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了!这部在桂林多地取景的年度大剧,将于央视热播!同款打卡点抢先看→

旅行   2025-01-25 11:18   广西  


2025刚开年,
桂林就在央视了一把!
这次居然不是因为山水美景和特色美食……
而是有段“桂林往事”要在CCTV开播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到桂林去!



2024年12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大剧看总台”电视剧片单发布活动在京举行,47部总台大剧及8大系列精品短剧亮相。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电视传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桂花影业有限公司出品,高希希执导,钱林森编剧,冯绍峰、徐璐、李晨、王丽坤、王劲松、张博、刘劲等主演的电视剧《阵地》,也在片单中!

电视剧《阵地》是一部以反映“桂林抗战文化城”为主题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该剧讲述1938年至1944年期间,日本侵华、山河破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郭沫若、夏衍、田汉、巴金、柳亚子、陶行知、徐悲鸿、茅盾、欧阳予倩等一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士云集桂林,与以李克农为代表的桂林“八办”一起,在绝美的山水间,以笔为枪,以舞台做战场,通过新闻、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一系列文化运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流亡与复兴、时艰与责任、生存与死亡、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怀等都转化为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文化长城,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的故事。


在长达5分钟的官方首发预告中,出现了不少桂林人熟悉的地方和字眼!

为了讲好桂林故事,《阵地》剧组在2024年4至5月来到桂林进行了实地取景拍摄,当时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图:在桂林街头偶遇了冯绍峰、李晨、王丽坤,还有人主动报名成为群众演员,和明星一起进组过戏瘾!


87年前,一句“到桂林去!”吸引了多少文人志士在甲天下的山水间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87年后,先辈们在这片热土播下的种子,如今依旧遍地繁花。

好剧开播在即,桂林的历史和地标将一齐闪耀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前,愿你在感动过后回应文旅君的邀请:“到桂林来!”






8条精品线路:走过桂林峥嵘岁月



▲被日军攻占前的桂林

抗日战争期间,桂林成为了中国大后方的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文化人士,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举办了大量文化活动,因此被称为“抗日名城”“抗战文化城”。


▲1944年,中正桥(解放桥)在桂林保卫战中被炸毁

桂林位于湘桂走廊中南端,扼南北之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桂林成为连接西南、华东、华南的交通枢纽,军事战略地位日益突显。1938年1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中共中央南方局桂林办事处等在此建立,为来到桂林的文化人解难纾困,成为桂林“抗战文化城”的一面旗帜‌。桂林成为国统区文化抗战的重要一壁,体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力量,为夺取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AAAA级景区七星景区内的烈士纪念碑

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依然被镌刻在桂林的历史文化地标中,散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与山水景观、公园景点交错辉映。

近日,文旅君也为大家整合了一批桂林的红色旅游资源,并穿插融入山水风光代表性景点,推出8条精品旅游线路,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桂林!

📸📸📸

1


山水环城文化之旅 桂海晴岚—靖江王城—象鼻山—日月双塔—李宗仁官邸—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馆)—白公馆—芦笛岩—《救亡日报》社旧址—两江四湖(夜游)


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







靖江王府占地19.79公顷,位于桂林市区中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故宫还早34年,故有“北有北京故宫,南有桂林王城”之说,也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明朝古遗址王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家喻户晓,这句名言及其所属的全诗就刻在独秀峰上,除此之外,独秀峰石壁上时代不同、书体各异、流派纷呈的摩崖石刻多达160余件,不乏“南天一柱”“紫袍金带”等精品。


桂海晴岚





桂海晴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1000亩草场绿意不绝;200多座山峰层峦叠嶂12个大小湖泊澄澈清明;60亩百年松林松涛涌动。作为桂林市区网红新景区,吸引着一拨又一拨访客相约而来,他们于此品味艺术、悦享山水、洽谈美学、自由骑行、艺术写生、野餐露营、踏青散步......桂海晴岚将生活融进自然。


