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功举办跨年「冬季夜市」6个月后,伍德吃托克再度出击三里屯,所不同的是扩展至2倍的空间规模、更多元的活动区域、联动40家门店超值打卡福利之旅,和你玩转整个6月和端午小长假!
即将在三里屯机电院开启的创新空间项目「4567·潮流新市场」,6/8-6/10端午节假期将同伍德吃托克联合策划,携手100+独立品牌,举行一场集合美食区、展览区、互动体验、创意零售市集和室内音乐律动的多元体验创意集市。
在四伍六七 看姆们客厅
无墙无界的 游牧着
生活中什么能带给你简单的快乐?
光和影?
一盏灯?
能写下瞬间的手工纸张?一张卡片?
儿时的玩具,风车,还是剪纸?
这次我们将用两面特殊的“墙”在客厅里和外来延伸快乐
传统手工艺,是怎么靠执着的手艺人在不变与改变中活着和可持续?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寻找,也是我想融合在客厅里分享给大家的,这些和我志同道合的手艺人们是怎么因为对某一技艺的灵魂契合而找到自己,做自己。手作的独一无二,可以是上个时代的,也可以是世世代代的,但要活着,得生活化。
哪怕是同一种技艺,换了个人,都会因其自有的习惯和理解而变,这太让人着迷。除了手作,活在怀旧中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对8、90年代的玩具或者任何物件儿着迷的一帮可爱且偏执的人们,大家的收藏千姿百态。甭管是手种的,手缝的,手绘的,这个不随意被周边和现实改变的精神、坚持,让咱们在这个客厅里遇到。
"捡破烂"是我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像其他组成我这个人的重要元素一样,伴随而影响着我长大,如果说裁缝铺概念来自姥姥,对面料和衣裳的好奇来自于姥姥和妈妈,那爱“捡”和观察(变成合适自己的)来自于姥爷。同时,这两个爱好都是只要敢想象,动手就能成真,一切皆有可能的满足感,简单快乐。这些习惯也承载我对家人们的情感寄托,且让我能做出代表“我”的作品。
这次的家具除了延续“捡来的”,还有客厅中手艺人们用过的老物件儿。这也是我的新目标,慢慢用游牧客厅的朋友们那些不再需要的老物件儿来"形容"和"承载"我们的生活方式。
stooping这个词儿的存在是我在疫情期间发现,第一感受就是很兴奋原来有这么多人爱捡,我不是一个人!那种因为某种特定文化而遇到志同道合的同类的感觉更是碰撞上与我想做可移动的,游牧客厅的概念,让不需要的物品再循环起来~
灵感来自平时最常用来试版和调版的白坯布vs剩布头儿!白坯布让一切皆有可能!捆边儿来自面料包装袋儿!零浪费还个性化~有啥用啥
为什么是游牧?
可移动
可持续
走哪儿带到哪儿,因地制宜
一起吃喝玩乐,分享包容,还有诗和远方
家具都是捡来的,stooping!可以随时分享出去,再随之补充,循环着。
也是19年,在伦敦偶然撞见这个“Nomadic Community Gardens”时脑子里的那一声“嗡”,彻底让我心中种下了用“捡破烂儿”来搭个游牧客厅跟着我到处走的种子,到处走,与朋友遇朋友。
为什么是客厅?
客厅好像是不分国界的温馨包容,在国外,在北京,在藏地等等。客厅都是他人能进到的,最接近主人本人的生活方式的私人空间。也是主人最真诚的迎接亲密朋友们的场地。
时代对我的影响不止是家人们,凌叔华先生的'大小姐的书房',林徽因先生的'太太客厅';那在家中的聚会,那跟志同道合的友人们谈天说地的小世界,真的让我很向往,从此'客厅'对我来说意义不同了。做'客厅'也是像她们致敬。
延伸的?
希望能带着延伸的朋友们和这个客厅,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无限可能,无限延伸,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客厅里有啥?
有社区文化+ 人情味儿
既我在这个城市的每一天或某一天,我的吃喝玩乐,我喜欢的,我身边的。不管是店里的商品,还是人或环境,一处合,咦,原来处处合,所以才志同道合,简简单单,慢慢都成了朋友。居住和工作周围的社区生活,是我生活中重要的幸福源泉,毕竟餐饮可以直接解馋,商品令我见世面,都是我的精神支柱。想着去他们的店里都会幸福。
在客厅还有我现阶段在思考的,最近是传统手工艺如何存在着和 “文艺复兴” ,捡回可用的再用不是新兴,几百年前古人也会这么做。
生活得实用,得能用着,生活经验出艺术,该咋让传统手工艺和手工艺能留下来继续走更远?
