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城乡综合服务平台,这地有做法

时事   2025-01-23 14:16   北京  






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系统坚守为农服务初心,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此刻,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福建省龙岩市供销合作社,这里的新型城乡综合服务社别具一格,旗下 “供销·见福” 双品牌便利店全天24小时营业,一年365天不打烊,哪怕春节期间也绝不涨价,让我们一起关注。


共建服务平台,双向赋能

龙岩市供销合作社依托全资直属企业福建供销百农汇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内知名连锁便利店企业厦门见福联合和合作,打造“供销·见福”双品牌便利店,积极探索破解城乡综合服务长期以来没有盈利支撑、发展不可持续的“存续难”问题,初步形成了“供销合作社+红古田+便利店”的“531N”新型城乡综合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供销城乡综合服务社的形象及影响力。供销合作社的赋能同时也为“供销·见福”双品牌便利店增加了30%的加盟商,目前“供销·见福”双品牌便利店数量共计243家,并从龙岩市区下沉到了各县、乡、村。


加强品牌培育,多方受益

龙岩市供销合作社结合市委、市政府打造“红古田”区域公用品牌部署要求,通过精心培育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红古田”品牌农产品的指定生产厂家或品牌授权使用方,为“红古田”品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货源,又带动了其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到品牌化经营中,初步形成了“供销合作社+红古田+便利店”的新型城乡综合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建成“红古田”城乡综合服务社322家,自主开发“供销+红古田”品牌农产品28个系列98个单品。

“红古田”新型城乡综合服务社龙川西路店。


长汀田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红古田’品牌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涵盖生产环境、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在加入‘红古田’品牌建设短短一年里,让我们摆脱了产品种类单一的小作坊模式,转向标准化生产,不断开发新产品,产品质量提高了,销路也有了保障,公司效益实现快速增长,也带动了我们当地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完善服务模式,服务民生

龙岩市供销合作社积极践行“大爱龙岩·供销助农”的服务观,创新服务业态,依托冷链物流网络、紧密联系群众、服务网点众多等优势,做好各类商务活动、大型会议等后勤保障工作。2023年11月,“红古田”供销城乡综合服务社为一交房中心提供米、油、牛奶、面包等物资供应2298份、工作餐2400份。同时,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及便利店企业优势,共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城乡综合服务体系,持续推进“1+N”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办电商代销代购、快递收发、综合便民维修、便民药箱、免费热水等N项便民服务业务,助销滞销柚子、脐橙等农产品。截至目前,共助销农产品7.8万元。


工作人员为1600份便当加热,为大型活动做好保障。


龙岩市龙川西路店店长提到:“我们提供的电费、水费、电话费代缴等业务深受广大老年人喜欢,‘1+N’的融合创新综合服务模式,给老百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综合服务社提升了客流量,每天光寄存快递就能带来三五百人的流量,进店的顾客顺带消费,店铺营业额也提高了。现在我们的店铺遍布大街小巷,许多老百姓都说‘供销社又回来了’。龙岩市供销合作社不断优化城乡服务网络,升级综合服务水平,通过不断拓展助农销售网络,保质量、畅物流、稳价格、丰供给,为社会提供民生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来       源:中华合作时报
编       辑:韩胜南
责       编:丁   文
监       制:吉宝飞

中华合作时报
《中华合作时报》创刊于1995年。每周二、五出版。除综合新闻外,还辟有《农村金融》、《茶周刊》等周专刊。目前管理有一张报纸、三份杂志、一个信息中心、一个声像中心、三个网站,采访报道面和发行覆盖面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