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并不意味着去拜年,当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拜年就是一种煎熬,拜年充满了虚情假意。
拜年就是把礼品,反反复复拿到别人家去,适当性地吃个饭,离开时拿上拜年红包。一个短暂又漫长的过程,让人生不起一丝丝拜年的欲望。
长时间的不来往,早已忘却亲情的存在,突然的拜访,双方都是流于形式。无话不谈只会留下把柄,无话可说也会留下流言蜚语。
亲戚这层关系无法去维持,除了自己的家人,任何亲戚都不会对你掏心掏肺。你的好与坏,才是他们所关注的话题。
即便是拜年也要谨言慎行,与亲戚交心只会徒增烦恼。你的烦恼不可与人言说,就像在外一样不可口无遮拦,拜年不是卸下伪装,而是加固自己的伪装面具。
厌烦拜年的因素有很多,根本原因离不开虚伪二字。谁人人后不说人,一番比较之下,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维护亲情只是当面的维护,转瞬间就成为了批判的对象。
如今离异家庭一村三分之一,人们不以为耻,反而变为炫耀的资本。加剧了亲情的破裂,在下一代直接走向老死不相往来。淡泊的亲情渐行渐远,再次相见形同陌路,心中点点涟漪,又翻不起一丝浪花。
就连好友往来也慢慢厌倦,不知好友今何在,又见好友不似当年人。亲情都在渐行渐远,又何况淡如水的友情?人们习惯了孤独,心中并无过多期许,或许成长的意义,就是从断亲开始吧!
家乡逗留的时间是短暂的,回家过年也仅限回家。走亲访友不是回家的目的,回家的目的仅限于直系亲属。亲情的纽带无需过于维护,这样的亲情是深入骨髓的。并非个人意愿,就能彻底斩断的。
在长辈的眼中拜年更趋向于权贵,哪怕曾经有诸多的不愉快,当亲戚大富大贵之时,也能抛下之前的恩恩怨怨。殊不知人家的富贵,并不会对你伸出援助之手,人家的权贵,也不会照顾那些穷亲戚。
在年轻人的眼中,只有拿到手的利益,才是属于自己的。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连伸手讨要的兴趣都没有。他们习惯了孤独,也习惯了人情冷暖,就不会再做一些无用功。
排斥拜年与社交能力无关,无效的社交才是根本原因。与长辈的代沟也不是主要原因,经济压力早已不是自卑的理由。他们不是不喜欢说教,而是不喜欢以说教的名义,来彰显自己来内涵他人。
拜年只会渐行渐远,不断筛选拜年对象,就是不断排斥拜年。当上一辈离开人世,就会彻底断开亲情。成为无根之人,就彻底失去了亲情。
有没有必要拜年,无需考虑各种因素。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为无效的社交过于焦虑。如果仅是一年联系一次,就不必再徒增烦恼。
当你认为拜年流于形式时,这份亲情就已经渐行渐远。要记住这短暂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都略显时间不够充裕,就不必把短暂的时间,用到毫无意义的社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