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这个4个养生护眼要点赶快学起来

健康   2024-10-24 18:27   福建  


霜降刚过,在冷空气和今年的第20号台风“潭美”的共同影响下,气温下降尤其明显。大家在早起时,是不是已经感受到阵阵凉意?


冷热交替的深秋时节,我们的眼睛健康也在面临着考验。快来看看有哪些养生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平稳度过。





注意温差,预防青光眼发作


眼睛似乎是个很耐寒的器官,天气再冷,都没觉得眼睛冷过,但其实它的内部结构也可能受到气温下降影响,出现机能紊乱。



在气温变化大的时候,比如由温暖的房间走到寒冷的户外,或早晚气温骤降时,急剧变化的温度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瞳孔放大,诱发眼内房水的出口——房角变窄甚至闭合,导致房水无法排出,积聚在眼内,引起眼压升高,青光眼发作。


天气转凉,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房角狭窄的人和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外出前应找个温度的“过渡段”,在门口站一会儿降降温,适当调节一下温差,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寒冷的环境。







监控血糖,避免“糖网”来袭


如何稳定血糖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难题。特别是秋冬季节,控糖难度往往比春夏更高。这是因为低温会持续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易引起血糖升高;而且秋冬季食欲较旺盛,膳食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偏少,肌肉对血液葡萄糖摄取减少,易引起血糖升高。


霜降以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尤其需要监控血糖。



糖尿病作为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其中以眼部并发症尤为常见。


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壁,使血管扩张,血液中的成分漏出,造成视网膜组织水肿;部分血管发生闭塞,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不健康的新生血管生成。这些新生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甚至引起视网膜脱离;如果渗出、水肿波及黄斑区,对视力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稳定血糖是避免和控制“糖网”病情发展的重要手段,秋冬季节尤其要控制饮食,避免高热、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此外,“糖网”患者对视力变化应该更加注意。


“糖网”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也应根据医嘱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预防和跟踪病情的发展。







气候干燥,给眼睛滋润保湿


我们的眼睛时刻分泌着泪液,并通过眨眼,在眼表刷上一层泪膜。当泪液充足、质量高时,泪膜滋润眼睛的效果更好,破裂的速度也更慢。秋冬气候干燥,泪液蒸发速度快,眼睛就会容易发干。



除此之外,秋冬季节里,我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在室内大多都是与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为伴。使用电子产品时,我们的眨眼次数变少,重新形成泪膜的频率自然降低,所以眼睛更容易干涩。


干眼症和我们的生活用眼习惯息息相关,改善眼部干涩,首先应该注意劳逸结合,控制用眼(尤其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另外,早晚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眼睛,促进我们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睑板腺堵塞的情况。


提高环境湿度也有利于眼部保湿,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有助于缓解泪液蒸发。没有加湿器的朋友,也可以在桌前准备一杯热开水,偶尔用蒸汽熏眼,但要注意别被烫伤。







熬夜赖床,小心眼底“漏水”


霜降之后,早晚低温让我们晚上睡不着,白天不想起。躲在被窝里,就难免拿出手机看个不停,有时候一不注意,就熬到了天明。特别是年轻人,仗着自己身体好,就觉得眼睛也“耐熬”,但一些眼病专找这些爱熬夜的年轻人。



中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眼科顽疾,多发生在工作繁忙、长期熬夜的青壮年人群,它主要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损害,造成液体积累在黄斑部或附近视网膜下,引起浆液性脱离。打个比方:如果说健康的黄斑是块平整的木地板,中浆就像是地板渗水后发生隆起。


因为黄斑区是我们视觉最敏感的区域,所以中浆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视野中心出现固定的黑点等症状。


在过去,中浆还被称为“司机病”,是因为不少司机都需要上夜班,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地用眼又作息不规律。而如今,程序员、设计师、“网瘾少年”、带娃宝妈等熬夜主力军逐渐成为了中浆的主要危害人群。


和大部分黄斑相关眼病一样,中浆的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在熬夜、长期加班后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平时,也要更注意作息规律。





编辑:东小南

审核:白内障三科 林兴中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眼睛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福州东南眼科医院丨金山新院
医院开通多渠道在线咨询,点击公众号预约咨询菜单即可获取健康指导。24小时眼健康热线:0591-38286666;近视矫正手术咨询热线:0591-8389788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