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噜噜噜……”清脆而有力的哨声划破了午后的宁静“Bakary,我们来了!”伴随着一声声口号,成群结队的工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井然有序地投入到施工中。
工人们口中的“Bakary”,是五公司科特迪瓦北部公路项目土方班组长刘瑞峰。作为老员工,刘瑞峰见证了这条西北边陲道路的从无到有:“这条路像我的孩子一样,总想着它好。”
非洲旱季炎热少雨,为了在三个月内完成44公里道路施工,几位班组长各自认领了5公里的土方施工管理任务,每人分别指挥四套土方施工设备,带着上百号属地员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干中。由此,北部公路变得格外“热闹”,挖掘机、推土机等交错运转,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混杂着各种外语的沟通交流也越发嘈杂。“科特迪瓦同时存在数十种语言,加上公路施工战线长,队伍杂、人员多,常常出现沟通不畅、指东打西等问题。”正发愁的刘瑞峰偶然注意到,一名属地工人正用吹口哨呼唤其他人。
刘瑞峰灵机一动,为何不把“吹哨子”发扬光大,传达不同指令呢?“连续哨声表示集合,一声表示解散,二声表示暂停,三声表示开始……”隔天早班会上,刘瑞峰向工人传达了提前设计好的指令,清脆的“哨子声”开始在工区上有规律地响起。
“峰哥,这个哨声有什么玄机?”其他班组长好奇地凑上前来。“哨子就好比军队中的喇叭,通过各种‘号声’来传达命令,正好班组集合时间到了,给你们示范一下。”刘瑞峰得意地吹了一声“集结号”。周围的工人立即放下手头工作,不到一分钟便列队完毕。“这办法真妙,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快速传达许多现场指令,想不到小小的哨子也有如此大的能量!”很快,峰哥“吹哨子”的妙招在工地普及开来,各施工班组纷纷效仿,“哨兵”队伍也逐渐壮大。
早班会上,班组长们纷纷吹响小哨子,“召唤”各自的队伍,清脆的哨音驱散了困意,也吹响了一天战斗的号角;午休过后,饱餐后的工人们倦意正浓,一声哨响提振精神,恢复活力;工作结束,集结号再次吹响,收拢人心,归纳总结,准备明日再战。
“自从‘哨声口令’普及后,属地工人每天的集合、转场和沟通效率至少提升了50%,现场的喧嚷少了许多,作业秩序也好了不少!”擦拭着挂在脖间的“宝贝”,刘瑞峰十分得意。
“嘟噜噜噜……”各工点哨声接连响起,成为了北部路上的新风景。
素 材 | 《筑港报》
供 稿 | 赵 攀
责 编 | 李 业
校 核 | 曹瀚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