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场跨越时空的追寻
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德政思想的起源地,宝鸡散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为进一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传承和宣传阐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宝鸡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势能,宝鸡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了“寻周记——探源礼乐文明”大型全媒体采访行动。其间,全媒体记者循着几千年前周人迁徙的足迹,走访古遗址、古村落、古建筑及博物馆、文化企业、旅游景区等,全面、系统、生动展示周文化的积淀和底蕴。
陕西彬州 公刘:周部族首领,率领族人迁徙至咸阳一带的豳地繁衍生息,为周人的崛起积蓄了力量。
本次活动是宝鸡新闻采访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走访最深入的一次周文化主题采访,也是媒体融合后的第一次大型采访活动,更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次寻访之行,更是一次“回家”之行。将这次采访活动称之为“回家”,一是因为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根系,这次活动,就是探访礼乐文明的源头,就是寻找传统文化的根脉;另外,数千年来,许多姓氏都是因周而来。
自10月28日活动正式启动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宝鸡、杨凌、咸阳和甘肃省庆阳市等地,采访里程超过3000公里,采访点位近百个。活动不仅引发了广大读者、网友、粉丝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周人历史的兴趣,还在周文化研究学者、周文化爱好者间引起参与热潮。许多外地专家学者纷纷抒发对周文化的热爱,并主动表示希望加入宝鸡周文化研究会,共同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宝鸡融媒记者 张家旗
周人的发迹与迁徙——
皇皇巨著的序言开篇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从弃始封于邰,到不窋奔于“戎狄之间”,到公刘迁豳,再到古公亶父迁岐,周人的发迹与迁徙,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文明的皇皇巨著写下了序言开篇。
陕西岐山 周公:西周开国元勋,辅佐周王克商建周,并制礼作乐,奏响了礼乐文明的黄钟大吕。
相传,炎帝后裔姜嫄在野外踩到巨人脚印,生下了周人的始祖弃。弃因擅长农耕,被尧帝任命为农师,后又被舜帝封于邰地(今陕西杨凌、武功一带),授予“后稷”之职(一说“后稷”为号)。
弃之后,周人首领世袭后稷之职,直至夏朝末年(一说夏朝太康时期),最后一代后稷不窋因失势而丢掉职务,带领部分族人逃奔于“戎狄之间”(今甘肃庆阳一带),过着宜耕则耕、宜牧则牧的生活,直至不窋的孙子公刘继位。
公刘认识到,部族想要进一步壮大,就必须选择更适合农耕的环境居住,于是带领族人迁徙至豳地(今陕西长武、旬邑、彬州一带)。在豳地,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大力发展农耕,使周人逐渐强盛起来。
陕西扶风 古公亶父:周部族首领,率领族人迁徙到岐山脚下的周原,并在此修筑城郭、营造宫室,为周人最终实现翦商大业奠定了基础。
及至公刘的第九代孙古公亶父继位,为躲避戎狄不断的侵扰,古公亶父带领族人从豳地迁徙至岐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原土壤丰腴、水源充沛,且有姜姓氏族的帮助和支持,为周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周原,周人不仅在农业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周文化以礼乐制度为核心,强调以德治国、以礼治民。周人还创造了丰富的青铜文明和文字体系,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陕西岐山 召公:西周重臣,先后辅佐四代周王,亲民爱民、廉洁奉公,留下了“甘棠遗爱”的千古佳话。
周人的发迹与迁徙,不仅促进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周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使得周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虽然周王室日渐衰微,但周文化依然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宝鸡融媒记者 祝嘉
寻找 感受 传承
秋冬之交,我们循着几千年前周人迁徙的足迹,踏上了寻周之旅。说实话,刚开始采访时,采访团所有成员的内心都有些惴惴不安。毕竟,几千年前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如果仅仅围绕西周青铜器上那些艰涩难懂的铭文来采访报道,“寻周记”也就只能变成“说文解字”;如果仅仅围绕关于周人的古庙古祠古墓来报道,“寻周记”也就只能变成“寻碑记”;如果仅仅围绕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来报道,“寻周记”也就只能变成“传声记”。
一场酝酿许久的大型采访活动,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形式。
总之,腿先迈起来。
陕西杨凌 弃:周人始祖,尧帝时获封农师,舜帝时获封后稷,被尊为农耕始祖。
我们按照史料中记载的周族迁徙路线,赴宝鸡、杨凌、咸阳和甘肃省庆阳市等地采访;我们按照故事中记载的周人周事,踏遍了周原附近的镇街村庄;我们按照周礼中记载的制度和习俗,采访了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
在采访过程中,最触动我们的,不是精美的文物,也不是宏伟的古建筑,更不是那些端坐于大殿之中的雕像。
是人。是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周人后裔,是在他们口中、手中逐渐“活”起来的周人先祖。
岐山县岐阳村74岁的村民杨水怀自发学习研究先周历史知识和周文化,并把书本上的知识和村中流传的周三王故事结合起来,写出好几版解说词,义务为游客讲解。扶风县云塘村79岁的村民李得胜遍访周边村庄高龄老人,自费赴咸阳、杨凌寻找珍贵史料,自费出版《周原典故》一书,只为记录传播西周历史、周人故事。岐山县贺家村的贺世民老人,对周原上星星点点的遗址了如指掌,对各种西周文物如数家珍,说起自己曾参与过的考古发掘工作经历时,依然滔滔不绝、记忆犹新。38岁的西安货运司机贾磊骑摩托车来宝鸡旅游,在路边看到周太王陵的指引牌,专程赶来拜谒,只因他为周人后裔的身份而自豪……
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的周文化爱好者,从事着各种工作,但都因优秀传统文化诞生在自己的故乡而自豪、热爱,又因为自豪和热爱而传承、弘扬。
甘肃庆阳 不窋:周部族首领,率领族人迁徙至“戎狄之间”,促进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鉴融合。
当我们走出宝鸡,又遇见了更多的周人后裔,听到了更多的周人故事。在甘肃省庆阳市采访时,陇东学院教授齐社祥为记者介绍了当地与周礼相关的丧葬文化。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当地文化爱好者徐磊自费购买了孝帽孝衣,向记者展示,并详细介绍。得知宝鸡记者来做周文化系列采访,甘肃老人高仰瑞坚持拖着病体,拄着拐杖蹒跚而来,他像迎接多年未见的亲人一样激动,为记者讲述在当地流传的周人故事。在甘肃省采访时,庆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孙玉珍在中心支持下,邀请到七八位专家学者与记者同行,确保每个采访点位都有两位以上的专家为记者答疑解惑。在咸阳市旬邑西头遗址实习的西北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冒着大雨带领记者穿过农田走进遗址,只为介绍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咸阳市武功县郑家坡村村民边宏厂和郑小利,仍能清楚记得40多年前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在此发掘的点点滴滴,他们不记得文物有多少、价值多珍贵,但仍能记得和气友善的“周方”队长,仍能记得宝鸡考古人有多敬业、多热情……
只有纯粹的热爱,才能有如此的热情。采访中,我们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触动。震撼于我们的先祖,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如此珍贵、如此浩瀚的印迹;触动,则是因为我们深刻感知到,数千年之后,传承依然不断,周人的故事,仍在继续。
来源:宝鸡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