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文俊带你读帖——西周金文·㝬簋品读

文化   2024-11-25 18:49   湖北  


 读帖 · 西周金文品读 

㝬簋
■丛文俊


㝬簋,又名胡簋,1978年5月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镇齐村,铭文12行124字,今藏陕西省扶风青铜器博物馆。㝬,周厉王名,文献作“胡”,㝬、胡音近通假。周厉王十二年,王自作器,铭云夙夕戒惕,顺应天命,心胸宽广,能通达天下,故敢敬颂于先王宗朝。“㝬所作器,用以宁顺祖考,敬畏上帝之命,以善保王室与自身,不断地赐予我大福与智慧,愿久为礼祀,以祈长寿平安,长在王位,顺承天命于下土”。史载厉王无道,却伪饰自己为仁君若此,实在令人莞尔。


㝬簋


器为厉王自作,书铭制范自然也会异乎寻常,以此造就了㝬簋书法的与众不同之处。首先,是铭文复古与修饰的风格,如“天”“大”“夫”“文”“夜”“立”等字下垂线条的对称状态,与大盂鼎承商器风格的写法一致,是为了修饰字形使然。其次,多次出现的“朕”字,左、右手相向的拱奉之形,写法大异于铭内其他相同偏旁的写法,也不见于他器。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这只是突出厉王地位的特殊修饰之法,有意识地把“朕”字从实用的书写状态中分离出来。“献”“廷”二字上部转曲也受此影响。与同时的㝬钟相比,其“朕”字和其他相同偏旁的具、(扑)均为正常写法,而铭文工美尚在㝬簋之上,这足以证明我们的观点。再次,㝬簋字大,几乎可以和虢季子白盘相比,铭文在器内底部,书制难度颇大,能成就如此轩昂气度,足见高明。


此外,铭文中有数字残缺,如五行、九行“㝬”字,八行“帝”字等均与锈蚀泐损的状态有别。数年前,笔者曾得精拓,观玩之余,遂确认其乃范坏所致。及至此番临写,再度翻检资料,于高清照片得到印证。器底铭文光洁而无修饰残痕,乃浇铸前字范已有缺坏,大字尚且如此,也是异数。临此器铭,缺坏者可以从取本铭内同字补之。


㝬簋铭文拓片


㝬簋字形体势开阔大度,其后秦公钟、秦公簋,石鼓文、泰山等刻石及汉登封篆阙、唐李阳冰都是循此线索而发展,虢季子白盘则开启秦琅琊台刻石、直至清贤“细腰长脚”一路之先河。简析之,开阔者雄,细腰长脚者险;雄得乎气象,险成就姿媚。雄者不论线条肥瘦,均能以张力外散四射而备气象,险者若筋骨不足即伤软弱,清贤取线条肥瘦变化而长脚侧出,已致姿媚之极,再无峻险可言。明乎此理,临此簋即已把握到中枢。唐人徐浩《论书》主张“大字蹙令小,小字展令大”,米芾《海岳名言》痛斥其说,视之为“颜真卿辟客”,颜楷也因由此导致字形大小一伦。其法书碑弊端不显,盖碑文本以秩序法度相胜,但受唐碑楷法影响,后世尺牍也渐成划一齐整之形,遂成恶札。所谓台阁体、馆阁体之病,皆从此出。临习金文大篆也是此理。㝬簋虽有界格以就秩序,但小大各从其形,阔狭自成规模,是以字形参差,篇章变化,其美尚在其后史颂所作诸器之上。我们之所以如此评价,同样是基于对古法的认知与推崇,对此类在古法与时尚秩序中间游走方式的一种肯定。

古体书法的发展与近世隶、楷书体的演进相似,都有从天然走向工夫,从工夫走向法度森严的过程。达到法度极端的后果就是变法。而出于实用需求、国家文字政策规定,古体大小篆长期以凝固的形态出现在书法史的长河中,至今不能改易。作为书家,并不仅仅限于正字正体的字学之需,而是不断地尝试调整和变革,改造书法的停顿状态,于是那些粗鄙、朴拙的字迹进人人们的视线,希望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所幸的是,今天金文书法可以作为学习楷式的作品足够多,如果从㝬簋之类入手,即不必舍近求远而自寻出路了。并且旁涉资取的张力也大,不妨一试。

 ☆ 关注《书法报》“读帖”栏目
 看更多精彩解读 ☆ 

供稿:2024年《书法报》第45期 14版
责编:印兆麒







【合集&单本】砖铭书法大系

收集近1500种两汉至宋元砖铭拓本
精选有地域性的砖铭
独具自然质朴审美倾向
符合读者赏读需求
折射出不同时代的
书体演变和书法的发展
为书法和篆刻爱好者
提供别样的参考价值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书法报
源于笔墨,归于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