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用飞机行列中,有些飞机外表有些“怪异”,它们外形看似民用客机或运输机,细看机身上还长着一些“小刺”,机尾拖着一根“长棍”,有的机头上顶着“麻将桌”。它们经常巡飞于世界“敏感”海区上空,行动有些神秘。该类飞机不是别的,正是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以下简称反潜巡逻机)。
为防范德国潜艇的威胁,1915年,美国海军对柯蒂斯H-4型水上飞机进行改造,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潜巡逻机。1917年5月20日,英国海军航空兵一架F-2A水上反潜巡逻机用炸弹在北海击沉德国UC-36号潜艇。这是反潜巡逻机,也是飞机击沉的第一艘潜艇。1943年,为满足在太平洋对日高强度反潜作战的需要,美国在B-24高单翼双垂尾4发重型轰炸机的基础上,通过部分结构改造、加装反潜搜索雷达等技术手段,将B-24改进为PB4Y-2“私掠船”海上反潜巡逻机。从此,开启了专用反潜巡逻机的研发大门。
冷战时期,随着潜艇下潜深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隐身性及续航力更大更强的战略核潜艇的出现,世界反潜格局出现新变化,迫切需要部署长航时、大范围、精定位、稳摧毁的新型反潜巡逻机。为此,美、苏开始以民航客机或其他大型飞机为基础研发新型反潜巡逻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以“依莱克特拉”民航机为基础,推出了P-3系列反潜巡逻机。为对付美国战略核潜艇,苏联也制造了两种大型反潜巡逻机图-142和伊尔-38。从此,不同于水上飞机的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登上世界反潜战舞台。
继美、苏之后,其他国家也开始研发或引进一定数量的反潜巡逻机。由于需要搭载众多的机载侦测设备及反潜武器等,需要较大的机内空间,同时也考虑机内人员工作的舒适性,因此,典型的反潜巡逻机几乎都是在民用客机基础上加装任务系统改进研制而成。反潜巡逻机具有巡航速度快、作战半径大、留空时间长、搜潜手段全、挂载武器多等特点,成为世界各国海军航空装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经过多年研发和更新换代,反潜巡逻机的性能和作战能力较过去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已由过去的反潜作战演变为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空中多面手”。例如,P-8A“海神”兼容3种数据链,可与水面舰艇、预警机、战斗机、无人机以及其他反潜机等实现信息共享,也可将其视为一架反潜预警侦察机。长期以来,世界上能自主研制反潜巡逻机的只有少数国家。虽然各国的反潜巡逻机在外形设计和内部构造上“千差万别”,但是机载装备种类可谓“大同小异”,通常由以下几大类组成。
第一类是搜潜装备。反潜作战属于“捉迷藏”式的“明争暗斗”,其中,搜潜是重要的反潜阶段。搜潜的主要手段就是探测装备,它所针对的就是潜艇在水面或水下活动时发出的各种电磁信号和声波信号。也就是说,搜潜的主要任务就是捕捉潜艇的各种信号,确定其方位,让水下潜艇“无处遁形”。目前,搜潜装备主要分为声学和非声学两大类,代表性的有以下3种。
声呐浮标。搜潜装备中的声学装备包含声呐浮标和吊放式声呐两种。其中,声呐浮标是反潜巡逻机的主要搜潜装备(吊放式声呐主要由水上反潜巡逻机使用)。反潜巡逻机机翼前后武器舱或机舱内,可携带100—300个主动声呐浮标或被动声呐浮标,并设有自动翻转式声呐浮标投放器。反潜巡逻机身上的“刀状”天线将浮标信号传送给机上接收处理设备,这些天线从外形上看,像是机身上的“小刺”。
磁场异常探测器。非声学探测设备主要有雷达、磁场异常探测器、红外探测仪、废气探测仪等。其中,磁场异常探测器是反潜巡逻机的重要识别特征之一,外观上类似一个锥形物体(长棍),它是一种通过探测磁场异常来搜索潜艇的装备,为避免干扰,该装备通常安装在反潜机尾部。
反潜搜索雷达。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然后确定目标。反潜搜索雷达主要作用是发现潜艇在水面的一些外部活动特征,比如潜艇在航行的过程中出现在水面的通气管,或者是潜望镜,从而锁定潜艇的位置和活动轨迹。但是,这对处于深水潜航的潜艇作用不大。
第二类是攻潜武器。当发现敌方潜艇后,反潜巡逻机通常会从机身腹部武器舱内投放反潜鱼雷或其他深水炸弹等进行攻潜。其中,反潜鱼雷通常采用独特的推力发动机,航速快、水下航行稳定,采用水声联合(带水声相位修正)制导方式,几乎不受海上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深水炸弹装有定深引信,在投入水中后下沉到一定深度或接近目标时引爆以杀伤目标。
第三类是电子防卫装备。反潜巡逻机通常会面临敌方电子干扰攻击及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为提高自身防卫能力,反潜巡逻机通常装有 电子战系统,可以发射电磁波反制性干扰敌方的雷达、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压制干扰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保护己方通信和侦察设备,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通过施放欺骗电子干扰信号,使来袭导弹偏离攻击方向,提高反潜巡逻机战场生存力。
反潜巡逻机是现代航空工业与反潜技术快速发展的科技结晶,担负着在茫茫的大洋之中寻找敌方潜艇的重要任务。反潜巡逻机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强大态势感知能力,是世界各国军队反潜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能够在复杂的海洋水文环境中搜索和定位对手的水下力量,为国家军事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5年1月20日第6版
本期编辑:翟月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