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住到哪里去,自由职业者们?

文化   情感   2024-08-20 20:19   美国  

圈圈·在杭州第8年啦!

这几年,这样的提问在小红书上越来越多。

        
农耕时代,人们苦苦守着一小爿田地的粮食,春种秋收,劳作无休。

工业时代,人们方才摆脱土地的束缚,又困在了轰鸣的流水线上。

十年前,北上广深还是百万年轻人的攫金逐梦之地。十年后,“逃离北上广”又成了轰轰烈烈的口号。

在互联网后疫情时代,随着远程办公以及自由职业的兴起,现代人拥有了更多的空间流动自由

而在这方面,美国比国内走得要更早、也更远一点。2023年,美国数字游民群体增长已至近4000万。


独立人才招聘平台MBO Partner数据

既然数字游民享有灵活工作地点的便利,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呢?

既然世界这么大,我们应该去哪里住,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选择居住地,最终过上怎样的生活?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数字游民”理念引领者Melody Warnick特地写了一本书,叫做《我身安处是职场If You Could Live Anywhere》


收到编辑老师赠书~

我拖拖拉拉今天终于读完了,讲几个我觉得挺有趣的点:

1.  转变生活思维方式

数字游民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思维,即从“占有心态”转变为“存在心态”。

“占有”是物质性的占有,追求更多的财富,300平方米的房子,50万的车。而“存在”更加关注如何获得内心平静,发挥创造能力,建立深度人际关系。

对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我都想明白了。

物质性的占有,必须付出代价,比如要抗住高强度工作、复杂的利益关系等等。

同龄创业的校友曾经有言:“除了大年三十晚上没空之外,其他时候随时联系”。

听得我那个心惊肉跳,创业的苦不是普通人能咽下去的,最终获得丰厚的回报那也是人应得的。咱这种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人,过点舒舒服服的小日子罢了,偶尔萌动的攀比心,只要想想这句话就全灭了。

2. 多自我提问,多思考

也许搬家之计迫在眉睫,也许眼下的居住地就是最好的选择。为了帮助我们审慎决策,作者列了个很详细的提问清单。

在我看来,
这个“搬家”也可以替换成其他人生大事比如,“我该不该辞职”、“该不该做自由职业”、“该不该分手”等等。如果我早一点学会这样的自省方式,或许能避免一些遗憾的决定呢~

你搬家的理由是什么?

多久就会冒出来搬家的念头?

如果留在原地,你能想象出来你在5年乃至20年之后的样子吗?

你当下的心境如何,搬家是否能够改善这个问题?

搬家之后你感觉更好了吗?

你在这里最满意、不满意的五点是什么?

你在逃避你不喜欢的事情,还是追求你感兴趣的东西?

你确定你最大的烦恼不会在新地方重现吗?

如果你下周就搬走了,你会想念这里的什么?

住在这里,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实现了个人目标吗?

你的家人有什么看法,支持吗?如果不支持,有什么理由能说服他们?

如果搬家或者不搬家,你可能各会有什么遗憾?

列出搬家和不搬家的利弊清单,哪个更长?

此外,作者还设计了一个理想居所指标练习。

从基础设施、安全、医疗、生活成本、环境、交通到工作,分门别类列出整整5页的标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对标打个分~

3. 自由职业创业灵感:Caveday和远程办公一年

美国的自由职业浪潮要比国内早得多,如果国内有人想要做自由职业相关创业,大可以从中寻找灵感。

比如,我在书里读到一个很有趣的应用,叫做“Caveday”。

不同于如今几乎销声匿迹的Wewrok线下共享办公空间,这是个纯线上的应用。

用户可以随机登录100人左右的房间,大家一起打开视频工作3小时,接着进入到休息环节。

休息期间会被安排到各种讨论室,跟两三个Caveday成员讨论各自工作,也可以讨论主持人设置的话题。

作者说,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就是在Caveday上写的,因为她发现在Caveday上工作效率更高。

“如果感觉自己有观众,人们工作会更加卖力。”作为8年自由职业者,我对个人版的“集群效应(Cluster Theory)深有体会。虽然家里书房收拾得听舒服,但我近期每周至少三天出门办公。

目前,我还没听说国内有类似Caveday的应用。有的话,欢迎大家安利~

此外,美国还有一个网站叫做远程的一年(Remote Year),负责解决签证+办公空间+公寓,组织数字游民集体在世界各地办公和旅行,一年费用2.7万美元。

听起来也是一个颇有趣的创业项目。

  1. 美国城市正在争夺“自由职业”,国内也会跟上吗?


自由职业者大部分是高技术、高学历人才,能够带动一系列住房、饮食消费和纳税。目前美国已经出现了许多城市竞相砸钱抢人的故事,

许多曾经面向企业的福利流向了数字游民,如现金补助、免费场地、税收减免,折扣公寓等等。例如,“远在塔尔萨”的计划,当地市政府为愿意迁居的数字游民,提供一万美元分期奖励。

杭州目前已有大学生租房和创业补贴。

至于数字游民,我之前介绍过杭州良渚的自由职业者
杭州的自由职业者,都在哪碰头?

前一阵子读到消息,良渚政协正在做数字游民相关的提案,未来可能提供共享办公场地、一人公司注册方面的便利。也许在未来,“自由职业的乌托邦”会成为良渚的一张诱人的名片。

除此之外,安吉的DNA数字游民基地,在国内自由职业者圈子里也小有名气。我两年前就想去看看,但至今未成行。

我们翻译与本地化社群里有几位同学,几年前在试运营阶段去了,好评。


最后总结《我心安处是职场》这本书的评价

缺点:

作为职业翻译,我对翻译很有怨气,啰嗦且僵硬!下次不如让我翻译吧hhh~ 

由于作者是美国人,所以书中案例多是堪萨斯州托皮卡、俄亥俄州巴特勒之类,国内读者很难代入。当然,数字游民的核心思路和原则是共通的,

优点:

内容很系统,除了能指导选择理想居住地之外,还讲到了社区认同、地理套利、创业思路、利用各地人才政策,如何融入当地生活,如何激发创造力等数字游民通用性思路和技巧,挺有启发的。

这本书每一章都以真实数字游民的故事开篇。同行者的经验教训是镜子,让人能更好地照见自己。当你发现大家都有相似的坎坷之后,勇气就会大大增加了~

再者,这本书还带来了诸多国际数字游民生活的新鲜资讯

比如,作者在书里附了一个数字游民签证国家/地区列表。像在爱沙尼亚,持有数字游民签证可在爱沙尼亚居住一年,为国外的雇主合法工作,不必因为旅游签证到期,或者没有工作权而游走在灰色地带。


最后,期待国内能尽快出一本【数字游民宜居城市之书】,多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和案例吧。

应该会对想要逃离内卷环境、寻找新生活方式的同学很有借鉴意义~甚至还能可能帮助国内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或社区,重新焕发生机~




跟出版图书公司湛庐的老师沟通后,这本书也放在微店上啦。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下方链接购买,也可以通过微信读书阅读。




在梦想小镇办公挺开心~


围观自由职业的朋友圈:quanquanfanyi(请备注来意)


































自由职业的圈圈
在杭州的七年自由职业者。联系我:quanquanfanyi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