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创新 强国复兴有我——海河中学七年级海洋科普研学实践活动

教育   2024-12-11 08:08   天津  

海洋科技创新

强国复兴有我

海河中学七年级海洋科普研学实践活动



  为充分发挥天津海洋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结合学校海洋科普教育的特色,海河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奔赴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展主题性研学实践活动。




  海河中学是国家海洋博物馆首批馆校共建单位。利用此次研学实践的契机,国家海洋博物馆专门为七年级学生开放海博课堂,做关于海洋生物的专题讲座,通过大量图片、视频及实物展品等详实的资料,向同学们讲解关于海洋生物的由来、种类等知识,激发了同学们探寻海洋秘密的浓厚兴趣。此外,在“远古海洋”、“今日海洋”、“发现之旅”、“海洋与天文”等展厅,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解说,使同学们既能了解海洋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感悟蓝色海洋的无穷魅力,懂得海洋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又能学到海洋强国的知识,感受到国家对海洋探索、开发、利用的丰硕成果。同学们还通过观看3D电影,以全新的视听感受加深对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的了解。





  研学活动结束后,年级组织专题班会,让同学们交流研学体会。在班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有的同学表示,通过参观海洋博物馆,他们对海洋生物的种类、习性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的同学则表示,他们被海洋生物的美丽和多样性所震撼,更加坚定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决心;还有的同学表示,他们通过这次活动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倾听与分享。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上总结道:“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次活动的体验和感悟铭记于心,努力成为一个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人,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感想


七年1班  鞠宏伟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在中国海洋探索史上书写下传奇篇章的“海燕号”、“海龙号”、“蛟龙号”、“潜龙一号”、“潜龙二号”、“潜龙三号”等“功勋名将”,通过这些中国海洋探索事业的伟大杰作,让我明白了人类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深交”。在海洋探索史上,“群雄争锋”的局面几乎无人不知,其中最有成就的当属“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环球航行”,正是这般史诗级的壮举,得以让琳琅满目的仿真航海模型出现在海洋馆中,令我们无比震撼。 

  我想用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研学感悟:

《研学之道·海洋》

切思而异,妙矣!波澜国海,诗情画意,远哉!壮哉!根源之骨,千古绝吟,美哉!宏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得一日,观此佳景,千载难逢,万分之幸。日月星河,如此奇观,身为国人,当为此傲!


七年2班  刘佳诺、李曼可

  这次活动给我们的初中学习生涯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和了解海洋文化。博物馆从外到内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海洋的奥秘与魅力,不仅让我对海洋有了深入地了解,也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热爱生命。作为初中生,我们要以主人翁意识,学习和发展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同时我们也为祖国海洋科技的发展骄傲,也将肩负创新的使命,努力学习争取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与力量!


七年3班  刘怡辰

  在海洋博物馆的“今日海洋”展厅,有一件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展品——一只被垃圾填满身体的白鲸。它的腹中有渔网、塑料瓶、塑料袋、拖鞋……总之,是无数的塑料垃圾!而现在,有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正在经历这个痛苦的过程。

  而这一切的源头正跟我们人类息息相关。也许你会觉得事不关己,那我来问问你,你是否去海边玩时随手把一个塑料瓶、一个包装袋丢在沙滩上?也许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动物杀手"。

  科技创新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于我们的家园,因此,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目的之一。让我们一起创新海洋科技,携手共进,走向"海洋强国"的新篇章!


