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技术装饰后,我们还能怎么做设计?

学术   2024-07-18 18:58   中国香港  


数字时代,乘上“科技快车”的视觉设计迎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而有这么一群设计师,他们选择步行,不紧不慢地用“低科技”构建属于自己的视觉风景。这里的“低”并不译为低端、低级,而是设计师们用于自我调侃的一种设计方式,即与新技术相反的,原始、传统、粗糙、复合型的手工制作。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群设计师对这种逆潮流的设计如此着迷?一年前,我们采访了三位设计师(“3D Boys”):胡镇超、廖波峰、杨华乐。在他们看来,手工更像是一种思考设计本质的方式。带着同样的问题,以及对设计师如何在新技术浪潮中保持竞争力的疑问,本期文章我们邀请了另一组设计师:邵卓瀚、吴庆轩、曾令波,共同来聊一聊他们眼中的“低科技”设计。



邵卓瀚

Allergy Studio主理人:“过于依赖技术,可能会导致作品趋同。”

吴庆轩

白吐白设计事务所:“离开技术的装饰与辅助,可以更能让我们看到基本功的不足。”

曾令波

慢物质创始人:“手工介入,是建立这个整体的起始点。”





>>

万物皆可设计



360°:用过哪些材料和手艺做设计?


曾:商业产品开发中较多使用金属、木材、纸张,日常研究和创作涉及的范围要广一些,各种原生材料、新兴材料都有,这两年也对一些废弃材料比较感兴趣,比如建渣之类。通常会先对它们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基础探索,手段都比较简单粗暴,捶打、切割、煅烧、碾磨、压印、编织,有时候也会结合一些工业制造或科技手段来完成,比如精密模塑等。


锡爆炸实验,曾令波


吴:过往的作品中曾使用布料、对联纸、泡沫盒、废弃包装、报纸、瓦楞纸箱、胶带等材料,雕版、拼贴、机绣、喷漆等呈现方式。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常用的组合形式,但会基于项目去思考载体和内容呈现的关联方式。


《本真的狂响》,吴庆轩


邵:在多次试验材料后,我选择了水彩、彩铅、马克笔和百乐牌(PILOT)签字笔作为最常使用的工具。同时,拼贴手法也是我经常用的设计方式之一。在整个流程中,扫描仪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我捕捉和处理所有的手稿、笔触、图形和图像。


7月份 《每日一画》小册子封面设计,邵卓瀚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360°:如何理解“低科技”?


吴:我认为这样的形容很有趣,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越来越多精致的作品通过新媒介、新技术出现在市场上。动态、三维、编程、人机交互……这些我认为可以比喻成高科技。与此相反将较原始质朴的创作手法比作“低科技“好像也是蛮贴切的,或者说这是一种去除科技修饰,更回归实物与触感的创作类型?


《爱》,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爱》创作过程,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曾:我想这意味着重建我们对材料和技术的某种“体感”。高度发达的技术手段,有可能让我们生俱来的一些能力被遮蔽、甚至退化掉。所以我们现在尤其强调“身体参与”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从亲自动手开始,尝试更仔细、更深入地认识一种材料,建立它与创作目标之间的连接,直至触摸到某种本质性的东西,再在此之上,调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完成创作。当然,高科技和低科技都是很好的东西 ,我们倒没有特别迷恋手工本身,手工是出发点,但不是终点。


修整建筑废弃物中,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邵:不妨先权衡一下“高科技”对创作的影响。软件的不断迭代简化了原本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并且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段。例如,3D打印技术使设计师能够大胆探索并实现原本难以想象的创意。然而,人们过于依赖技术,可能会导致作品趋同,个性化的成分也渐渐疏离。我仍然更愿意花时间研究并尝试“低科技”所带来的乐趣。作画工具的革新本身就是科技的革新,因此将一直坚持多光顾画材店和文具店,寻找那些能够激发创作灵感的传统工具。


每日一画,邵卓瀚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重回手工作业,是一种主动选择



360°:创作中引入手工后,在工作方式、流程上有何不同?


