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到办公室找我。”灯光穿透夜色,华南公司怀集县国道G355改建工程项目部,新晋技术员龚超站在项目总工刘富强的办公室门外,看着手机屏幕里那条简短的信息,心中有些忐忑。
“你最近填报的施工日志有问题。”刘富强语气严肃,“混凝土浇注数量与实际施工存在偏差,质检数据记录也有些笼统。”见到龚超的脸颊微微泛红,刘富强的语气柔和了几分:“别紧张,新手难免犯错,你理论扎实,但实践还需加强。明天起跟着谭玉淼学习,让他当你的‘小师傅’!”
次日,龚超跟随谭师傅进行桥梁桩基现场测量,他手持水准仪试图测量桩顶的标高,但却因操作不当无法得出准确结果。谭玉淼并未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而是提议两人进行一场“友谊赛”。“看好水平气泡,确保仪器平稳,核对后视点读数,就可以开始测量了。”谭玉淼放慢动作,让龚超仔细观察后再次尝试。“谭哥,我做到了!”经过一番激烈“比拼”,龚超成功测出了精准数据,谭玉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实践出真知吧!”
这天,龚超负责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却遇到了预料之外的困难——部分工人对图纸上的专业术语不熟悉,对施工步骤感到困惑,龚超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挨个解答,却收效甚微。但很快,他想起了谭玉淼亲身教给他的方法: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来教学。
“大家看,这个盖梁钢筋骨架片就像‘晾衣架’,按顺序把它固定在正确位置,才能保证钢筋结构整体稳固。”龚超指着钢筋布置图,绘声绘色地讲解,“还有这个模板安装,就像搭积木一样,要根据图纸的编号把每一块放对位置,不能出错。”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上更加直观的图片,让工友逐渐理解了施工要求和步骤,现场作业顺利推进。日复一日地实践和师傅的教导,也让龚超对工程建设的理解越发深刻。
“不错!不仅详细记录了桩基混凝土方量、桥梁立柱保护层等关键数据,标注了技术交底信息,还附上了照片和数据图表。”短短半个月,刘富强惊喜地发现,龚超的日志已经“华丽变身”,看着眼前腰杆挺直的师徒俩,刘富强竖起大拇指:“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素 材 | 《筑港报》
供 稿 | 曹佰佳
责 编 | 李 业
校 核 | 乔庆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