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过年!让“菜篮子”满载老百姓的好生活

时事   2025-01-28 16:02   北京  

24小时运转,1300吨农副产品吞吐,70%以上的县域农副产品供应……春节近在咫尺,这是当下港城“菜篮子”——江苏省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所属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日的“数据魅力”。


夜色不眠,走进凌晨的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热闹与喧嚣扑面而来——汽笛声、搬运声、交易声,声声入耳;果香味、腊肉味、炒货味,味味入心。卸货、抽检、入库、分拣,忙中有序,烟火蒸腾。“港城厨房”电子大屏实时滚动市场全要素信息,溯源进场,集采集配。


“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今年也是春节首次申遗成功,我们一定站好这班岗,守护‘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让港城市民放心购物、安心过年。”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陶雷说。


▲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保供稳价,我们在行!


1月28日,除夕。

凌晨,来自江苏连云港的蔬菜经营户曹鹏已经在青草巷市场内等候,“这批菜从山东寿光运来,大概开车9个小时送到。最近加大了来送菜的频率,四辆车平均每两天就要来一次。”

像这样搭载着米面油、瓜果蔬菜的货车,就是为张家港春节市场输送“粮草”的主力。它们从市场1号门溯源申报查验点依次排队,有序进场。


▲货运车辆正在等待查验。


“我们做好了春节期间农产品保障应急预案,预防气温骤降等可能导致的农产品供应不足。”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赵志忠介绍,“我们主动督促商户在元旦后提前为春节备足货源,加大日进货量和易储农产品储存量,实施价格监测和定点巡查制度,多措并举保供稳价,同时为保障广大市民进场安全采购,认真做好现场巡查、车辆分流工作及扫雪除冰、防寒抗冻等各项应对工作。”目前,青草巷市场主要农产品日交易量约1300吨,其中粮油约191吨、猪肉约95吨,禽蛋约34吨、水产约60吨、蔬菜约570吨、水果约350吨。


▲市民在市场内挑选肉类产品。

青草巷市场内实时更新各类农产品价格,“诚信经营、稳定物价”的宣传标语也随处可见。“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我们也希望能为市民提供实惠的蔬菜,让大家开开心心过年。市场组织的价格稳定活动,我们都积极响应,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曹鹏说。


临近春节,青草巷市场的触角还延伸到社区——牵头组织商户开展优质农产品“走进社区 直销到家”活动。合兴书院社区内,摊位上摆满了精选的红薯、食用油、香肠等质优价廉、新鲜安全的农副产品。“我们将不断探索优质农产品‘到家服务’,引导优质农产品进机关、进社区,丰富市场保障‘菜篮子’的方式,切实提升农产品流转效率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副总经理陈杰说。


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展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


食品安全,我们守护!


专设溯源申报查验点,打造货运车辆专用通道,实现农产品品类、数量、索证索票、产地等预申报登记,采集各项数据——青草巷市场正用心打造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溯源快检新治理模式。

“凌晨1点半左右到交易区进行农产品抽样,回到检测室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数据。如有不合规的情况,会立刻销毁。”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检测中心张涵之介绍,目前,青草巷市场已实现检测岗前移,检测中心可检测农药残留等60多种常规项目,检测范围覆盖市场各类农副产品。春节临近,青草巷市场加大了检测力度,1月1日至28日累计检测5100余批次。


工作人员对蔬菜抽样。


在青草巷市场的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当日市场进出车辆、货物、产品价格、农残检测结果等数据。点击农残检测模块,各检测批次的信息和处理反馈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青草巷市场还与农副产品质量联合执法办公室紧密配合,在江苏全省首创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模式——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委、市公安局四部门联合成立张家港市农副产品质量联合执法办公室并常驻市场,负责不合格农副产品的销毁处置、溯源及日常执法监督

2024年,青草巷市场共检测农产品52472个批次,配合农副产品质量联合执法办公室销毁超标农产品1730公斤,切实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让市民吃得安心、放心。


数字赋能,我们加速!


“我们陆续开发了网上诚信服务评价平台、电子监控网络、商户电子档案系统、淡水鱼电子结算系统等。为进一步提升市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2023年我们开发了大数据平台,掌握整个市场的经营数据,包括经营户的数量、交易额交易量分析、商品价格走势、农残检测等一系列大数据,有效提高了经营管理效能,也提升了整个市场的经济效益。”赵志忠介绍。

▲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数据平台。


在此基础上,为突破传统“房东”经营模式的束缚,青草巷市场凭借线下成熟的集散平台优势,积极探索农产品大宗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线上“青草巷”,真正参与到农产品贸易流通中去——“港城厨房”线上营销平台于2024年9月26日试运行,立足于统筹优质农产品源头直采,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3个月供应商销售额超500万元。

“‘港城厨房’线上营销平台将在肉类、水产品线上试点运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水果、蔬菜等门类,积极探索跨区域、跨境大宗贸易的可行性时积极拓展平台监督、登记、统计功能,推动销售、流通、监督功能有机融合,并积极开展外部企事业单位食堂的线上下单推广活动,深度拓展农产品产业链价格优势和原产地资源优势,让消费者获得质优物美的农产品,为推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供销集配网、农产品销售网等发挥应有的作用。”赵志忠说。



在张家港市的生活脉络里,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早已成为港城市民“菜篮子”的核心场域——自1995年成立以来,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承载了全市70%以上的农副产品供应。


从交易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到线上平台的智能交互体验,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数字化溯源到物流配送路径的智能规划,从大数据平台建设到“港城厨房”线上“青草巷”打造……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入,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聚焦农产品流通,以加强产销平台载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服务“三农”和助农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新办法。


一个市场,三十年,带动全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户、经营户、运输户、房东户等数万户从事第三产业发展,并为经济薄弱地区农产品进入苏南地区搭建桥梁,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致富,成为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服务县域流通的新形象。





来       源:中华合作时报
记       者:白京京 栗若琳 郭丽娜 李鹏
编       辑:栗若琳
责       编:陈文娟
监       制:米雅娜

中华合作时报
《中华合作时报》创刊于1995年。每周二、五出版。除综合新闻外,还辟有《农村金融》、《茶周刊》等周专刊。目前管理有一张报纸、三份杂志、一个信息中心、一个声像中心、三个网站,采访报道面和发行覆盖面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