这不仅是我设计和做手作衣裳时常思考的,也有很多人已经做得很好。这次将带来我和朋友们的不同类别商品。
延伸的游牧客厅=延伸的朋友们:
我们这里岁数最大的金老师告诉我,他就是在玩耍
我们就是一帮不分年龄性别的人一起玩耍 希望让同样爱玩耍的人早日找到归宿
杨波大哥说,必须得和生活相关
没有刻意
我是楮先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创造纸张的胡同之光:我是楮先生
他们走遍大江南北,将关于中国手工纸的故事说给你听
中国手工纸在历史的演变中从未停止过发展。从东汉到民国,从“蔡侯纸”到“宣纸”。
网络时代之前我们读书、习字、写信,每个人都曾对纸的使用习以为常。艺术家们更是对各种纸的质地颇有研究
中国现在仍有许多人在传承手工纸文化,守在自己继承匠人精神的地方,为中国手工纸文化默默输出。
各个地方因造纸工艺的差别,每一种手工纸都各有地域特色,也有了当地匠人们和纸的故事。
楮先生在中国手工纸的领域努力钻研,他的原生和加工纸作品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上百个文创中心里展出销售,还在UCCA、中国书店里给喜欢传统手作纸张的成人、孩子开设手把手的造纸教程,鼓励每个参与造纸的人发挥自己的创意,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手工纸制品。
这次还带来了手作棉花纸与花瓣粘贴画
棉花柔软而有韧性,洁白但包含所有颜色。所以棉花有很多重要用途,手工造纸是其中之一。
棉花手工造纸的特点是:简单、完美又环保。
待花朵慢慢的即将凋零之时夹进书页中。一晚随意翻书催眠,小小的一片无声飘落,轻轻捡起来,看它的两片花瓣紧紧贴在一起已变成淡棕,透过灯光再一看,一朵美丽精致的小莲花被夾在两片花瓣之间——这就是“一花一世界”吧。
棉花造纸的柔和透光性使风干压平后的花朵展现了它神秘而美丽的内心世界。
棉花和花又相遇了,从花瓣到蝴蝶,从小马到女神、从山野到书房......温暖的灯光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从此将踏上永无止境的发现之旅。
金学文老师
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裱糊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裱糊就是用纸或其它材料糊屋子的顶棚或墙壁。裱糊技艺几百年来,是百姓最为喜爱的一种室内装饰形式,凡遇乔迁之喜、逢年过节、结婚生子、老人祝寿等,都要将房屋裱糊粉刷一新,是人们心里最高兴的一件事。
金学文老师自幼随父辈学艺,属于门里出身。为帮助父亲维持家庭生计,利用课余时间及学生假期,跟随父辈走门串户,为户主做裱糊手艺,是裱糊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裱糊技艺在历史上已传承了几百年,是以师傅带徒弟或门里出身学艺,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所以历史上没有文字资料可以参考或查阅。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延伸的圓
昔古
精细镂刻而后点染颜色,以光为线、以光分色——蔚州刻纸拥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虽然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已失去了原生语境:物质土壤,和更重要的,精神土壤。
能否在当代生活方式里重新为它找到位置,是决定蔚州刻纸能否真正存活下去的根本。
昔古文化之创立,意在拂去表象与喧哗,扎实研究文化因何而生,因何而盛,再从其真正意涵出发,循古而向新,探寻基因深处的契合,达致文化遗产在当代的长久蓬勃。
昔古主理人赵楠楠凭投身非遗原乡的执行力与定力,借二十年国际广告公司的创意背景和广阔视野,
以深得非遗精髓的方家为师,共从业几十年的艺人一道,收集、传习、研究、创新……
二零一五年至今,积累了原创产品开发、博物馆合作、品牌定制及联名、企业专属活动、经典传统复刻、剪纸图像溯源研究等多项案例。
"我体验戏曲的照片 也体现了昔古品牌的特质 就是一定要亲身亲历"
风车王-北京南派风车传承人
风车王自述:王国华,老北京,拜名师,曹长山,老先生,曹家人,制风车,已五代。用心学,得真传,79年,到现在,四十年,卖风车,遍京城,京南派。有特色,颜色艳,声音脆,转动灵,样式精,老传统。是非遗,传承人。
悟家族
把生活的感悟,留给“欢喜”。
我们创作“悟吉”IP形象之初模糊化了五官,其实是人间清醒,意味着开悟大吉,让大家在这张可爱的面容里寻找自己看到的“神情”,喜怒哀乐皆由心生,也许就是因为“悟吉”这一刻你是开心的,释怀了,感悟到了我们要传递的那份快乐与积极。
悟吉遇到了国宝就有了“悟囍”,悟囍可以是一只熊猫也可以是无数人心中所喜欢的熊猫,目的就是想让让更多人了解国宝,爱国宝,宣传国宝。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研习,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我们这里放慢脚步而停留驻足,看到透过一丝光,而发现手中的美。
了来可您
“玩具的天马行空使我着迷,并开启了我收藏玩具的旅程。从早期的麦当劳玩具到龙珠、忍者神龟都是我儿时回忆延伸出去的收藏!小时候玩玩具的那种纯粹快乐和其本身所带的感情记忆,不该被遗忘。取名“了来可您”,即您可来了!反着念寓意是希望我分享的这些能带您回到过去,找回儿时的快乐,别忘记!”
柯墟老师 村子里画画的
1983年出生浙江。2007年5月入住宋庄画家村。
【主要展览】
2007《鸟瞰六人展》北京尚上仁和画廊
2008《“生命的力量”原创艺术博展》北京日博爱努画廊
2009《日珥下的垂露竖绘画展》北京宋庄大丰画廊
2012《“表现一代.北寺岁月”群展》北京宋庄小堡驿站
2012《心物.物象—当代艺术作品展》北京宋庄结草艺术空间
2014《“梵”村落—院落艺术群展》上苑艺术馆
2022《有泮艺术展》一天自然
艺术装置:
扎根胡同里的,
还有以牦牛毛、纺织的过程作为深入现场的“念仓”工作室,看看已从游牧转为定居的藏民们,是如何看待当下生活?手工艺是如何以何种形式存在和留传的。
最后,表达人与衣物,与周围,万物,自然的关系的 “圓“。
在延伸的游牧客厅,有打小儿,打前儿,打昨儿的喜好,更有打今儿,打明儿,打后儿的新遇!
金学文老师
风车王 王国华老师
柯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