吴:手工介入是一种表现形式,一个项目初期阶段无法确定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表达。在所有项目的前期,都是一样地去思考其可以使用的创意点与设计形式。在确定需要手工介入时,后续的工作流程与方式便会发生变化,例如对材料的试验、思考材料和工艺是否满足项目表达以及到最后的动手执行。


邵:我感到没什么不同,可能因为已经习惯了。通常大致分为五个步骤完成:首先是确定创作方向,其次是绘制草图,然后进行材料运用和拼贴,接着进行电子扫描,最后通过电脑进行输出。


《我的素描本》书籍设计,邵卓瀚


曾:商业产品开发的基础流程其实都差不多,手工集中在前期的研发打样阶段,我们会尝试自己完成,之后则交给工厂批量制作。如果一款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手工含量比较大,在流程上会特别考虑到手工可能产生的问题并预设解决方案,比如手工导致的品控、效率的不稳定性。


《甲马木刻字体》及创作过程,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360°:自己最满意的手工创作是哪件作品?


曾:1)《淦》。受邀为“自形态艺术展”创作的作品。熔化一块高纯度锡锭,将沸腾的锡液灌入字形模具,在未凝固之前随机浇入水,引发热能的瞬间释放、不可控爆炸吞噬形态的过程。完成于2022年,以此纪念时事个体的自我状况。“淦”字原指“水渗入船中”,在网络语境里演变为感叹用语,它是一种应激性的文字表达,特殊时期里,在各种外部力量的冲击下,每个普通人的内心或都有意无意地发出过这个声音:“gàn!”,此作品通过对文字的重复塑形与破坏,以结构失序与面目异化,揭示个体内在的某种风暴痕迹。


《淦》,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淦》创作过程,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弥生》。紫光檀是一种原生东非的进口名贵木材,由于其生长特性导致木材有大量裂缝、虫孔等瑕疵,全行业中,其平均使用率低于15%,边角废料普遍被作为燃料处理,造成大量浪费。近年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是,如何通过设计及当代技术的加入,让珍稀木材的利用率提高,以减少过度砍伐,促进良性消耗?


我们尝试将锡融化填入残破木材内部,使之融合成一个全新整体,经过层层打磨,填入部分的锡在深色木头上呈现出各种不一样的自然笔触。最终的各类成品富有哲学意义上的美感:它最完美之处,恰恰来自它天生的缺陷,如同每个人一样,此身并不完美,藉由生活与思考本身,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身的缺陷,并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特质。


《弥生》,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邵:在Voicer工作时,我设计了一期关于居家办公主题的in-house内容。工作室的成员分享了各自在家办公时的故事和想法。作为平面设计师,我最喜欢的是家里有很多绘画材料!这也成就了该项目中所有视觉元素都是用水粉颜料手绘完成的。我希望通过这种“低科技”的手法将温暖和个性传达给Voicer的读者,让他们在电子屏幕上与这些内容互动时,能够更深入地停留和体验。


《仅好友可见 Vol.18》Voicer 公众号设计,邵卓瀚


吴:任何一件作品在完成之时都会带来很强的满足感。但经过一段时间,这个满足感会慢慢消失。如果需要选出一件作品的话,可能是参与“D&AD大中华区获奖作品选作展”共创海报的作品——《并非偶然与想象,而是在地与思考》。我想尝试以一种看似偶然的方法进行海报创作,以呈现一种本土街头化的视觉语言。试着去思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平面设计与创作之间的关联,思考日用品包装在正常使用后是否有更多可能性。


《并非偶然与想象,而是在地与思考》,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那些被放置在角落的废品、包装、书籍、卡片、日历……也曾是一个个完整的设计,或许它们不曾像赛事中的作品充满探索性与专业性,但作为在设计行业之外的消费者们,日常接触最多的设计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个切片窥探到消费者与设计的关联。可能它们最终的归宿是被遗弃,但无论如何它们也曾是设计师的成果,如果将它们拾起,粘贴,是否会再度回归成一个全新的设计,一个带有本土生活气息的设计。


《并非偶然与想象,而是在地与思考》创作过程,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360°:你如何理解“手工作为设计手段和工作方式”?现在的低技术创作比起过去,有哪些区别?


