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新到的优等品现货,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凌晨5点,在肥料到货现场,中农资联合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蒙东区域销售经理刘秀梅在指导工人卸货的同时,架起手机,自己拍摄、出镜、剪辑、上传、推送……一系列动作快速娴熟。
这样的视频内容,刘秀梅基本每天都在制作推送,视频宣传已经成为销售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很多通辽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通辽农资网红”。
“破冰”尝试, 6年坚持获得突破
能够如此熟练地做好短视频,并让当地人认可并熟知,刘秀梅花了6年时间。
2018年1月,刘秀梅进入中农大家庭,开始销售工作。业务刚起步的时候,刘秀梅采取的是“打电话+实地走访”的传统销售模式,但一人在线下开拓客户的精力有限,最终销售成效甚微。
“我当时就在想,如何才能改变销售低迷的现状,探索新的获客方式和服务方式,尽可能多地让中农产品展示在大众面前。”带着这样的思考,刘秀梅偶然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其他农资主播直播的视频,也暗下决心,开始试水短视频传播。
2019年,刘秀梅尝试线上自媒体平台的账号搭建、品牌宣传,第一条短视频内容通过视频平台推送后,虽然数据并不亮眼,但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赛道,将农化知识、价格行情、产品特点等多元素信息的短视频及时在视频平台上发布,逐渐将工作打开了局面。
刘秀梅正在进行直播,为粉丝进行市场行情分析。
“人们往往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这是刘秀梅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着手视频宣传工作以来,刘秀梅也经历过被误解、被否定、被劝退,“我的目标就是让‘中国农资’品牌在通辽地区家喻户晓。我始终相信,我的这种坚持是值得的。”
这一坚持就是6年时间。目前,刘秀梅快手平台上的粉丝数量已达15万人,最高播放量达到221万次,直播最多观看人数4.5万人,同时在线人数3800人。
一个人出发,带动一群人前行
如果说刘秀梅的视频传播试水是一个人的出发,那么团队的壮大与发展就可以说是一群人在前行。
“您要多少吨货?请把电话、姓名、位置发过来,一会儿就有人联系您。”
“查一下在视频平台上最新的订货人姓名和地址。”
“帮我在后台回复下最新的价格信息。”
······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供应商核对、线上线下款项核实、客户数据归档、货物运输等事项的完成,都是需要团队的配合才能高效完成。”刘秀梅说。从一人单枪匹马杀入视频宣传赛道,再到队伍逐渐壮大,目前,刘秀梅带领着4个人的团队,各司其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做线上营销以来,我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潜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直播间后台询价、订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中国农资’品牌。通过线上的互动交流,客户黏性也比之前传统销售要高很多。这也坚定了自己走下去、做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决心。”刘秀梅团队助理沙其仁贵说。
刘秀梅为种植大户进行服务指导。
品牌支撑,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农资行业想要做好线上营销,拥有忠诚度高的客户群体、精准可靠的内容是“王道”。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西木里图村的种植大户张亮就是通过刷刘秀梅短视频“刷”来的忠实客户。
“2022年,我在视频平台看到刘秀梅的视频,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了满满一站台的肥料。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关注,发现刘秀梅视频里传播的行情信息真实可靠,推广的肥料是‘中国农资’品牌的产品,货源和品质都有保证,所以第一单我就订了将近200吨的货。”
肥料到达站台,刘秀梅指导工人卸货。
“基层农户关注的就是行情信息,所以我要对每个视频的内容负责,保证每条内容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她对视频内容的把控非常谨慎,不但要及时更新数据信息,还要保持市场敏锐度。
“我主要负责尿素销售工作,尿素作为化肥市场的风向标,价格波动频繁的时候,我就会在直播间直接与粉丝开展实时互动,答疑解惑,分享市场最新资讯。再加上农户对中农品牌的信赖,就会有粉丝在直播间购买尿素,从而带动了销售。”刘秀梅说,除了尿素,还会通过直播展示“中国农资”复合肥、水溶肥等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刘秀梅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销售模式,6年里实现了粉丝数量的快速增长,建立了稳固的客户关系。
对于未来在新媒体宣传销售方面的发展,刘秀梅充满信心:“在公司的带领下,我有信心继续探索和实践线上销售模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农资’品牌,用上中农化肥、体验中农服务。”
作 者:宋心怡
编 辑:陈 蕾
责 编:陈文娟
监 制:陆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