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就是探索柑橘如何也走上生物多样性农业之路。”11月6日,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赵亚夫在江心洲柑橘产业发展交流会上,为江心洲柑橘产业“把脉问诊,辨证开方”。
柑橘产业是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的传统产业,江心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柑橘,目前柑橘种植面积3000多亩,产量达7500吨,亩均效益超万元。前些年,树种老化、品种落后、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制约着柑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让江心洲的柑橘产业走出新“橘”面?如何让柑橘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幸福果”?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专门邀请包括赵亚夫在内的市内外农技专家齐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为江心洲柑橘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赵亚夫认为,当前,江心洲柑橘产业要加紧新技术的推广,探索柑橘如何走上生物多样性农业之路。他从“戴庄村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出发,用实践证明“走生物多样性农业之路”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赵亚夫指出,采用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以后,随着田间(包括土壤)生物物种数量的不断增加、地力的提升,能为大幅度少用甚至停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创造条件;而随着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幅度少用甚至停用,又能为田间(包括土壤)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丰富,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性、稳定性、韧性的进一步提高,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其实际效果就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过程。”
走进位于五套村的“红美人”柑橘种植基地,黄澄澄的柑橘压满了枝头,长势喜人。据基地的“技术担当”,市农科院果树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金凤介绍,2017年2月,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柑橘形势发展及江心洲本地特色资源的情况下,确定了以“戴庄经验”为蓝本,建立江心洲的“戴庄经验”示范田,筹划五套村“红美人”柑橘种植基地。该基地共流转土地面积52亩,建设设施大棚48亩,以“村集体直接经营+亚夫服务团队”为基本运作模式,并建立了“红美人”柑橘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第一年挂果就为五套村增收集体收入10万元。同时,“红美人”获全省评比特等奖,打响了江心洲柑橘在全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柑橘产业,五套村家家户户发展“农家乐”,2020年度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江苏常绿果树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化坤就江心洲柑橘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江心洲柑橘产业在发展中要注意品种多样性和主次问题,要注意种植技术的传承和创新问题,要注意短期效应和长期发展的问题。尤其对各地水果“早采”现象提出批评,“早采”水果赢得了价格,却伤害了品质和品牌,是得不偿失之举。
“柑橘在江心洲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心洲将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推广、产业配套等务实举措,推动柑橘产业走高品质发展之路,进一步创响“江心洲柑橘”品牌,以特色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记者 崔宁华
扫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