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创新的浪潮中,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9月7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中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24年青年科学家中药质量与安全创新学术沙龙”在北京盛大开幕。
本次沙龙由北京振东光明药物研究院和北京本草方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以“中药传统质控技术的现代化及其应用”为主题,旨在推动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中药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创新,得到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和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的技术支持。
上午9时一刻,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淑红主持下,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飞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本次学术沙龙是自2017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八届,旨在为中药质量与安全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他强调了青年科学家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的学术探索和实践应用寄予厚望。
学术沙龙特邀四位执行主席主持,他们分别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康帅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定堃教授、河北中医药大学张丹教授和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喻谢安博士。沙龙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围绕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通过双机位在线直播技术,沙龙实现了线上与线下、主会场与分会场及腾讯会议室与视频号直播的无缝链接,全天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学术盛宴,充分体现了青年科学家们对中药质量与安全创新领域的高度关注。
在长达8小时的沙龙中,8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药质量与安全创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张定堃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源于临床的中药质量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中,张教授分享了如何将临床需求与中药质量评价相结合,提出了创新的生物评价方法。
黄寅副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在“数据驱动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以黄芪为例”中,黄教授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中药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吴孟华副教授(暨南大学):在“木通类药材的鉴别研究”中,吴教授详细介绍了木通类药材的鉴别技术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张丹教授(河北中医药大学):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索与应用”中,张教授分享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新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康帅博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在“中药材传统鉴别技术的现代化研究”中,康博士探讨了如何将传统鉴别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中药材的鉴别准确性。
李耀利博士(北京大学):在“生药显微鉴别及粉末显微图像计算机识别系统”中,李博士介绍了显微鉴别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及计算机识别系统的发展。
喻谢安博士(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在“基于荧光传感技术探讨中药质量可视化研究与评价的新方法”中,喻博士分享了荧光传感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创新应用。
王献瑞博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在“基于化学成分‘数字身份证’的中药鉴定方法研究”中,王博士探讨了如何利用化学成分的数字化信息来提高中药鉴定的准确性。
青年科学家的真知灼见和创新思维,与参会朋友一个接一个的提问,相互碰撞,激发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本次沙龙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青年科技工作者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它不仅推动了中药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闭幕式上,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冯丽表示,本次学术沙龙是对中药检验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探索,相信这些创新技术将成为中药检验的新动力。她期待明年能再次相聚,共同推动中药质量与安全事业的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研讨会官网
QSTCM_ORG
中药质量与安全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中药质量与安全”
微信公众号
各搜索引擎搜
“中药质量与安全”
即可进入专委会网站
www.qstcm.org
获取
“中药质量与安全”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