芦笛岩





“中国国宾洞,桂林芦笛岩”,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自开放以来,曾先后接待数十位外国首脑及政要前来参观。他们在参观后都被这人间奇景所倾倒,有的还留下了动人心弦的赞语。


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 “ 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

救亡日报社





救亡日报社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的办公所在地。《救亡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文化界统一战线的报纸。该报于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后迁广州,再迁桂林。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武汉、广州失守后,桂林成为后方抗日文化中心,扛起了中国抗战文化大旗。


象鼻山





于1995年确定的桂林城徽,形状是一朵桂花,花蕊是“象山水月”的奇景,这足以说明象鼻山的代表性和极高的地位,“象山区”作为桂林市辖区之一,也是以此山为名。


象鼻山原名漓山,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 。地处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坐落漓江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两江四湖(夜游)





南宋著名诗词家刘克庄曾赞美桂林“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两江四湖工程打造的环城水系也让桂林这座城市与“水”的关系更紧密。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桂林人从小倒背如流的地名,环绕着桂林市中心最美的地带,把历史、人文、风景汇流进一脉之中,有“小威尼斯”的美誉。


日月湾码头位于漓江大瀑布酒店一侧的杉湖边,是可乘坐游览两江四湖游船的2个码头之一,夜游体验更佳。在码头处可观赏日月双塔,乘船绕城一周,渔舟唱晚、城市灯火尽收眼底。


📸📸📸

2


溯回往昔书香之旅 桂林中学(宋·宣成书院旧址)—广西省立艺术馆—骝马山—虞山公园—木龙书院—叠彩山(仙鹤洞)—八角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桂林中学(宋·宣城书院旧址)





宣成书院是桂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旧址位于桂林中学内。南宋景定三年(1262),静江府知府朱祀孙为纪念理学家张轼、吕祖谦,以二人谥号“宣”“成”为名创设宣成书院。宋理宗赐“宣成书院”區额。书院屡毁屡建,历元、明、清三代数百年不衰,对广西传承人文精神影响巨大,是全国著名书院之一。


广西省立艺术馆





广西省立艺术馆始建于1944年2月,是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先进戏剧人的圣地,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第一座伟大建筑”。经过重新修缮,这座艺术馆以崭新的容貌再次展现。复古的红色装修设计引得无数人为它驻足,馆内目前不对外开放,但是在门外拍照也很出片。


骝马山





骝马山,伫立于桂林市区桂湖旁,相对高度只有81米,是一座海拔仅231米的石山,因山形如一匹奔腾的骏马而得名,宋代《桂林市志》记述:“骝马山,在城西十里,有石壁隐然,岩穴深阻,有石马二,形甚高大,云是周时物。山形似马,故名。”


此山也是桂林保卫战西线的主战场,山脊上建有骝马山抗日碉堡、工事遗址,登山口处立有一座“缅怀 纪念牺牲的抗日将士”雕像,据说由一座碉堡改造而成。


木龙书院





抗日战争期间,时为广西省会的桂林是日寇重点轰炸的目标之一,桂林周边大大小小的溶洞就成了天然的防空洞,也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庇护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溶洞的地貌特征,顺势提出了“岩洞教育”的战时教育理念,并在1938年底亲自来到桂林实践。作为抗战时期岩洞教育最著名的“十八洞”之一,木龙洞见证了从那个年代走过的桂林学子的青春记忆。


2021年10月,依托这段历史、花费2年多时间在木龙洞内建成的木龙书院开始试营业。有从外地专程寻访的耄耋老人到此追忆:他的父亲以前是桂林中学的老师,曾亲自带学生到木龙洞里避难、上课。


八角塘





八角塘是桂林最早的人工园林、宋代岭南第一官家园林,由当时的广西经略安抚使程节始建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据传他曾在堂前亲手种植8株桂树,所以最早叫“八桂堂”,令当时的官员商贾、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曾有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三山共映水面”的壮观景象,在经历一番缩小之后,一度改称“揭谛庙”。


