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风起堂主人
来源 | 风起堂观察(funqitun)
投稿 | funqitown(微信)
01
华为宴请外宾,每次只有任正非那一份吃得最干净
2000以后,随着华为在海外市场的不断取得突破,华为在深圳的坂田基地,也经常会迎来全球各地的外企高管、政府首脑等高级别外宾。
在华为坂田总部专门宴请贵宾的高级餐厅,有一个特殊现象:在每次宴请外宾时,只有任正非面前的那一份吃得最干净。
有一次,一位新来的服务员不了解情况,以为老板没吃饱,就赶紧上前询问总裁是不是还要再加点什么?
任正非一听,赶紧连说不要了(以上引自吴建国《华为的世界》第75页)。
其实,华为内很多熟悉老板的人都知道,即使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任正非也会把自己的那一份全部吃掉,坚决不浪费一点。
任正非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格和生活习惯,在华为早已成为一种精神示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华为的企业价值观。
1997年,华为高管在珠海召开战略规划会议,午餐时,每桌坐8人,会务人员却只给点了三四个菜,任正非笑称负责会务的主管太抠门。但是,华为的高管们心里都明白,宁可先少上几道菜,也比让老板看到餐桌上的浪费要好得多。
2005年,华为年销售额82亿美元(482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30000人,海外员工数达10000人。有一天,有老员工碰见任正非刚从食堂出来,手里提着一个白塑料袋,里面装有一二十个包子和馒头,状如隔壁下班回家的大爷。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02
是的,任正非没有专职司机
据华为前研发人员张利华亲历、华为资深管理顾问吴春波等记述,从1987年华为成立到1997年的10年间,即使华为已经年销几十亿元,但任正非却一直没有买车,每天都是一个人走半个多小时路上下班。
直到华为办公楼再次搬迁,因距离住地太远,任正非终于买了一辆二手标致,开了好多年。
后来,到2000年左右,任正非在大家的极力劝说下,才终于换了一辆宝马。
但是,任正非一直坚持自己开车,不配专职司机,即使老板的秘书随同出行,也是坐在副驾位置上,享受任老板的驾驶服务。
对于外界关注,任正非回应称:我要有专车司机,董事长就得有;董事长有,公司高层EMT成员就得有;EMT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官也就不平衡了,华为就变成车队了!
老板不配司机,不开豪车,华为的一众高管们自然而然以老板为榜样,失去了开豪车的机会,没有专职司机的特权,即使不会开车的孙亚芳,也只能自己出钱聘请司机,并且公司不报销。
所以,华为上至任正非、孙亚芳,到所有EMT成员,再到各办事处、分支机构的所有主管领导,都不会有个人专车,更不会有专职司机。
虽然华为高管没有专车,但华为接待客户的专用车,却是清一色的奔驰、奥迪等高端豪华名车,更配有专业的礼宾司机,有严格的接待服务流程。
因为,华为所有的资源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服务的……华为的专车司机只为客户服务!
03
对自己小气,对员工大气
虽然任正非的个人作风艰苦节约,但他分钱给员工,却一贯大气。
华为,几十年来坚持高投入的自主研发路线,如今已成为国内科技企业的标杆,并成为中国科技在单项领域内领先全球的象征,不得不说,其“以客户为中心”的“奋斗者文化”是底层逻辑。
华为奋斗者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以奋斗者为本,即“绝不亏待奋斗者”。
如何不亏待?
便是利益分享,财散人聚,每一个加入华为的人,只要你愿意吃苦,愿意拼自己的能力,就等着“拿麻袋装钱”吧。
有华为高管说,“老板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多数人都觉得在华为工作就是在为自己奋斗。”
研究华为的多位学者认为,任正非是最懂人性的激励大师,洞察人性,驾驭人性,愿意并善于分钱、分权、分名,才有了华为的“遍地英雄下夕烟”。
“只要我不要钱、少要钱,世界就是我们的;如果我要钱、多要钱,世界就缩到我家了。”这是任正非在拒绝下属高管建议自己增持股份时的回答。
从创业之初,任正非就坚持利益分享,并逐步推行全员持股机制,将超过99%的股份分给了华为员工。
20多年来,任正非个人持股份额始终维持在1%左右,近年更持续下降,2024年,任正非股份已降至0.58%。
04
苦难成就辉煌
为何任正非能有如此胸怀,把利益分享给大家?
一个企业的高度,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创始人的格局。
任正非在接受访谈中表示,自己的不自私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
有记者问任正非:你小时候很穷,有没有吃不饱的时候?任总回答:你问错了,你应该问我小时候有没有吃饱饭的时候。
任正非出身贫寒,在家中排行老大,后面还有6个弟弟妹妹。全家9口人,全靠父母微薄收入度日,每到交学费的时候,母亲都要四处借钱来渡过难关。
任正非上高中时,正赶上3年自然灾害的极端条件,一家人只能实行分饭制,每人食物份额固定,勉强足够维持活着。
虽然每个人都吃不饱,但每个人都很自觉,绝不会浪费一丁点粮食,更不会偷吃多吃,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多吃了这一点,家里就会有人挨饿,就会有弟弟妹妹因为偷吃的这一口活不下去。
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任正非考上了大学。
就这样,从贵州山沟沟里走出来的任正非,带着出身寒门的艰苦朴素、奋斗不止的精气神,走进大学,走进部队,走进社会,创建华为,成就华为。
“要活大家一起活”,苦难成就辉煌,成就了任正非,成就了华为。
任正非的苦难和奋斗,深深地烙印成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当然,也有很多老板和任正非一样出身贫寒,但唯有任正非坚持艰苦奋斗并“修成了正果”,成了中国经营之神,这又说明什么呢?
有人忘了初心,但任正非没有。
很多企业抱怨学不会华为,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这些企业经营者不懂分享,不懂人性。
为了探究并解读任正非的管理哲学,从1996年起即担任华为高级管理顾问的田涛教授完成了这一经典——华为研究三部曲:《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理念·制度·人》、《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家》。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由田涛和吴春波教授合著,访谈了136位华为中高层管理者,书中通过大量首次披露的任正非和华为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基于人性的独具特色的任正非管理哲学,对华为进行了深刻、系统、权威的解读,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丰满的任正非,被众多知名学者人士誉为“颠覆外界对于华为的所有认知,研究华为与任正非的教案级著述”,极具可读性和思想冲击力。
《理念·制度·人》是田涛教授积淀8年研究华为之力作,对华为企业文化与组织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解析;《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家》则以华为和任正非为参照,纵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要真正了解和学习华为,建议创业者、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希望了解和学习华为和任正非的相关人士,可以读一读。
▼▼▼
感兴趣的即可点击下方卡片查看
参考资料:
田涛、吴春波合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田涛著《华为访谈录》、《理念·制度·人》、《在悖论中前进》;
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1/2/3;
黄卫伟《价值为纲》《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吴建国 冀勇庆 《华为的世界》 。
注:本号所发表内容凡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者未注明出处的均来自网络,系转载,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