邵:设计手段,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某种手工技术来辅助完成设计。而工作方式则是在整个设计工作流程中始终使用手工技术。现在,“低技术”创作更需要考虑其传播性以及传播媒介的影响。图像的传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在设计时我会思考手工技术的必要性,以确定它是否值得在设计过程中使用。


Voicer专题海报,邵卓瀚


曾:我不太理解这两句话的区别,对我来说就是一回事。有一种可能是,消费市场对手工制品有溢价宽容,所以会有一些产品或品牌以手工为核心卖点,我本人不热衷这种做法。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期,人们创造或生产产品,多数采用本地容易获得的材料、采用力所能及的技术手段来完成,所以手工往往成为首选。这是被动选择,材料、做工、功能性,这三者决定了产品价值,“设计”则往往不被重视。


现在的创作者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技术自由,重回手工作业,是一种主动选择,也是一种设计需要,产品的价值则主要取决于设计本身。我说的设计并非单纯的外观或视觉设计,而是从观念、物性到形制与功能的整体,手工介入,是建立这个整体的起始点。


锡的动能塑造,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吴:我对“手工作为设计手段”的理解是,每个项目一视同仁的思考用何种表现方式,手工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合适的项目里合理使用。手工作为工作方式:可能是每个项目都由手工的方式进行设计?不过如果是这样似乎不太适应现在市场的平面设计。

两者区别在于,过去是技术的局限,需要设计师更多地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工作。而现在它作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手段存在。正因如此,过去的设计我看来是更具匠心和人文感的,前辈们对材料和工艺更加具有见地和判断。


《为何而来》,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去掉技术的装饰,反思设计的本质



360°:为什么说设计师要注重动手的能力?


曾:无论一个设计师的工作对象是有形的实体物件,还是虚拟的数字媒介,我想都有必要建立对物质世界的充分认识,而手工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


对于创造实物产品的设计师而言,就更为重要。多数现代人已经丧失了对材料的敏锐感知力,一张纸和另一张纸,一块木头和另一块木头、金属、泥土、纺织物、活性生物材料……它们有何不同?为何不同?而一旦深入认识某种材料或加工手段,会非常直接地启发到我们的设计灵感,或引发不同的创作动机。而这些细微而庞杂的信息,往往需要亲自动手、大量实测才能获得。另外,对一些手工作品本身而言,手工的介入会留下痕迹,这本身也意味着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魅力。


锡片造型,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吴: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更容易做出看起来风格还不错的作品。但是去掉技术的装饰后,我们是否还能做出优秀的作品?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设计的本质是不会变的。许多设计师都注重形式的表达,往往忽略了本质。而离开技术的装饰与辅助,可以更能让我们看到基本功的不足,也能让我们更沉下心来关注设计的本质。


“不期”当代艺术展,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邵:这是一个技能,拥有多种能力意味着拥有多种可能性。像熟练掌握软件使用和精准控制画笔或其他绘画材料属性一样,动手能力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磨练。


Voicer专题海报,邵卓瀚



360°:对于这种不依赖数字技术的复合创作,应持怎样的态度?


曾:是一种主动选择,及提供了差异化的产品或作品。但选择仅仅是选择而已,不代表更好。


邵:平常心,不放弃探索,但不盲目选择。


吴:一种不迷信的态度。在现在这个设计环境里,不依赖数字技术的作品似乎比较稀缺,从某种程度来讲更容易显得与众不同,更容易获得关注。但是设计并不是为了获得关注,而是为了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所以它只是一种设计的处理方式。一种敬重的态度,大多数我的“复合创作”成品制作的试错机会很少,所以对于作品的创作过程,我会更加谨慎与尊重创作这件事情本身,这需要我投入更多的专注。


《栖居之地》,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360°:AI会取代设计师吗?你认为设计师如何新技术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吴:AI最终会取代或者部分取代执行的部分,其实我还蛮期待这一天到来的。但它无法取代创造创意的工作。设计师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应该保持对基本功和设计本质的训练与探索。以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第一要义,提升对解决思路的敏锐度。技术是方式、是手段,我们要成为支配技术和各种表达方式的人,切勿受到风格、技术、形式的束缚。


《本真的狂响》,吴庆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曾:会取代一部分“熟练工”性质的设计从业者。人工智能的崛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自身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我想,一定不是纯熟的设计技能,而是作为一个饱满的“人”的观念、情感和行动——这可能就是与硅基设计师相比,作为人类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


“手动排版”,曾令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邵:AI存在威胁,但不会完全取代设计师,它会筛选掉一些简单的设计需求。我认为设计师保持自身个性很重要,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并且反复打磨直到熟练,竞争力也会从中得到提高。这种个性化和创意是AI无法完全复制和替代的关键所在。


《工作日的非工作时间》,音乐MV开头字体动画设计,邵卓瀚





在文末留言一起来聊一聊

#你如何看待“低科技”设计#



编辑 | Astra

校对 | Tina、Suzy







Design360
探索设计的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