七年4班

  本次探访国家海洋博物馆的研学之旅,意义非凡。漫步于浩瀚的展览之间,学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历了海洋的壮阔与神秘。从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到现代航海技术的革新,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学生们在互动体验中,不仅增长了关于海洋生态、地质变迁的知识,更深刻理解了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激发了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未来,愿他们能带着这份对海洋的敬畏与向往,继续在学习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七年5班  杨孟霖

  踏入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具有海底作业、定位系统等探秘海洋多方面的能力,能够为科学家搭建探索深海、研究深海的稳定可靠的平台,是我们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一种体现方式。最住我震撼的是那些相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标本。巨大的鲸鱼骨架、五彩的热带鱼群、形态各异的海螺见壳……他们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向我们诉说海洋的故事。


七年6班 孙汪俏

  最让我震撼的是“以海富国”展览单元。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到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海洋科技创新到海洋生态的保护修复,每一个方面都彰显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广阔前景。这些成就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海洋大国的自豪和自信。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学习海洋知识,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海洋强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屹立不倒。


七年7班  孔丽娜

  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鲸鱼。鲸鱼的标本体形庞大,它们是自然界进化论的铁证。鲸鱼是在大海中不断演化形成的,只有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得以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这场研学探索让我回味无穷。我收获了很多道理,增长了不少知识。在未来,我将会像鲸鱼那样不断改变自己,使自己越来越强大,去拥抱更美好的明天,探索更广阔的海洋。


七年8班  公龄溪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游览过程中,我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了解。我深刻体会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与美丽。海洋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各种奇特的海洋生物,还有各种恐龙,通过的标本展示和生动解说,我对已经灭绝的生物也获得了新的知识。海洋博物馆的风景也很美。馆外有一片海域,海边微风习习,给我们的研学体验留下美好的回忆。


七年9班  马钰晨

  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保护。通过研发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和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积极投身海洋科技创新事业,努力学习海洋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还是在其它岗位上,都可以为海洋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复兴有我”的誓言,让海洋科技创新成为强国复兴道路上的助推力量。


七年10班  乔芃超

  海博馆的外观像展翅欲飞的大鹏形象。我想起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大鹏鸟本来乘风飞去南海。今天,她有了新的化身,展翅腾飞,最后选在了渤海湾作为落脚点——这就是国家海洋博物馆。这里成为人们能穿越时空,畅游各个时代的求知场所。从远古海洋时代走来,漫漫长夜,沧海桑田,才有了现在的模样。大自然所历经沧桑,形成人类自然生存的环境。


七年12班  徐嘉卓

  走进海洋博物馆,阳光透过巨大无比的玻璃穹顶,要那间,我觉得我仿佛置身于充满奥秘的海底世界。海洋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大量关于海洋科学与文化的展品,让我感受到了海洋的神奇和广阔。我观看了关于中国空间站的纪录片,片中那浩瀚无垠的与宙,神秘而美丽。而让我为之震撼的还是中国科技的强大,作为一个中学生我感到十分的骄傲与自豪。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对科学与自然增加了很大的兴趣。我也第一次在研学环境中成长、在研学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七年13班  李昕桐

    “可上九天揽日,可下五洋捉鳖。”“嫦娥”系列探测器及“玉兔”月球车为我们实现了探月梦想,而“蛟龙号”则为我们探索深海提供了无限可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它像蛟龙一般,能够乘风破浪,翻江倒海,并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00多米的世界载人深潜纪录,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在本次研学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的作用。从深海探测到资源开发,从海洋环境监测到海洋环境灾害预警,每项科技发明都需要创新。而创新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进步,为海洋探索及保护海洋环境,推动科技发展创新贡献力量。





手抄报展示




  此次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及班会交流分享活动,是一场沉浸式体验活动,也是一场行走的大思政课。同学们了解海洋地理、海洋开发及国家海洋战略知识,感受到海洋科学的魅力,提升海洋科学素养。此次活动激励同学学好海洋科学知识,立志努力成才,为实现海洋强国,为建设天津家乡这座美丽的临海城市做贡献。





微信号丨hhzx1895

天津市海河中学




海河中学
海河中学在100多年兴学历程中,秉承“朴毅敬诚”校训,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形成“进德修业”的教风、”博学尚行“的学风和“务实创新”的校风。海河人以百年的情怀和浓浓的书香,为每位学子营造最理想的成才殿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