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教师简介】
郭玥,女,1981年11月出生,高级教师,现任职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 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从教以来,先后获得包头市学科带头人,包 头市优秀教师,包头市优秀教研员等荣誉称号。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风 格,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17年获得全国“七 彩杯”素养大赛一等奖,设计的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入选统编版《教师用书》,还 多次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
六年级上册第21课《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郭玥
【教材分析】
《三黑和土地》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 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阅读训练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 要观点”。
《三黑和土地》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诗人苏金伞于1948年创作,表现了土 地改革运动后,做了主人的广大农民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
一、关注文体
《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诗人饱含深情地真实记录时代的巨变,形象、 细腻地描摹翻身农民的生活,诗中运用写实的方法,先总写农民得到土地后的喜 悦和激动,然后在时代背景的幕布下关注最普通、平凡的农民形象——三黑,通 过他翻地、耙地,听蝈蝈儿叫,憧憬未来等内容表现农民对土地深沉地爱。
诗中既有直抒胸臆的诗句,直接向读者倾吐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也有间接 抒情的语句,借助大量的细节描写和蝈蝈儿等意象表达三黑对土地的情感。整首 诗感情质朴真挚,令人感动。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诗中选取农村最常见的事物,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展 现现实生活。诗句大体押韵,节与节之间换韵,读起来有节奏感,且富于变化,
达到了内容、形式、情感的高度统一,形成“大地似的稳定、宽广、厚实、永恒” 的独特风格。
二、立足教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在小学各个阶段呈现梯度编排,螺旋上升:低年级引导学 生感受自然,中年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到了高年级倡议保护自然。在单元内部, 安排的四篇不同文体的课文从古今不同阶段展现了环境与人的关系:《古诗三首》 聚焦祖国的山河之美,《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地球的现状,《青山不老》《三黑 和土地》聚焦家园与环境的守卫者。
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中有两个关键概念——“关键句”和“观点”。文章的 “观点”就是文章的立意或主旨。对整套教材做纵向梳理:教材编排从表层的内 容理解到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最后把握文章的观点。理解的程度升级,借助关 键句理解的方法却不变。以此推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借助关键句理解文本。
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需经历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观点,并结合文章内容理 解观点是如何一步步说清楚的,在此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深层含义。最后,提出自 己的观点,发出倡议。
《三黑和土地》是单元最后一课,在单元编排上突出的是引发学生对土地的 新认识,同时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借助课文中的关键句体会情感,理解土地与人 类的关系。文中能帮助学生把握诗歌主旨的关键句是直抒胸臆的诗句。
三、依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中的第四 条: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文学阅 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第三学段第三条: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诗歌、散文等优秀 文学作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用口头或者书面 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抒发自己的情感。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提到:第三学段,应引导学生分析证据 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评价。在学业质量描述中,与本课学习相关的内容有:借助 与文本相关的材料,结合作品关键语句理解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得出自己 的观点或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三黑和土地》的教学重点为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主要内容, 结合土改背景和关键语句体会农民对土地的情感,表达自己对土地问题的思考。
四、以生为本
对照人文主题、阅读训练要素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情分析如下:
项 目 | 学习起点 | 学习难点 | 教学策略 |
人文主题 |
对环境问题 的现状有一 定认识。 | 没有把环境放在一个 更大的系统中去感 受,如环境古今变化、 守护家园中人的坚守 与努力等。 |
把环保教育自然渗透在语文 学习活动中,落实以文化人的 目标。 |
阅读训练 要素 | 能找出直抒 胸臆的关键 句或文章的 中心句等。 | 学生对于“关键句” 到“文章主要观点” 的实现路径尚不清 晰。 | 引导学生经历找到关键句,然 后进行分析、整合、推断,通 过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 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
《三黑和 土地》课 文内容 |
对农业劳动 和农民生活 有最基本的 认识。 | ●不了解诗歌创作 的时代背景。 ●由于诗歌内容与 学生生活较远,导 致学生对诗中的 情感缺乏深入体 会。 |
●借助相关背景资料了解 时代背景。 ●通过话题讨论,反复诵读 走入诗中情境,借助关键 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并积累词语,结合背景资料理解“翻身”,提炼关键词句交流 自己的阅读感受。
2.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到诗中能表现三黑变化的小节,关联阅读,理解诗意, 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理解三黑如何看待土地。
3.阅读拓展资料,结合资料内容,说出对于土地的新认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三黑如何看待土地。
【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见附件1)。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说说三黑和土地
一 、预习检测,了解背景。
1.预习检测,理解词语。
2.结合课前预习说说题目中的三黑是谁。 3.交流背景资料。
二 、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朗读课文,思考:把整篇课文浓缩成一个词或一句话。 2.交流自己的初读感受。
三 、聚焦“改变”,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翻身农民 三黑的变化藏在哪里。
2.找到意思相关的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预设:找到4-5小节。
1. 抓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每一块”等三黑的表现从 中体会到三黑翻身后高涨的劳动热情。
2. 有感情朗读,读出三黑对土地的珍爱。
(二)预设:找到6-8小节。
抓住“简直是一张软床”等语句体会到三黑对土地满怀热爱,对待麦籽儿就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三)预设:找到9-15小节.
1.抓住反复出现的“蝈蝈的叫声”体会到三黑翻身做主,拥有土地的骄傲
与自豪,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朗读9-15小节。
(四)交流:土地对于三黑或农民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背景资料,聚焦“改变”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关联阅读,交流体会,有感情朗读等方式逐渐走入诗中情境, 体会诗中情感。在此基础上,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土地对于三黑意味着什么,从中 感受到土地既能给予三黑物质层面的丰富更能带给三黑精神层面的满足。】
板块二:谈谈我们和土地
一 、关照自我,阅读拓展。
1.交流土地对于我们和农民是否一样?
2.阅读三则资料,思考对于土地问题的新认识。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土地利用情况》
《全球面临土地退化的挑战》
二、结合资料,交流认识。
【设计意图:呼应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谈谈我们和土地”的话 题。拓展阅读三则材料丰富学生对于土地现状的了解,转变学生对于土地问题的 认识,产生危机感,初步建立公民生态环境责任意识。理解土地与人类息息相关, 愿意用行动保护我们脚下的土地。】
【作业设计】
必做:
第六条减少污染产生。不露天焚烧垃圾,少烧散煤,多用清洁能源,少用 化学洗涤剂,不随意倾倒污水,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用超薄农膜,避免噪声扰 邻。 |
——选自《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哪些行为会对土地产生影响?选择你感兴趣的内 容进行调查。可以与同学分享你的调查结果或写一份倡议书。
选做:
与家人交流自己对于土地问题的认识,听听他人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可以进 行讨论。
【板书设计】
21*三黑和土地
热爱 喜悦
麦籽儿荞麦花蝈蝈儿
板贴(现场随机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