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两线被动:破局猜想二

文摘   2024-10-16 16:57   北京  

之前的第一个破局猜想,针对的是目前乌军在地面战斗上的最短板:重磅滑翔炸弹(原文在《乌军陷入困局:破局猜想一》)。第二个猜想,自然就来到了乌军的最长板——逻辑上,根据木桶理论,当一个长板真的足够长且宽且硬,是完全可以忽视其他木板的:

所谓的“长板理论“

长板理论虽然在逻辑上并不完整,但却不妨碍我们用它来分析问题:要说乌军迄今为止,在地面战斗中的最长板,我想很多人会同意一个选择——无人机

曾经有记者采访乌军一线战士,让他说出三个对他战斗最有用、帮助最大的装备,他的选择依次是:1DJ,2海马斯,3标枪(排名分先后)。这个排名我很认同,因为没有第一个,后面两个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DJ是海马斯和标枪的眼睛,甚至不止于此——所以我的第二个破局猜想,当然就是无人机

我既是个军盲,又是无人机盲,所以视野和想法都非常局限——在近距离作战和纵深作战这两种不同场景的地面战斗中,我聚焦于近距离作战,也就是在接触线约10公里以内范围,毕竟这里才是直接决定两军交换比的核心区域;在可以近距离作战的前线无人机中,我重点关注DJ类(商用廉价无人机)、FPV自杀机和投弹轰炸机——也只有这三种,才是乌军从开战迄今,在无人机领域的真正长板
——————
按照第一个猜想的老规矩,想入手破局,先简单回顾。
无人机之一:DJ
简单回溯了一下,在交火线上大规模使用多旋翼民用无人机(例如DJ基本型号),是乌军步兵在2022年3-4月份首创,这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创举。俄军对大疆的态度,从禁用-不屑-吃亏-认可-解禁-大规模使用,大约消耗了半年时间——据说俄军全面引入大疆,是在2022年9-10月,也就是在这个引发轩然大波的帖子之后:

俄军方对大疆的首次公开认可

乌军利用这半年左右的、单方面降维打击的窗口时段,面对世界第二陆军,在装备和火力全方位断层劣势的条件下,依靠DJ和星链,将俄制非制导火炮变成了精确打击武器,居然将客场作战的俄军,完全驱离了北部领土——俄军也是憋屈,一直在挨炸,但从头到尾都没怎么看见过乌军主力——这场战争的基础战线和交换比,就此确定;乌军夺取的蓝星第一陆军头衔,也保留至今。
DJ类无人机的存在,回答了一个问题:乌军战报是怎么统计上来的?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看到的东西,和画面清晰度:
这名俄军伤兵,选择阵亡还是被俘呢?

KIA还是WIA,需要复飞确认

能数出几个?都什么状态?

还有人否认俄军的“摩托冲锋”吗?

时至今日,据说每台廉价民用机在前线的的寿命,平均只有3次飞行,已经成为海量消耗品。俄军在此类无人机的数量上,目前已经基本没有劣势;最近半年的变化,是他们同样可以使用星链,大幅提高了无人机作战效率。

无人机之二:FPV自杀机
这又是一个乌军首创并断层领先的无人机品类。我个人猜测,乌军的FPV前线独占期,很可能比大疆还要长。
FPV是First Person View(第一人称视角)的简称,此类无人机在民间是一个高度DIY化的小众玩家圈子——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FPV是人类迄今能够制造出来的,0-100km/h加速最快的自驱动机器,对玩家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的要求都很高——乌军开战不久,就尝试这个创新战法,毫无疑问是被乌克兰的民间高手玩家启发。
一个乌军FPV飞手,背的应该是抗干扰设备
如果说DJ为一线步兵提供了情报-监控-侦察的能力,FPV则提供了前线10公里范围内的精确打击能力,相当于一枚单兵级的高精度巡航导弹,而且更为快速、刁钻——视乎载荷的不同,FPV可以搭载手雷、迫击炮弹、榴弹或者反坦克弹,为前线乌军提供了全天候、无死角的地面点杀伤/摧毁手段,也非常难以防御。
这两个能力在人类军事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俄军每日高战损的答案之一
乌军一次性FPV的清晰度
都快能看见对方表情了
使用FPV来杀人越货,对乌军来说是不得已(炮火一直不够,美制“弹簧刀”等数量有限且效果不佳),俄军则更多依靠军用的“柳叶刀”之类,重视程度有限。至今俄军在这个品类上仍然落后,不是差在数量,而是因为FPV对产品性能质量、抗干扰能力、飞手技能和经验的要求都相当高,无法凭借固定规格的大规模复制,来适配实际战斗场景的差异化要求。
无人机之三:投弹轰炸机
这个品类是第一、第二种无人机的自然演化产物——相比普通DJ,投弹轰炸机在航程、载荷、速度和滞空时间上都有明显提升;相比FPV,又可以在投弹后返回,反复使用。这方面的图片和视频非常多,我贴两张最近出比较有名的,乌军“火龙无人机”的样子:

夜间轰炸视角

投弹轰炸机的产品和打法创新也很快(据说乌军已经可以在空中发射榴弹),俄军同样是重视不够,至今仍然落后。这一类的无人机,也是造成俄军每日高伤亡的重要原因

以上简单介绍了三种前线无人机在乌战中的情况。如果在今天,还有人套用二战的战例来分析乌战,不说他对这场战争一无所知,起码他的理解已经完全过时。为了少码点字,我截几张文字信息:

