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人工智能探究之门
启程科技创新学习之旅
12月23日,天津市海河中学迎来了天津大学智能网联研学实践基地志愿者培训开班仪式及首次授课活动。70多名师生汇聚一堂,在高校导师的指导下,开启探索人工智能的大门,踏上科技创新的学习征程。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海河中学共同建立的智能网联研学实践基地,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了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活动在海河中学高一年级主任刘野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刘主任首先向大家详细阐述了两校共建科技研学实践基地的背景及其深远意义,对每一位积极报名参与、怀揣热情的志愿者表达了肯定与鼓励。他还强调:志愿者首先是学习者,需要学习人工智能的科学知识,才能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也是探究者,将在高校优质平台的支撑下,共同探究人工智能的未知领域。同时,他也对天津大学师生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海河中学科技辅导员张俊杰老师介绍了此次志愿者项目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她指出志愿者要充分利用好基地资源,主动参与实践探索,收获知识与成长,为大学、专业选择以及未来职业规划打好基础。
海河中学高一10班的李欣竹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表达了自己对智能网联领域的浓厚兴趣,并代表全体志愿者承诺,将积极参与培训,努力提升自我,为人工智能科普工作及研学基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章。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慧敏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智能网联研学实践基地及天津大学新工科的相关介绍,通过介绍基地的设施、资源以及新工科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首次开班授课时,天津大学的三位优秀研究生张新庆、申颖、艾茜同学先后上台,分享了她们在智能网联领域的研究方向与最新进展,给同学们示范了项目选题、立项、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她们的精彩分享,不仅展示了天大学子在智能网联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憧憬。在互动环节中,我校学生积极提问,现场交流互动热烈,能够近距离向天津大学研究生请教人工智能知识,同学们受益匪浅。
至此,海河中学关于天津大学智能网联研学实践基地志愿者培训正式拉开帷幕。两校希望通过共建,使智能网联研学基地成为培养未来科技能手的摇篮,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培养,为迎接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微信号
hhzx1895
天津市海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