这里以前也是桂林的一处“文化高地”,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林半觉、黎国伦、郁钧剑、毛荣生、李侃、何香凝等桂林名人都曾在此居住,林半觉先生的后人至今还居住在老宅内。离八角塘不远的龙珠路上有一栋小洋楼,是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文的旧宅。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14号,是依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1996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8年,又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免费对外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之一。此外,它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同国民党进行多次谈判,蒋介石最终同意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奔赴前线抗战。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由我党提出,经国民党当局同意,先后在南京、上海、西安、太原、武汉、郑州、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长沙、南昌、广州、桂林、重庆、豫北、贵阳、香港等地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通讯处。


在桂林筹建办事处时,经多方勘察后,在广西银行经理黄昌炎的引荐下,找到当年“万祥醩坊”房东黄旷达,决定将桂北路138号的“万祥醩坊”作为办事处公开办公地点。1938年1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桂林成为西南抗战的大后方。


📸📸📸

3


寓教于乐雁山—阳朔之旅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省立师专旧址、广西大学抗战时期桂林校址)—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科学馆—桂林园博园—马君武墓—世外桃源—徐悲鸿故居—西街—遇龙河—桂林千古情/印象·刘三姐


桂林园博园





桂林园博园位于桂林市南部的雁山区,雁山镇桂阳公路东侧,是桂林到阳朔的必经之路,园区总面积796500平方米。2012年第二届广西(桂林)园林园艺博览会在这里成功举办。


园博园区的设计紧密围绕“山水园林,秀甲天下”的主题展开,充分利用桂林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通过不同的园林造景手法,呈现融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园林艺术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园艺博览盛会。整个园区景观轴线明确,景观层次丰富。园区分为入口景观区、中心水景区、主场馆区、国际展区、农业科技展区、广西城市展区、园林艺术展示区、湿地景观区等八个区域。


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





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可追溯到始建于1932年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当时校址位于桂林西林公园,便是现在的雁山公园。抗战时期,广西师范大学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


马君武墓





马君武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大门往北200米处。墓园250平方米,墓坐西朝东,灰黑色,前为方形塔状墓碑,后为圆柱形墓冢,前侧立居正撰写的墓志铭。


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集漓江山水、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视觉的革命。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与艺术相结合的升华表现。


📸📸📸

4


忆苦思甜七星—叠彩之旅 东西巷、逍遥楼—解放桥—七星公园(七星岩、烈士墓、月牙楼)—普陀寺(桂林图书馆战时临时馆舍)—施家园等抗战文化人聚居区—巴金、田汉等文化人聚居的六合路和新桥里遗址点—大河坊—广西地方建设干校遗址—靖江王陵景区—尧山


七星岩





七星岩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古时称栖霞洞,在桂林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原来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万余年历史,桂林保卫战中,有八百壮士在此壮烈殉国。


《广西日报》1945年11月20日载:“七星岩内搜寻结果,岩内尚余忠骸八百余具,尽属广西子弟。计有303轻机枪连,该连长死时尚作紧握马缰姿势,忠马亦死其旁,想为作战中毒而死。此外有防毒排、迫击炮排、第一连、团部官佐、卫生队、野战医院及三百余伤兵”。


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属靖江藩国遗存,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墓葬数量最多的明代藩王陵墓群,享有“岭南第一陵”之美誉,展现了明王朝强大的综合国力,诠释了中国传统营造理念,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递了顺应自然、向死而生等价值观。


1996年靖江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靖江王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全国百处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之一;2010年10月,靖江王陵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2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2年12月,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东西巷&逍遥楼





东西巷立于王城根前,历史可追溯至明,时为靖江王城的宗庙社稷坛,明末清初毁于战火;清代,王城改为贡院,无数达官显贵安家此地,平民百姓也随之而来,清光绪六年(1880年)开始出现了“东巷”、“西巷”的名称。


沿着东西巷可穿过状元廊,走到矗立于江岸的逍遥楼。逍遥楼曾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3个著名的人文地理坐标齐名,唐朝官员抵达桂林后必登临此处。置身楼阁,可一览奔腾壮阔的城池,还可远眺绵延起伏的青山,将桂林老八景中的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