还有更直观一些的信息:

这个战绩颠覆了人类战争史

为什么进攻方会有高伤亡

不理解无人机,就看不懂乌战

事实很明显,乌战前线的作战样式,早就颠覆了传统二战模式,甚至连美军的海湾战争经验,都已完全失效,无法解释目前的战场现实——无人机作战方面,乌军在打仗之余,已经开始派出教官去给北约军人上课了——而且这种陆战模式,还在残酷的死亡竞赛中,每天迭代和进化。

——————
行文至此,回到主题,乌军在被动局面中的破局手段,如果从自己的长板思考,答案是几乎是唯一的:无人机。当然,这里说的无人机,不仅限于我说的三种,而是包括各种军用的和远程作战的无人武器系统。
前一段乌军披露,目前投入实战的无人机种类(含各种无人装置)已经有300多种,在研、在测试的更多,这个数量大幅领先俄军。随便贴几个实战装备图片如下:
伤兵撤离
士兵伴侣
仅18克的黑黄蜂,战壕X光机

最新款FPV的射程高达70公里

上面概述了前线无人机的空前威力,但其实弱点也很明显:一是物理限制,人类近百年来在能量储存密度上的进展,非常有限,直接制约了所有无人机甚至智能产品的性能,这个暂时无解;二是很容易被干扰,得益于开放的民间创新,乌军这方面目前还保有优势,但领先不多。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缺点,是非常吃飞手——尤其是第二、第三种攻击机,需要熟练飞手抵近操作,风险已经越来越大——如今技术高超的飞手,已经成为稀缺战略资源,很难被成规模训练出来:
9名乌军无人机战士被俘,后被枪决
上个月乌军的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还有一则最新消息:

是的,这正是我的第二个脑洞——乌军无人机的高度智能化。这个努力如果能够成功(哪怕只是部分成功),将有效克服无人机的两大弱点:易被干扰和狠吃飞手,再度改变乌战目前已经趋于相对稳定的,乌军在前线无人机略占上风的对抗平衡。

在我看来,参考国内已经上路的车辆无图智能驾驶,无人机的智能化,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甚至不排除拥有一些端到端能力);这个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欧美和乌克兰科技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也能最大限度挖掘乌军将士的,人均受教育水平领先的潜力。

更为重要的是,不开源的最核心军事模型和算法、海量的实战训练数据以及算力壁垒,会使俄军在这方面的追赶变得更为困难——乌军有可能再度拥有一个对俄军的降维打击时段,而这个窗口期的长度,也许要以来计。

——————
受限于第一条的物理限制(载荷和航程有限),我暂时还只能将这个破局手段,定义为战术性的,也就是再度大幅提高两军接触线10公里以内范围的点杀伤能力,甚至将这个区域变成某种无人区。但是,没有战术优势,何来战略翻盘呢?随着智能无人机数量和能力的积累,谁又能断言不会发生战场质变呢?
人类的科技树,武器的进化树,从来不是被事先设计好的,都是倒逼和试错的产物。美帝匆匆攒出胖子和小男孩来实战,不就是被登陆霓虹本土所面临的百万级伤亡倒逼的嘛?新式武器的伦理和战略问题,不妨留给后人来讨论——考虑到乌军面临的灭国压力,我对他们的智能无人机突破,持谨慎乐观态度。
以上是我一个军事和技术双盲,对乌军破局的第二个猜想。有一说一,这个猜想有点缓不济急,无人机点杀伤的威力也不太够——纯军事上,要解乌军的燃眉之急,可能还是要在传统武器框架内多想办法——我的第一个脑洞,就是关于乌克兰空军(《乌军陷入困局:破局猜想一》)。
70后熟悉的旋律

1450是逐个数出来的

在我看来,无论立场如何,对于具体战争的分析,都应该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任何此类内容,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乌友如我,无论战事如何,哪怕乌克兰最后灭国,自己心中朴素的反侵略信念,也不会改变

尝试发表这些东西,固然是个人的兴趣,也离不开各位读者的鼓励。你们的每一个点赞、转发、点“在看”乃至一杯咖啡,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谢谢!


我的乌战系列内容,请点击

俄乌伤亡数量:乌军失踪人员之迷

库尔斯克60天:乌克兰的决绝

红军村之五:俄军拿下弗勒达尔

乌军陷入困局:破局猜想一

俄乌激战正酣:北约在干嘛?

人头与装备齐飞,战线共战损一色

库尔斯克之四:俄解围成功,乌饺子已漏

红军村战役:乌军伤亡高吗?

俄军真实阵亡人数:量化对比分析

红军村之三:小泽和西帅的红线已暴露?

其实战报自己会说话……

库尔斯克30天:1口浓痰,2道裂缝,3个纪录

红军村之二:俄军势头未竭

红军村外:菜花样的恶性病变

库尔斯克战场之二:小蛇吞硕鼠?

科列捏沃方向是西尔斯基的第二拳吗?

自由的味道

今天是一个纪念日

昨天起,我的罗马ID是“毒刺”

罗马复兴 金牌观众
看局的超高,打局的超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