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会劈叉的树在哪?都是人,没找到啊

政务   2024-10-19 16:30   江苏  


□ 成贤街语


问年轻人,去颐和路逛逛如何?回答再刷一会短视频。再问,去颐和路打卡一棵会劈叉的树如何?立马捯饬捯饬准备出门。到了后发现都是人,追问是哪棵?


图自:南京新视界



年轻人不是生来就宅,只需一个理由,立马活力满满富有激情,即使这个理由有点莫名,有点无厘头,但处在年轻人的圈群里,一个富有深意的眼神、一个摸不着头脑的大笑、一个点到即止的拍肩,在懂的都懂的默契中,说走就走找寻独特的自我。在这棵网红树下,打扮干净靓丽的姑娘小伙在排队打卡,远眺南京最高建筑紫峰大厦,在一眼沧桑的黄色院墙衬托下,与会劈叉的梧桐树合个影,自己便是这条路最靓的仔。


年轻人有一种自信,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中,把各种疑难杂问轻松拿捏。而自信的底气源于互联网时代,借助电脑、平板、手机等工具,持有一颗好学的心便能博览群书、遍历山水,在博闻强识中俨然大师傅,对于年长者的爹味教导便有了那么一丁点抗拒的底气,何况他们怎么能理解玩手机不是在小红书讨论高数、B站学编程、抖音寻找写作创意?对他们来说,颐和路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谁不知?但这棵树,他们懂吗?可打卡了这棵树,继而去逛公馆风貌区,参观颐和路社区将军馆,瞻仰共和国新老将军们的革命事迹,暗下决心接续为民族复兴而奋斗,不正是年长者耳提面命、念兹在兹的。




是的,不但年长者不懂,不爱刷社交媒体的也不太懂。但愿意俯下身子与年轻人沟通的,主动加入年轻人圈群的,但凡费点心思,便知道年轻人好在何处。


问了年轻人,你们喜好什么?回答说不清楚啊,就是喜欢那些时尚的、好玩的东西。在他们眼中,不是追求那些昂贵的、稀缺的宝贝,只要能够触动他们的内心,一草一木,都有生命之美、文化之美。这些由年轻人选择定义的美,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创造,又不断丰富和传播着这座城市的时代精神、城市气质,相互滋养、彼此成就。认真问一句,如今社会的文化活动供给,有几分能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当然,也有人立马又说,年轻人的喜好一直在变,又怎么能摸清需求呢?鲁迅给的答案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俯首”就要摈弃爹味,尊重年轻人的创新性思维,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观察与思考,真正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年轻人走在潮流前沿,稍不留神,我们又落后了,也不是一次谈心、一个留言就能摸清年轻人的心声,而要时时刻刻与年轻人站在一起,特别是对于暂时看不惯的地方要认真琢磨、及时补课,以自身经验、人际优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理解一棵树的爆火,从而和年轻人一起去看更多的“树”,以及比树更能让年轻人感兴趣的正能量文化活动。站在一起坐在一起了,沟通自然会顺畅起来。


年轻人也爱怀旧,下关火车主题园建成后,立马成为情侣、亲子休闲好去处。远眺南京长江大桥,在凉爽的江风送拂下,放飞思绪也放飞烦恼,而围着绿皮火车打卡拍照几乎成了必选项。顽皮的孩子和年轻情侣,总是有意无意模仿铁道游击队,拦不住地越过栏杆往上爬,“来,摆个poss!耶!”美好的瞬间被记录下来。若干年后孩子们抑或曾经的情侣再翻到这张照片,当年的“眼中钉”已成为“年长者”,回忆青葱岁月,也许笑着笑着就流下泪花,谁不曾年轻过、奋斗过以及不被理解过。


方飞 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阅历和认知,社会飞速发展,如果观念不转变,笑话年轻人的,也许终被人笑话。对于颐和路网红树的爆火,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与南京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而这样的网红景点,南京自然还有很多,于我们而言,既然年轻人爱这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有人可能还会追问,年轻人这种把诙谐融入日常、善变而又温情的生活理念,到底为他们带来什么?岁月如梭、光阴易逝,找个悦己的点难得Chill一下,然后再勇敢上路,似乎也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吧。




撰文 | 宋晓祥

编辑 | 刘蓓

校对 | 苏芮、史又月

责编 | 聂颖

点赞+在看

分享小伙伴

↓↓↓

南京发布
权威发布,清新服务。这里是南京市委市政府新媒体平台,南京市委网信办负责运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