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在老家卖栗子,他特别喜欢诗,读了不少诗,也写了不少诗,可是诗写出来语言倒是不错,立意也够深,就是总被人批评写得空。
他找我求助。我说一首不错的诗有点像你卖的栗子,不仅皮要油光锃亮,内容也要具体饱满。概括没有毛病,抽象也没有问题,但概括和抽象之中还要能见到具体的“事儿”。我说,你不总爱读张二棍的诗吗,咱不妨拿二棍的几首诗“举个栗子”。
在乡下,神是朴素的
诗/张二棍
在我的乡下,神仙们坐在穷人的
堂屋里,接受了粗茶淡饭。有年冬天
他们围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着几瓣烤红薯
而我小脚的祖母,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就端来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张瓷质的脸
然后,又为我揩净乌黑的唇角
——呃,他们像是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讷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也不懂喊冷。在乡下
神,如此朴素
你看到染色的部分了吗?那就是具体的“事儿”,是有年冬天我的祖母和神的一些家长里短。而问题是很多人往往会写成下面这个样子。
乡下,神是朴素的
诗/
在我的乡下,神仙们坐在穷人的
堂屋里,接受了粗茶淡饭。
他们围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着贡品
而我的相亲,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就端来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张瓷质的脸
然后,又为家里孩子揩净乌黑的唇角
——呃,他们像是一群更小
更木讷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也不懂喊冷。在乡下
神,如此朴素
“在我的乡下,神仙们坐在穷人的/堂屋里,接受了粗茶淡饭”这是一个概括,之后就不能再概括了,而是要落到一个具体的时间(有年冬天)、地点(我祖母家)、人物(祖母,我)、事件(神仙分食红薯,祖母给神像擦脸,又给我擦唇角),避免继续泛泛写下去。同样的,前面依然是概括(造访古人云云),后面具体到我和屈原的一次具体会面,抱住了我,湿淋淋,冰凉,掩面叹息,场景真实生动。前面依然是概括地写“轻”,虽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月光,一个婴儿,但都还是泛泛地一笔带过,到第三个例子就不能再这样一笔带过了,具体到了人物(一个小偷,一对盲人夫妇)、时间(盲人夫妇刚从按摩店下班回来煮面时)、地点(盲人夫妇家中)、事件(要偷没偷,羞愧而走)。你看,把诗写好写实也不难吧,概括之中要见具体的“事儿”,让你的诗歌落实落地,落到一个实际、具体、可见的场景里。
诗人简介: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这些都是我写诗的心得和读诗的发现。如果您觉得有用,请长按关注公众号【十耘说诗】二维码,点赞支持转发。同时,也欢迎赐稿。投稿请加本人微信shiyunzhuce,将从您的诗作里提取技术供广大诗人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