大河坊彩虹步道





大河坊彩虹步道是个适合散步和骑行的好地方,起点是大河中学附近的德能大河坊物流园,终点是叠彩花卉基地,全长约2.5km,沿路有银杏林、大草地、鸵鸟园、野猪林农庄等,还能在潭边看人钓鱼。


📸📸📸

5


历史名人足迹之旅 白石潭(李商隐诗《桂林》)—靖江王城(颜延之读书岩、范成大、王正功《劝驾诗》石刻)—伏波山(还珠洞米芾自画像)—榕湖(王鹏运“西园”旧址、黄庭坚系舟处)—訾洲公园(柳宗元《訾家洲亭记》石刻)—龙隐岩(范成大《复水月洞铭》石刻)—七星岩(徐霞客足迹)—龙船坪雕像(曹邺、曹唐、张九龄、石涛等历史文化名人足迹)


伏波山公园





伏波山公园为桂林5A旅游景区“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是具有极大观赏价值的园林式山水公园。景区以历史文物闻名,集山、水、洞、石、庭院、文物六美为一体,步移景换,曲折有致,是桂林山水的缩影,素有“伏波胜境”的美誉。


传说,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出征交趾(交趾,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马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必须解决粮饷的运输问题,曾重修灵渠以保证粮饷的接济,同时也惠及民生。马援在南征交趾中立下赫赫战功,人们怀念马援,唐代在山上修建伏波庙,所以又有伏波之名。


榕湖(黄庭坚系舟处)





1104年,黄庭坚遭小人诬陷,以“幸灾谤国”罪名流放广西宜州,途径桂林时,写下了《到桂州》一诗:“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嵯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


1221年,诗人刘克庄来到桂林,得知黄庭坚当年南迁时曾在桂林榕湖北畔的古南门附近“维舟榕下”,便专程前往探访,写下《题榕溪阁》一诗:“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


訾洲公园





訾洲岛,因唐代洲上曾有訾姓人家住而得名。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以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故洲称訾家洲,简称訾洲,也称浮洲。


訾洲开发于唐朝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距今整整1200年的历史,桂州刺史兼桂观察使裴行立在洲上建燕亭。立飞阁、植花木,开使訾洲成为宴游胜地。訾洲风景是桂林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园林遗址,自古以来訾洲即为文人墨客驻留隔江观象之圣地,“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曾作《桂林訾家洲亭记》盛赞此事,并称“訾洲胜甲天下”。2011年春节,訾洲公园正式建成开园。

📸📸📸

6


信仰不灭烽火之旅 桃花江步道—西山公园—李宗仁甲山官邸旧址—桂林山水公园—桂林博物馆—美国飞虎队遗址公园—桂林师专(两江师范学校旧址)—李宗仁故居—白崇禧故居


西山公园





桂林名刹如云,西山在唐代曾为佛门圣地,公园内的蜡梅林旁,有一座桂林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法藏禅寺。


法藏禅寺的前身是华盖庵。华盖庵是享有“临川李氏”盛名的清代著名盐商李宜民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捐资在原明代遗址上起建的佛堂。李宜民重修华盖庵后,命人将钱塘圣因寺五代名僧贯休和尚所绘的《十六尊者像》摹刻于石,并把十数块共万余字的《金刚经》《多心经》《大悲咒》等佛经刻石嵌于庵内四壁,华盖庵自此名声大噪。《十六尊者像》现藏于桂海碑林博物馆,《金刚经》碑现仅残留八块于寺墙上。


桂林博物馆





桂林一院两馆位于桂林临桂新区,由桂林大剧院、桂林图书馆、桂林博物馆以及文化广场等景观组成,是桂林的文化地标。


桂林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万平米,是属于中国历史艺术类的博物馆,设有“漓水春秋”、“画里人家”、“靖江遗韵”、“友谊桂林”4个基本陈列厅和3个临时展厅。“漓水春秋”馆内藏有抗日战争期间遗留下来的瓷器、背包、缴获的日本钢刀以及毛笔书写的本子等珍贵文物。


