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之上出品
2020年1月8日,推送过一篇文章《未来十年,国产户外品牌将要畅销全球?》(全文可以看文末延伸阅读),这篇文章分析了当前国产品牌质量一般主要是因为市场狭小,并且预计未来十年,国产品牌会有大有发展,甚至诞生世界级的品牌。
这是篇选题很小众的文章,但留言挺火热,比如,有些人觉得国产品牌质量确实一般:
抓绒衣,内衣一类没什么生产难度的衣服可能可以考虑国产品牌,但对于冲锋衣,背包,鞋子这些极其重要甚至保命的玩意还是买国外大牌靠谱,一步到位,免得买了次品浪费钱。来自读者:拉松果的小火车
有些人指出国产品牌当前窘境:
1.国内虽然制造业发达,但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不多,舍得在研发部分投入的厂商不多,多数还是停留在代工阶段,多了不说一个防水透气薄膜就是难以打败的拦路虎 2.品控稳定性差强人意,虽然擅长于抄袭国外品牌的外形,却又舍不得用好材料,只能做做低端品牌。好容易做了高端子品牌,又想在市场认同度低的时候卖高价,结果消费者同样的价格都去买国外货图个安心安全。来自读者:阿呆
有些人认为国内市场太小,没法持续发展。
市场总量还是太小,佐证就是已经上市的国内户外公司几乎就没盈利过。刚刚迎来国货的崛起,梆!撞到国内市场的天花板了,容量哪能支持10年的持续增长。国产品牌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口,国内市场不要期望太高。来自:华严散人
国产必然挤死一大批国外厂商。在工业领域,制造户外装备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领域。以国内现在的工业规模实力,还没有在户外装备领域有太多建树,只有一个理由——市场规模太小。但,早已完成产业布局,几乎任何一个小分类的户外装备都有国内厂商在做,不存在被别人卡脖子的问题,没有特别的技术是根本没有的要组织力量去攻克的。当市场规模到了,只需要全速启动全工业链的产能成本优势就足够挤死大部分国外厂商。来自读者:抱犊吃羊
文章推送完没几天,持续三年、出行受限的疫情就来了……去年开始,虽然出行已经恢复,但依然处于“消费降级”,“就业难”的经济背景下。
算起来,四年半已过,国产户外品牌,有没有如开头所言,大有发展?
本文就带大家看看。
蛋槽睡垫,保暖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性能指标,70多块的国产居然和300多块的进口牌子差不多!这个结论估计也令评测者自己吃惊,所以他增加了一些睡垫的压力,再做了一次,发现结果依旧。
这种反差让很多人大呼意外,很多人甚至质疑评测方式不对,大家反复讨论,也正是因为这种质疑让这件事情被更多的人知道。
国产品牌的号召力
过去国产品牌基本就是中低端的代名词,基本不敢卖高价,这也限制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现在有不少国产品牌,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基础上,也卖出好价了。
这两年有一个国产服装品牌涨价很猛,引来不少老顾客纷纷吐槽“割韭菜”、“买不起”,但如果认真研究过其新推出的产品,尤其是新款,就会发现:其价格提升其实是伴随着产品质量和设计同步提升的。
再比如帐篷,以前国产帐篷,价格大部分都在1000元以下,500左右居多,现在有不少国产帐篷已经来到1000~2000元这个价格区间了。
再比如排汗内衣,之前国产品牌基本都是靠低价多销来生存,但随着产品质量和设计的稳步提升,现在也有不少品牌也推出了高价高品质的产品。
新品牌涌现
另一个国产品牌正在崛起的现象就是新品牌纷纷成立,很多新品牌发展得还都挺好。
疫情的那几年,露营大热,成立了不少品牌,这些品牌在露营热退潮后,其中不少转向发展专业产品。
疫情结束后,专业户外发展方向日趋明显,也成立了不少定位专业户外产品的品牌。
上一次这样多的新品牌成立,大概还是在2015~16年了。
持续的繁荣——前几年的“露营热”,去年开始的“徒步热”,则打破了国产品牌的窘境,为国产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国产不错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也大大降低了参与户外运动的门槛,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这些户外运动热潮的发展。
你买过哪些国产装备?
欢迎下方留言。
延伸阅读
未来十年,国产户外品牌将要畅销全球?——不要接近野生动物,但要保护野生动物
粉丝群——公众号回复“入群”即可加入,也可点这里加入粉丝群,进群可以更方便了解和关注雪线的推送和活动,定期分享特惠装备,仅限粉丝加入。
登山活动—— 乌孙古道|五台山|熊野古道 | 那玛峰 | 洛克线| 梅里北坡 |贡嘎转山
文:小雪 / 编辑:小雪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