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刚走进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永盛里商业街区,歌曲《恭喜发财》的旋律就萦绕耳畔,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
这里正在举办由嘉定区供销合作社主办的“二十四节气”之“冬去春来年货节”上海供销市集促消费农产品展销活动永盛里年货大集专场。时近春节,加之周末且阳光明媚,来赶集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不少家庭一家老小齐出动,欢喜而来、满载而归。
1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火腿开腿仪式拉开了这场年货大集的序幕。沪苏浙皖等长三角地区供销合作社和福建三明等对口合作交流地区、江西铅山、云南德宏、青海西宁等地供销合作社参展商齐聚永盛里,郁金香酒、文玉和酱制品、新迎园鱼圆、长兴楼小笼包、农灯草莓等嘉定本土特色品牌也集体亮相,为消费者带来了300余款特色产品。
“逛大集、买年货、过大年,是不少人深烙于心的仪式感。”嘉定区供销合作社投资(产业)发展部负责人金海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惠及民生”的战略部署,深化长三角区域协作,创优节日消费环境,在上海市供销合作社指导下,嘉定区供销合作社联合嘉定区商务委员会、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华亭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打造这场集“展、贸、销、购、娱”于一体的“风味盛宴”,“重点推介优质农产品、特色小吃、老字号产品和非遗文化,在丰富市民新年‘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同时,开启欢乐祥和的春节序幕。”大集上,泽库牦牛肉、黄山臭鳜鱼、南京醉蟹、新疆大列巴、沙县拌面、嘉定葡萄、金山草莓等各色年货令人目不暇接,现场制作的特色小吃更是不断刺激消费者的味蕾,嘉定鱼圆、萝卜丝饼、徐行蒸糕等摊位前排起了长龙。“有了烟火气,过大年的气氛就一下子起来了!”金海说。“品种丰富,价格实惠。”在上海嘉绿果蔬专业合作社摊位前购买青菜的消费者说,“像这袋太湖菜有四斤,才卖五块钱,而且还特别新鲜。”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些菜都是从合作社的生产基地现采现发,价格亲民,仅18日一天就卖了100多筐。而多款非遗产品作为消费者的“心头好”,也在年货大集上大受欢迎。上海郁金香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骏告诉记者,郁金香酒酿造技艺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这几天销量还不错,说明上海老百姓对我们产品还是很认可的。”加力扩围实施“两新”行动,是年货大集的又一亮点。聚焦嘉定“汽车城”的地位,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在年货节现场展示了两款热销车型,现场发放代金券,叠加国家汽车补贴政策,给消费者送上不小的实惠。销售顾问马竹奕说:“18日就有了40多位意向客户,后续我们要跟进试驾等事宜。”为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年货节还同步开启“云端集市”,通过抖音直播间等线上渠道向广大网友推介优质农产品。“除了展示展销农产品,我们还要通过大集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金海介绍,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书法大师现场挥毫春联福字,写满“掸檐尘、走亲眷、压岁鈿、喫汤团”等“嘉定闲话”的方言文俗墙……还有“财神爷”时不时出街送惊喜,一系列互动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赶集的乐趣。“扁担精神”挑战打卡活动深受消费者欢迎。只要挑着一百斤大米行走15米,就能获得郁金香黄酒、酱油等纪念品。不少人争先恐后去体验,一位80岁老人也挑起扁担忆往昔。金海说:“我们在做活动方案时就提出,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商业公司不同,要突出供销元素,把‘扁担精神’‘背篓精神’重点凸显出来,这也是提升供销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摊位,新疆黑麦干果列巴切片、奶皮酥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我们将新疆的优质食材烘焙制作成具有东欧、中亚风情的新疆特色糕点,送上更多上海市民的餐桌。”新疆葡萄树食品有限公司华东区总负责人张卫平介绍,“在上海市和闵行区的对口帮扶下,我们的产品更快地融入上海。”来自江西省铅山县供销合作社的参展企业负责人一边向消费者推介产品,一边告诉记者:“这是江西南丰的爆品卤甲鱼,去年为了缓解鲜活甲鱼滞销难题,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帮助把甲鱼做成卤制品,真空包装,直接加热就能食用,非常方便,复购率也很高。一个多月已经销售八万多只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强调供销合作社要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这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嘉定区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汪巍忠告诉记者,要把各区域的名特优农产品组织起来,既能更好地服务上海市民,也减少生产者推广销售的成本。
“供销市集特别好,让我们企业直接面对老百姓,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从而更好地改进产品。”张卫平心怀感激。
徐骏也有自己的体会:“以前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不行了。产品一定要宣传推广,经常参与供销大集,就是用最简单最省心最省钱的方式来宣传推广销售我们的产品,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提升销量。”
汪巍忠说:“从市民反馈来看,对这样的集市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但我们不能只关注几天集市卖多少东西,关键是要让这些优质农产品进入我们的惠民生鲜超市和集贸市场、进入千家万户。”
看着消费者大包小包购买心仪的年货,不少摊位因产品卖完而不得不“提前收摊”,汪巍忠语气中满是坚定:“从国家战略上讲,要提振消费;从老百姓角度来讲,有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党和政府有要求,老百姓有需求,我们供销合作社就要搭好平台。”
实干笃行显担当
年货节是不少供销合作社年终岁尾的“标准动作”,也是新征程上彰显供销担当和力量的有效方式。在欢声笑语、喜庆祥和中,用琳琅满目的商品、热情周到的服务,架起供需两端的桥梁,也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重点任务之一。由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冬去春来年货节”上海供销市集促消费农产品展销活动永盛里专场,记者看到了供销合作社对“扩大内需”重要任务的落实落细,看到供销合作社老旧资产升级改造后焕发的新活力,更看到一群秉承服务“三农”初心的供销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不懈努力。细节决定成败。从方案拟定到活动举办,时间紧任务重,沟通协作、细化方案、招募志愿者、完善应急预案……事无巨细且全力以赴。作为主办方,嘉定供销合作社以执行力和服务赢得了参展商的认可,也用销售数据和市民反馈证明了供销合作社的价值和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供销合作社一直都在,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