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中心人物,人称“小诸葛”,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两人多年一路合作无间,最初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手驱逐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


白崇禧故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村,坐落在石头山下,坐西朝东酉山卯向地势。


📸📸📸

7


继往开来感悟之旅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溪山公园—开元寺舍利塔—古南门—木龙洞公园—东镇门—古宋城历史文化街区—桂海碑林—大圩古镇—东漓古村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965年6月3日,甑皮岩遗址在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但那时并没有对其挖掘。1973年,甑皮岩旁的二附小因为要做防空洞,在进行爆破时,不小心把甑皮岩给揭露而出,而后,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阳吉昌先生和赵平先生,负责甑皮岩遗址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取得重要考古成果,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华南乃至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200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甑皮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领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队长傅宪国。本次发掘科学厘清了甑皮岩遗址的年代、分期与文化内涵,确立甑皮岩遗址“华南乃至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标尺与资料库之一”的重要地位。


甑皮岩经历了3次考古挖掘,出土了2000余件文物,目前开放1个主题馆,1个考古洞穴,展览着“万年陶釜”镇馆之宝,实景还原12000-7000年之前,桂林人先祖的生活足迹。


开元寺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民主路万寿巷内,为桂林四大名塔之首,所属开元寺为广西级别最高官寺,有上千年的历史,舍利塔附近一片区域为开元寺遗址。近代,孙中山、郭沫若、徐悲鸿、李宗仁等名人都曾在舍利塔处留下足迹。


桂林古八景之“青碧上方”指的也是这座舍利塔。关于“青碧”是什么有两种解释:一种明显是传说,曾经寺内有一株松树,化作青龙腾飞入云;另一种相对现实,塔顶曾有一颗绿色宝珠。


古南门





关于古南门的始建,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在桂林筑置城守所建,是桂林“唐城”南大门;二说为景定三年至五年(1262-1264)朱禩孙所筑,在宋代《静江府城池图》上标记为“威德门”。


古南门上的旧楼,毁于抗日战争期间,又在抗战后重建,1963年,郭沫若曾登门楼,并书“古南门”三字,镌刻门首,城楼现为桂林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办公地点之一。


桂海碑林





据不完全统计,桂林现存现存南朝至清代石刻2000余件,其中宋代石刻作品有近500件,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故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龙隐洞、龙隐岩两处摩崖石刻群,以“摩崖殆遍,壁无完石”的洋洋大观被推为“八桂岩洞之冠”。1963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被辟为“桂海碑林”。


作为桂林石刻文化的代表,桂海碑林不仅展示了桂林的历史文化,还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碑林内的宋代摩崖石刻《龙图梅公瘴说》是北宋龙图阁学士梅挚所写的反腐檄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东漓古村





东漓古村,一个融合漓江传统文化、东方生活美学与乡村振兴的野奢田园综合体,提供浸没式人文体验、亲子自然教育、传统手工艺展示及古风民宿住宿,让游客感受返朴归真的诗酒生活。


工作学习过于繁忙的时候,适当放松一下。让孩子们回到自然中,感受绿色的生命,乡野的乐趣,从树木、草叶、花朵中获取无尽的灵感和童趣,融入自然,释放天真,从中感受到别于城市的自然美学。一家人一起去东漓古村烧烤、露营、玩水、体验非遗手作,看日出日落,静观云卷云舒。


📸📸📸

8


缅怀先辈红色之旅 叶挺被囚处旧址—李济深故居—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旧址景区—灵渠—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天湖—八角寨—猫儿山—招摇谷—老山界龙潭江景区


灵渠景区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至今2200多年历史,它是世界古代山区越岭运河工程的杰作,是人类文明长河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运河之一,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郭沫若称其“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





坐落在素有“湘桂走廊明珠”美称的桂林市全州县庙头镇大碧头村。度假区完美融入周边的喀斯特地貌中,与湘江为邻,是桂林人周末度假胜地。度假区内的大地景观乐园,有稻香田园风光、四季花海、萌宠乐园、百草园、百果园、绿茵大草坪……让你复得田园返自然。


