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实施240小时外国人免签政策,恰逢“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北京这座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千年古都,俨然化作一座开放的文化乐园,热情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让他们沉浸式体验中国年的独特魅力。
街头巷尾洋溢喜庆红潮
腊月二十九,前门大街已披上节日的盛装,喜庆气氛如潮水般涌来。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仿佛是无数热情的笑脸,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我裹紧羽绒服,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前走,春联、福字随处可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节日的交响乐。整座城市被装点得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外国游客漫步其间,目光不时被那些充满中国元素的装饰所吸引,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捕捉独具特色的文化瞬间。他们惊叹于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也被那些看似简单的文字与图案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寓意所打动,感受到了中国人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仿佛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来自法国的卢卡斯驻足于一家挂着春联的店铺前,仔细端详着每一副春联,工整的字迹和精美的装裱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红色的装饰太美了”,卢卡斯兴奋地对记者说,“我特别喜欢这些对联,虽然不懂它们的含义,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
不远处,来自巴西的游客玛丽亚夫妇望着前门大街喧闹的街景,感慨万千:“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中国过年。北京的每一条老街都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家老店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巴西,我们也有狂欢节,但中国的年味更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中国家庭体验温馨团圆
幸运的外国游客受邀走进北京一户普通人家,亲身感受中国家庭的春节氛围。他们与退休的王奶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
王奶奶耐心地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和面、擀皮、调馅、包饺子,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和温情。虽然手法生疏,但大家其乐融融。来自意大利的贝拉表示:“这比做意大利饺子难多了!虽然我包的中国饺子形状不太好看,但大家一起动手感觉特别温暖,这种家庭的氛围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外国游客们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的“杰作”,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团圆的意义,仿佛自己也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融入了中国年的温馨祥和之中。
饭后,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虽然语言不通,但外国游客也能感受到节目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和欢乐氛围。他们被这台晚会的宏大场面和精彩表演所震撼:“虽然听不懂,但每一个节目都那么精彩、那么富有感染力,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这台晚会不仅是一场演出,”来自美国的威廉说,“更像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从传统艺术到现代科技,从家国情怀到百姓生活,每一个节目都在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王奶奶看着这群异国他乡的年轻人,眼里满是慈爱:“在我们中国,春节象征着团圆。你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今天,我们就是一家人。”窗外,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屋内,欢声笑语在暖意中盈盈回荡。这一刻,文化的差异在热气腾腾的饺子中消融,只留下最纯粹的温暖与感动。
民俗活动呈现多彩盛宴
大年初一的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张灯结彩,朱红色的牌楼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已经是地坛公园举办的第三十七届春节文化庙会,头一天就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跟着有序的人流往里走,远远就听见锣鼓喧天,空气中飘来糖葫芦的甜香和炸灌肠的焦香。
在糖画摊位前,几位来自法国的游客正举着手机,对着老师傅娴熟的手法拍个不停。“太神奇了!”弗兰克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说:“你看,一勺糖浆就能画出一幅图案,这简直是一门艺术!”老师傅将刚做好的糖画递给他,是一条活泼灵动的金蛇。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甜而不腻,比马卡龙还要美味!”
来自日本的游客被剪纸艺人的作品深深吸引。剪纸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将一张张红纸剪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吉祥文字、花卉、动物等。游客们围在周围,目不转睛地观看。“每一剪都要恰到好处,”艺人一边剪一边讲解,“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伊藤试着剪了一个简单的“福”字,虽然歪歪扭扭,但他依然如获至宝:“我要把这个带回日本,这是最特别的新年礼物。”
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沧州舞狮、盖州高跷、河北杂技等民俗文化的非遗花会表演将新春氛围推向高潮。色彩斑斓的龙狮在舞台上穿梭,时而腾空跃起,时而俯身低探,那灵动的姿态和威武的气势,引得外国游客阵阵欢呼。高跷表演更是神秘而惊艳,只见演员们踩着高跷,轻盈地跳跃、转身,甚至还能翻跟头。来自美国的丽萨踮起脚尖,试图看清演员们脚下的高跷:“这得有2米高吧?他们不会摔倒吗?”她的同伴艾瑞克表示:“我特别喜欢刚才的舞狮表演,狮子的眼睛会动,太神奇了!”
表演结束后,外国游客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这些技艺太棒了!”来自德国的托马斯说,“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精准,简直像经过精密计算一样。”爱玛补充道:“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技艺都是代代相传的,承载着中国的文化记忆。”
申遗成功助力中外交流
在北京度过中国年的外国游客们,不仅收获了欢乐与难忘的回忆,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和谐团圆文化的重要体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让外国游客看到了中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丰富的春节文旅市场供给、特色民俗文旅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传统节日的深度融合,不仅使春节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外国游客纷纷表示,这次沉浸式体验过年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无限的中国,也让他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度。
本期编辑:董大伟