㝬簋,又名胡簋,1978年5月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镇齐村,铭文12行124字,今藏陕西省扶风青铜器博物馆。㝬,周厉王名,文献作“胡”,㝬、胡音近通假。周厉王十二年,王自作器,铭云夙夕戒惕,顺应天命,心胸宽广,能通达天下,故敢敬颂于先王宗朝。“㝬所作器,用以宁顺祖考,敬畏上帝之命,以善保王室与自身,不断地赐予我大福与智慧,愿久为礼祀,以祈长寿平安,长在王位,顺承天命于下土”。史载厉王无道,却伪饰自己为仁君若此,实在令人莞尔。
㝬簋
器为厉王自作,书铭制范自然也会异乎寻常,以此造就了㝬簋书法的与众不同之处。首先,是铭文复古与修饰的风格,如“天”“大”“夫”“文”“夜”“立”等字下垂线条的对称状态,与大盂鼎承商器风格的写法一致,是为了修饰字形使然。其次,多次出现的“朕”字,左、右手相向的拱奉之形,写法大异于铭内其他相同偏旁的写法,也不见于他器。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这只是突出厉王地位的特殊修饰之法,有意识地把“朕”字从实用的书写状态中分离出来。“献”“廷”二字上部转曲也受此影响。与同时的㝬钟相比,其“朕”字和其他相同偏旁的具、(扑)均为正常写法,而铭文工美尚在㝬簋之上,这足以证明我们的观点。再次,㝬簋字大,几乎可以和虢季子白盘相比,铭文在器内底部,书制难度颇大,能成就如此轩昂气度,足见高明。
㝬簋铭文拓片
【合集&单本】砖铭书法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