大碧头的温泉水取自地下2500多米,出水温度最高达50度,含锶、硒、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在山林草木间,掩映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汤池,入水的瞬间恍若进入了人间天堂。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距离全州县城11公里,距离高铁全州南站12公里,距离全南高速全州西路口8.3公里,国道322线穿园而过。


纪念园主要包含纪念馆和纪念林两大功能区,以“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为主题,总占地面积为970亩,其中,纪念馆区45亩,纪念林区495亩,缓冲保护区430亩。

全州天湖





全州天湖度假区占地70多平方公里,海拔1680多米, 夏日平均气温仅23.4℃,有“桂北夏凉宫”之称,桂林人也称它为“风车王国”“桂林小新疆”。清晨烟山雾岚,傍晚落日余晖,夜晚星河璀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这里还有被誉为华南地区最接近天境的高山湖泊群——天湖湖泊群,13座波光粼粼的湖泊错落在大大小小的山峦之间,水中倒影尽揽湖光山色,宛若仙境。

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





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最美七大丹霞”之一。其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世界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景区由八角寨地质奇观园、古木冲轻极限乐园、涧谷观光露营三大核心区域组成。


这片丹霞地貌,乃历经约1亿4千万年的地质演变而来,上百座奇峰怪石,或孤峰雄奇,或峰丛万象,造就了龙脊天梯、群螺观天、鲸鱼闹海、银盘螺影等堪称天下奇绝的风光,是一生必去一次的丹霞旅游目的地。


猫儿山





猫儿山海拔高达2141.5m,是华南第一高峰,故有“五岭极顶”“华南之巅”之称。也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美誉。


置身顶峰之上,晨曦、云海、晚霞、星河皆是让人期待的自然美景。美轮美奂的天赐奇观,四季各有特色,令人感慨赞叹,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玩转桂林:这些地方也要去!



想知道更多畅玩桂林的攻略、路线?
在「桂林微度假」小程序中都有!


「桂林微度假」小程序,是由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倾力打造的智慧旅游小程序平台,囊括了整个大桂林区域的旅游信息,集市、区、县的旅游、美食、美宿、美地资源为一体,链接各景区信息,让游客轻松获取保姆级桂林旅游攻略。

【市区旅游攻略】【市区美食榜】【市区美宿榜】【市区美地榜】【桂林艺术节】【县区旅游攻略】6大版块,包含了400+打卡点和最新的文旅优惠资讯,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方案,带来更多实质性的便利。


如何进入「桂林微度假」小程序?

🔍🔍🔍

第①步:打开微信,下拉进入小程序搜索栏。
第②步:在搜索栏输入“桂林微度假”。
第③步:点击小程序即可进入“桂林微度假”。


01

02

03


想要玩转桂林却不知道如何做攻略?

现在,有它就够了!
『桂林微度假』小程序
点开即可,一键式获取桂林旅游全攻略
吃、住、行、游、购、娱
给行者一键可得的旅游资源,
触手可及的全方位桂林!
轻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完美旅行


桂林灵川

旅游

全州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灵渠

驿站

阳朔

旅游

永福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灌阳文化广电体育和

旅游局

龙胜

文旅

桂林资源县旅游

平乐

文旅

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旅游

恭城



桂林雁山

旅游


临桂

文旅

象山

文旅


遇见

七星

叠彩区文化体育和

旅游局

逍遥

秀峰

李宗仁

文物

陈列馆

桂海碑林

博物馆

桂林

画院

广西桂林

图书馆

桂林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桂林

有戏

桂林

非遗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

甑皮岩

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

靖江王陵

文物管理处

桂林

博物馆

桂林群众

艺术馆

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

八路军

桂林

办事处

纪念馆

桂林

美术馆

桂林市

导游管理服务中心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提供桂林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权威、全面、及时、公正的旅游资讯和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