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舞起龙灯过大年

旅行   2025-01-15 17:02   广西  









桂林临桂龙灯。(资料图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过腊八粥,农历新年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

桂林的年俗不少,舞龙灯便是其一。日前,在临桂区两江镇渡头公办幼儿园,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梁家庆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起了各种喜庆祥和的花灯,高高舞起了龙灯,“年味值”瞬间拉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当热闹的鞭炮声响起,璀璨的烟火腾空绽放,五光十色的龙灯点亮黑夜,祥和喜乐的气氛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桂林临桂龙灯。(资料图片)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舞龙灯以桂林、梧州、玉林、钦州等地最为兴盛。其中,又以桂林的“龙灯出游”最为壮观。龙分为黄、青、白、赤、黑五色,代表金、木、水、火、土。遇旱则舞水龙,遇涝则舞火龙,以祈祷在新岁中风调雨顺。随着时间推移,每逢佳节盛会,人们也会舞起龙灯,为节日增添一丝喜庆。

在过去,桂林市区从正月十三开始龙灯出游,一连舞三个晚上。龙灯所到之处,人头攒动,家家户户丢出鞭炮、焚香点烛,百姓们都想借着龙灯的“福气”,祈求一年到头顺顺利利。伴随龙灯而来的,还有热闹的乐队、高脚、牌灯,一条街巷热热闹闹,吹拉弹唱,流光溢彩,照亮了夜空。《桂林民俗文化》一书中,详细记载着桂林地区龙灯的一些习俗:“凡是经过皇帝敕封的神庙,如火神庙、关帝庙、城隍庙、九娘庙都有轮流出龙灯的资格。出龙灯前,必须先向伏波山或者三界楼请水,俗称‘开光’。游龙过处,街道两侧人头攒动,争相观赏。各街坊也竞出彩龙、火龙、台阁、顶马、牌灯、高脚、八音、鼓乐以及各种灯彩……”

如今在市区难以看到壮观的龙灯巡游了。但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数百年的民俗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桂林临桂岭欧村龙灯习俗(资料图片)


在临桂区两江镇琅琥村,龙灯出游的习俗可以追溯到600年前。村民们通过迎龙灯、舞龙灯等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除夕到元宵节,都要舞龙灯祈福。舞龙灯表演包括一套颇有仪式感的动作,比如龙出宫、拜四方、双龙抢珠等。还有村民举着牌灯,摆出各种吉祥的造型,比如“福禄寿”的字样等。

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的舞龙灯习俗也流传至今。过年期间,龙灯会走遍村村寨寨,侗族人称之为“月也”。在巡游中,村民还要高唱“龙灯歌”,火树银花歌满天,好不热闹。龙灯出游都在晚上,巡游到哪个村,哪个村就会早早地收到消息,全寨子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跑出来盛装迎接。表演完毕后,寨子里的百姓就会将舞龙灯的人拉到各家各户吃元宵,拉的客人越多,主家的脸上越有光。


随着夜深人散去,家家户户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安然入梦。舞龙灯不仅传递着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对新年的真切企盼,更寄托着八桂儿女盛世繁华、国泰民安的心愿。




信息来源:桂林日报(记者韦莎妮娜)




想要玩转桂林却不知道如何做攻略?


现在,有它就够了!
『桂林微度假』小程序
点开即可,一键式获取桂林旅游全攻略
吃、住、行、游、购、娱
给行者一键可得的旅游资源,
触手可及的全方位桂林!
轻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完美旅行


桂林灵川

旅游

全州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灵渠

驿站

阳朔

旅游

灌阳文化广电体育和

旅游局

龙胜

文旅

桂林资源县旅游

文化

平乐

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旅游

恭城

临桂

文旅

桂林市

象山区

文化馆

叠彩区文化体育和

旅游局

逍遥

秀峰

遇见

七星

桂林雁山

旅游

广西桂林

图书馆

桂林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桂林

有戏

桂林

非遗

甑皮岩

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

靖江王陵

文物管理处

桂林

博物馆

桂林群众

艺术馆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

桂林

美术馆

桂林

画院

桂林市旅游公共

服务管理处

桂海碑林

博物馆

李宗仁文物

陈列馆

八路军桂林

办事处

纪念馆

桂林市导游

管理服务中心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提供桂林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权威、全面、及时、公正的旅游资讯和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