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上党镇的墅山村,一个因茶而兴、因茶而名的村庄。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四代茶人的足迹。他们以一片叶子为纽带,传承着制茶技艺,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近日,记者走进墅山村,了解这里茶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变迁,以及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者:付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新中国成立初期墅山村建立茶场时的情景吗?
第二代制茶传承人、国家级制茶能手付玉香:我父亲是村里第一代制茶人,听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号召农民种茶。墅山村当时叫里墅村,以养蚕为主,后来经过专家土壤检测,气候比较适宜种茶,于是,村里响应号召在1952年建立村集体茶园。最初的茶园只有3.2亩,种植的是名为“鸠坑种”的茶树。那时大家用农家锅台手工制茶,产量大约40斤。
记者:您是如何从父辈手中接过制茶的接力棒的?改革开放后,茶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代制茶传承人、国家级制茶能手付玉香:我是1976年进入村里的林业队学习制茶。改革开放后,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时茶叶市场销售供不应求,我们扩大生产,成立里墅茶林场,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引进新品种,同时更新了制茶机械,实现了半机械生产,年产量提升到20000斤。
1991年,茶场研制的茶叶新品种在省名特优茶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品牌,我们无法领取奖项,所以后来申请注册“墅山”品牌,这是镇江丹徒茶叶的第一个地方品牌。紧接着,1993年,研制的新品种“墅山翠萝”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连续获奖,使得茶场的茶叶销量进一步提升。
记者:韩老师,1999年您接手茶场以后,进行了哪些改革来提升茶叶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第三代制茶传承人、江苏省级制茶能手韩玉:我是第三代制茶人,接手茶场后,按照国家茶叶生产标准的要求,对厂房和茶园进行了改造。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引入了龙井长叶、乌牛早等4个新品种。同时,学习引进现代化制茶技术、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茶叶品质,还专门到中国茶叶学会学习种植和制茶技术,把它用在生产中。茶场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茶叶评比奖项,其中“墅山”牌绿茶更是荣获了国内茶叶领域的最高奖——“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我们的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广受好评,更远销省内外,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作为年轻的茶四代,张董您是如何看待传统制茶技艺的?您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茶企现在的发展如何?
第四代制茶传承人、镇江市墅山茶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志豪:我认为不仅要继续传承和发扬祖辈们的制茶技艺,更要结合现代农业科技,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镇江有很多茶农生产出来的茶叶还存在滞销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品牌的推广,线上线下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镇江本地茶的知名度,让茶农的茶叶都能销售出去。我们公司现在已全面实现品牌化、科技化、智能化、清洁化生产制茶,年产能5吨左右。
记者:对于未来茶场的发展您有哪些规划?在乡村全面振兴大背景下,您认为茶产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创新发展?
第四代制茶传承人、镇江市墅山茶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志豪:我们现在正积极打造镇江墅山茶博物馆,以非遗研学路线积极传播墅山茶文化。今年10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和农科院专家来到墅山村,为我们提供红茶生产技术支持,我相信我们企业一定能进一步提高红茶的质量和口感。
茶产业拥有发展潜力,茶叶可以进行深加工,开发更符合年轻人口感的茶饮品。可以通过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线,提高茶叶加工的水平,确保产品优质稳定。同时可以延伸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茶文化旅游,将茶园变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增加茶农的收入。
从茶一代到茶四代,每一代制茶人都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茶场的发展历程。他们不仅传承了制茶技艺,更在新时代不断创新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