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谷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了凡四训》有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人生短暂,百年而已,谁不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
前半生,我们忙于追名逐利,奔波于各种角色之间。
经历得多了,方才领悟到:
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如无缥缈的浮华,而是从容面对生活的心。
在人生的下半场,一半看清,是经历;一半看轻,才是人生。【微信公号: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1
把人心看清,把人情看轻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认识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我则是一种明悟。
可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并非易事。
不是所有人都能诚以待人,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信任。
生活中有太多表面和善,对你关怀备至,却在背后诋毁你,给你使绊子的人。
稍有不慎,就会看错了人,错付真心。
在汉文帝统治时期,有一位名为翟公的高官,曾担任廷尉一职,拥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
因此,他的府邸总是车水马龙,宾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然而,当翟公后来被免了职,丢了官帽,遭遇了困境,便立刻门庭冷落,昔日的宾客纷纷离去
倒是门前的鸟儿,甚至多到可以用网捕捉,这样的境遇让翟公感到愤慨。
为了表达自己的寒心,翟公在家门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现。”
人心难测,真假不识。
人生,永远别自满于了解人心,别轻言信任他人。
杨绛也曾在清华大学任教过一段时间。
某日,学生们聚集在大礼堂举行集会。
在会议中,一位女学生上台发言,指责杨绛在课堂上过分强调恋爱话题,不务正业,有违师德。
当时,杨绛的一位亲属也在场。
当女学生的发言结束,人群开始慢慢散去,杨绛孤立无援地站起身来,却发现她的亲属已经悄然离开。
之后,在大礼堂外,杨绛偶遇了一位旧友。
她本想上前打招呼,却意外地发现,当她走近时,这位老朋友也远远地避开了她。
《菜根谭》中有言:“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世间众多关系,因利而聚,利尽则散。
浅薄的关系只会消耗自己的心力,让你疲倦不堪。
永远别把人情看得太重,别高估情分,别低估人心。
无论和谁相处,请适度冷漠,保持边界,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2
把是非看清,把言语看轻
听过这样一首打油诗:“褒也罢,贬也罢,过眼云烟一刹那。君子小人为善恶,褒也是他,贬也是他。”
尘世喧嚣,莫过分在意他人之言。
恶语若常挂心,便成无尽折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声音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对我们个人的评价和批评。
面对这些纷繁的言语,我们需要学会分辨是非,理智对待,守好己心。
周梅森最初写作时,只是一位经常拼写错误的小矿工。
按照他自己的描述,当时他仅能识别三千多个汉字,相当于小学生的识字水平。
作品被他一封接一封地寄出,却总是一封接一封地被退回。
周围的人对他既不理解也不看好,觉得他又轴又二,甚至有人讽刺说,“如果周梅森能成为作家,那真是母猪都能上树了。”
由于频繁的投稿和退稿,当地的邮递员都与他十分熟悉。
每当他们看到周梅森的信件,隔老远就大声喊:“周梅森,稿费(废),稿费(废)!”
尽管如此,周梅森并没有被旁人的质疑所动摇,在包装炸药的碎纸片上,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他坚持不懈地写作了六七年,在一直未被认可的困境中,终于有两篇作品得以发表。
随后,他又相继创作了大量作品,不仅赢得了主流文学界的认可,还被评论家们誉为“现象级作家”,形成了所谓的“周梅森现象”。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周梅森成为了广为人知的顶级作家和金牌编剧。
周梅森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受外界言论的影响,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真正能够“胜天半子”的人。
正所谓,“巧厨难烹百人餐,一人难如千人愿。”
有人安逸于现状,耽于享乐,有人勤奋刻苦,追求梦想。
人生百态,各有追求,不必将他人之言尽数入心。
对旁人有所非议,这是人心难以避免的弱点。
但是,这些议论,是成为你前进的动力,还是摧毁你的武器,全取决于你自身。
当你不闻是非,坚持本心,专注于提升自身,才能过上更加平静和满足的生活。
3
把世俗看清,把名利看轻
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某日,一个村庄附近的河水突然暴涨。
有五六位村民一同乘坐小船试图渡河回家。
然而,当船行至河心时,船体开始渗水并逐渐下沉,船上的人们纷纷跳入水中,奋力向岸边游去。
其中有一人,尽管拼命划水,却游得异常缓慢,远不如他平时的速度。
他的同伴感到困惑,问道:“我们之中数你平时游泳最快,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
他气喘吁吁地回答:“我腰间系着千枚铜钱,太沉了,它们拖慢了我。”
同伴急忙劝他:“那为何不马上抛掉它们呢?”
他只是默默地摇了摇头,不言语。
不久,他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已经安全上岸的人大声呼喊:“与其被水淹没,人财两空,不如放弃那些钱财,钱财又有何用?”
他再次摇头,不听劝阻,最终被洪水吞没。
有这样一首古诗,上面写到:“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多少人为了名利,疏远亲情,舍弃友情,背叛爱情;
多少人为了名利,丢掉初心,丧失自我,迷失方向。
困在名利里,就是把自己困进牢笼里。
只有轻视它,生活才能迎来光明。
昔日,楚威王得闻庄子之才,名扬四海,遂遣使者携带珍贵礼物,欲聘庄子为国之宰相。
面对这份诱人的名利,庄子却以淡然之态婉拒。
他微笑着说:“千金之礼,确实厚重;封侯拜相,亦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但你可曾见过那祭祀用的牛?经过多年的精心饲养,披上华美的丝绸,步入宏伟的庙宇,最终仍不免被宰杀,成为祭品。
你们请回吧,我渴望的是自由的生活,不愿被官场的名利所羁绊。”
庄子深知,一旦踏入名利的漩涡,便难以自主,唯有轻视名利,人生方能获得真正的开阔与自由。
《道德经》有这样三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前半生,我们常被世俗的眼光所限,狂热追名逐利,以为这便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为了理想的职业、豪华的居所,甚至为了社交圈的认可,我们不惜牺牲健康与时光。
但当人生过半,我们方才领悟:
名利不过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一切皆为空,人生真正的幸福,反而是那些轻易就可以得到的。
当你看清了世俗,就会看轻名利,珍惜眼前的当下,知足幸福。
▽
学会“看清”和“看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成熟。
《庄子》中有言:“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一个人倘能听任外物、处世无心,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谁能够伤害他!
看清使我们更加清醒、明智;看轻让我们更加豁达、从容。
缘来缘去,顺其自然,无悲无喜,方显本真。
人生后半程,一半看清,一半看轻,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如此,我们便能在纷扰尘世中,活得简单,却美好,幸福也满足。【微信公号: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