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30多年,任正非3次感慨:我们活下来了!华为"活下来"的关键事件

文摘   2025-01-09 07:01   江苏  

作者 | 田涛
来源 | 田涛《在悖论中前进》
投稿 | funqitown(微信)

活下来始终是华为20万奋斗者的最高使命。

1991年12月31日,华为开了一场全体员工庆功会,任正非第一个发言,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突然说不出话来,最后哽咽着说了一句:"我们终于活下来了……"

2007年某天,任正非从欧洲某国打电话告诉我,华为在欧洲签了三个大合同,"与日本软银也将签订一个大合同,然后,他颇为感慨地说:"华为总算活下来了……"

2022年9月,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要将寒气传递到每一个人",半年之后又在另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活下来了……"

决定华为"活下来"的关键事件

36年,每场值得纪念的胜仗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败仗都是一段"活下来"的历史,都留下了华为人自己的故事和传说,也都凝固在了一群一群人的记忆中。

这里仅列举其中几个故事。

C &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故事:

我曾经在华为大学高研班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请100多位中高管做选择题:早年创业史上对华为生存至关重要的项目是什么?5个选项中90%的人选择了 C &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而上马 C &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背后是一串串极其生动的群体奋斗的故事、激进激励的故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故事。17

石岩湖会战故事:

这是一个在华为被遗忘的故事,但是参与会战的80多位老华为人却没有忘记。1999129日,从不同产品项目抽调的80多位"很厉害的人""当时各个项目组非常优秀的人"被集中封闭到深圳石岩湖度假村,从事 CDMA 产品的技术研发,此项目的名称叫"3030""可以说没有白天,没有晚上,没有周末,还没有平时(中间还包括一个春节,所有的人都没回家),基本上是早上9点工作,凌晨2点离开,每天工作时间非常长,回去睡个觉,第二天一睁眼就过来了……八十几个人在一排平房里边编程序边调试,睡觉就睡到旁边宾馆里,吃住公司都包了,条件非常好,伙食标准一天68块钱,每天中午不是虾就是蟹,每天晚上不是蛇就是鳖……吃得很好,工作效率很高,所有的人都感觉自己是被选拔出来的,很有荣誉感""当时大家都觉得自己是高手,不能丢那个人,所以每个模块都在互相争着赶进度。129日进石岩湖,一个半月就打通电话,基本上主体代码完成了,非常快的进度……4月的时候,我们的代码就基本成熟了,达到商用水平了",紧接着,"我们做了很多的对接测试,效果都非常好……我们这个设备非常好,很有底气.."

然而,由于当时中美关系突然恶化, CDMA 技术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变得渺茫,公司被迫做出决策:3030项目( CDMA 产品开发项目)下马。

SingleRAN (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技术)的故事:

华为的国际化是两重战略的成功。一重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华为在中国本土市场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从西方公司放弃和忽视的县乡级市场,以大量的微创新和模仿式创新,与24小时的客户响应速度相结合,步步为营,步步逼近和扩张到省级市场、全国市场。华为的国际化也是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等欠发达市场起步的。

华为国际化的另一重战略是,以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赢得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SingleRAN 就是划开欧洲铁幕的"革命性技术"2005年,汪涛被当时的无线产品线总裁余承东派往欧洲开拓市场时,华为的无线产品"无论是规格、性能、成本,都比爱立信差一大截",销售收入"基本上是零,忽略不计的",品牌知名度也很低,汪涛和他的团队成员有一年多"见客户很困难"。关键的突破来自分布式基站,这一业界绝对领先的架构式创新,让华为的无线产品在欧洲撕开了口子"但真正站稳脚跟的是 SingleRAN "," T (指规模比较大的电信运营商)要求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供应商,产品要绝对领先,价格还要有优势", SingleRAN 充分满足了客户的这一要求。

沃达丰公司技术专家圣地亚哥·特诺里奥( Santiago Tenorio )是最早提出将 GSM 3G两种无线通信制式融合在一起的创意者,华为瑞典研究所的研发人员最早呼应了客户这一创新性需求, SingleRAN 这个著名的通信用词也是圣地亚哥和华为的技术专家共同讨论出来的。

华为无线产品线在欧洲的销售主管意识到,这是突破欧洲市场的"创新利器",迅速反馈给无线产品线负责人,无线产品线快速集结技术专家和开发团队,放弃全部节假日,每天工作10多小时,用将近7个月研制出了SingleRAN 这一颠覆性创新产品。

SingleRAN 的关键决策者、策动者、操盘者包括余承东、汪涛、杨超斌、万飚、何刚等人,具体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化是朱浩冰等一批技术专家实现的。余承东当时是无线产品线总裁,汪涛是无线产品线欧洲销售主管,杨超斌是华为瑞典研究所所长,万飚是无线产品线产品开发主管,何刚是 GSM 产品主管。

5G与打胜仗的团队:

华为5G故事的枢纽人物,包括华为加拿大研究院院长童文,一个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都在从事移动通信的人;土耳其的埃尔达尔·阿里坎( Erdal Arikan )教授,他的一篇论文、一个数学代码与华为的研发团队产生的化学反应,改写了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传统格局;杨超斌,曾经的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

5G的开发成功,更重要的是在项目领头人的背后,有一支能打胜仗的技术专家和产品开发团队,从起初的几十号人到后面的数百上千人,10年之间多次集结,不断冲锋,最后终于登顶。一位核心专家感慨地说"在技术上有打仗的感觉",曾经"大家(一起)吃喝拉撒睡3个月,这就是华为,别的公司是不可能的","为了让标准收敛起来,后面3年我像丧家犬一样,全世界到处跑,我一年回家30天不到,2018年有一次我的血管破裂,差点儿死了……"

"会战"是一个军事用词,也是华为36年管理史上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松山湖核心零部件"补洞"的会战故事、
鸿蒙和欧拉操作系统会战的故事、
5G手机会战的故事、
AI 大模型会战的故事……
还有市场体系在不同阶段的会战故事,
供应链体系、制造体系等业务支撑部门的会战故事……

作为最接近、最了解和最深入研究华为与任正非的极少数人,田涛教授在《在悖论中前进》一书中,以悖论为视角,以华为和任正非为案例企业和案例人物,完成了一部融合管理学、华为、任正非和个人阅历的集大成之作

如何更好地理解华为,是中国企业界、学术界,也是中国社会各个层面,一个富有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重大课题,田涛教授的《在悖论中前进》一书,无疑是最佳参考,更是权威参考,值得一读。

如果喜欢更多讲述任正非和华为的创业故事、管理故事和案例的书籍,可以选择读一读华为研究三部曲《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理念·制度·人》、《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家》等。

感兴趣的即可点击下方卡片查看


风起堂观察
讲述大佬传奇故事,解读商业智慧和管理方法,分享科教文领域价值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