代时制作的“甘棠遗爱”大匾至今仍存,历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歌咏召公及“甘棠遗爱”的诗文。对于一棵古树而言,历史上能有如此多的记载,实属罕见。
近百年间,甘棠树又有了新的故事。记者在召公祠见到的甘棠树,有着强壮的“躯干”和宽阔的树冠。虽已是冬日,但站在树下,仍能想象到春夏时,这棵古树枝繁叶茂的美景。其实,这已是这棵甘棠树的第二次生命。当地村民介绍说,这棵甘棠树生长数千年,到清末民初时,已成为三个人都环抱不住的巨树。在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7月22日这一晚,忽然狂风大作,甘棠古树被吹倒,幸亏村民抢救及时,将它扶正,这棵树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到了1936年7月10日,又一场特大暴风将甘棠树刮倒。待村民发现时,古树已断为两截。得知此事的村民都很惋惜,以为古树难逃噩运。然而,到了1937年春天,奇迹再一次出现,在断掉的古树根处,又原地生出了一棵幼小的甘棠树苗。百姓欣喜若狂,称它是一棵永远不死的奇树,并更加珍惜和爱护它。
回望历史,前有古公亶父以仁立身,百姓相随;后有召公体恤民众,留下“甘棠遗爱”。如今,这棵甘棠树又成长为参天大树,犹如历经涅槃的凤凰,再次焕发生机。(宝鸡融媒记者 李依涵)
来源:宝鸡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